山龍眼[中藥]

山龍眼[中藥]
山龍眼[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山龍眼,中藥名。為大戟科野桐屬植物石岩楓(Willd.) Muell. Arg.的根、莖及葉。植物石岩楓,分布於我國陝西、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四川等省。具有祛風活絡,舒筋止痛之功效。主治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產後風癱;外用治跌打損傷。

別名

黃豆樹、大力王、倒掛金鉤、萬子藤、舒力起、犁頭柴、倒金鉤、青倒鉤(《全國中草藥彙編》)

入藥部位

根、莖及葉。

性味

味微辛,性溫。

歸經

入肝經。

功效

祛風活絡,舒筋止痛。

主治

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產後風癱;外用治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30-60g。

藥理作用

山龍眼的水提取物,丙酮提取物及丁醇提取物均有抗潰瘍作用,其中以丁醇提取物最好。

炮製

採集加工

全年可采,曬乾備用。

炮製方法

揀除雜質,洗淨,悶潤,切片,曬乾。

貯藏

用竹簍裝載,或捆壓成件外加蒲蓆封固,存放於乾燥處。

藥材性狀

類圓柱形,彎曲不直,長40-80厘米,直徑0.5-1.5厘米,罕有分枝。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有細皺紋及鬚根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橫切面黃白色,皮部薄,木部寬廣,可見細小針孔狀導管。氣無,味微苦。以條粗、無鬚根者為佳。

形態特徵

灌木或喬木水,有時藤本狀,長可達10米以上,全體密被黃色星狀柔毛。葉互生;葉柄長2.5-4厘米;葉片三角卵形或卵形,長9-12厘米,寬3-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截平或稍呈心形,全緣,兩面被毛,多少有變異,春、夏間開黃綠色小花,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成穗狀總狀花序,單一或分枝。腋生,花萼3裂,密被黃色茸毛,雄蕊多數;雌花序頂生或腋生,萼3裂,子房3室。蒴果球形,被銹色茸毛。種子黑色,微有光澤,球形,直徑約3毫米。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路旁或灌木叢中。分布於我國陝西、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四川等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