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山陽鎮隸屬金山區,山陽是金山區委、區政府的所在地,也是上海南翼濱海新城金山新城區開發建設的重點區域。
經濟發展
2011年綜合經濟實力穩步增強。國內生產總值、稅收收入、財政總收入分別是2006年的1.5、1.7、1.42倍,年均遞增8.8%、10.9%、7.33%。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全區前茅。
經濟結構不斷最佳化。第三產業在三業中的比重淨增17.7。都市型經濟結構特徵日趨明顯。
城鄉面貌持續改善。城鄉基礎條件進一步改善,城市和農村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了35.4%和23.1%,污水集中處理率由90%提高到95%。
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城鎮化率從83%提高到90%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從8700元增加到13500元,年均遞增9.2%。
立足“引新、扶優、調劣、活存”,製造業水平不斷提升。強化招商選資,狠抓項目落地。五年累計簽約工業項目116個,總投資50.77億元;開工項目112個,投資總額81.3 億元,建築面積139萬平方米;竣工項目88個,投資總額60.6億元,建築面積99.8萬平方米。以機械裝備為重點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逐步形成。兩家企業成功上市。堅持發展技術產業和運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相結合,不斷提高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五年總計完成技改項目24個,總投資13.4億元;發明專利187項;16家企業被評為上海市技術企業。調整淘汰了20家“三高一低”企業,五年總計盤活閒置土地310畝、存量廠房19萬平方米。實業型項目“一門式”、“一條龍”服務效率有效提升 。
三農工作
最佳化結構、培育特色,“三農”工作穩步推進。積極發展以山陽田園為龍頭的特色農業和創意農業,形成了“山陽田園”系列農產品品牌。建成了一批農業產業化項目,全鎮農業規模化經營水平穩步提高。積極探索城市化進程中發展村級經濟的新路,村級經濟穩步發展,繼續名列全區前茅 。
經濟小區
山陽工業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是市級工業區――金山工業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東南與上海化學工業區相接,西南與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毗鄰,是上海化學工業產業帶上的一個重要支點。園區基礎設施配套日趨完善,交通條件大為改善。龍泉港有連線杭嘉湖、蘇錫常500噸級內河運輸能力,鐵路金山支線和擬建中的浦東鐵路貫穿工業區,輻射江、浙地區的“兩縱三橫”高速公路網在工業區交匯,並將在“十五”期間全部建成,於2007年建成的杭州灣跨海大橋距工業區僅30公里。山陽工業區已成為中外客商投資創業的熱土,聯合利華、台灣巨大集團、日本金井特線公司、美國瑪可比公司、上海亞龍工業集團、浙江華峰集團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已在園區落戶,初步形成了以化學製品製造及精細化工、新型建材、電子電氣及機械製造等為主的產業機構特色 。
城鄉建設
推進環境綜合治理,城鄉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組建金山區城市管理監察大隊山陽分隊,形成了三級管理網路。紮實推進迎世博600天行動計畫,注重世博後市容管理長效機制建設,著力打造“道路整潔、門前有序、立面規範”的市容環境。完成河道整治三年計畫。成功創建國家衛生鎮、上海市市容環境責任區管理達標鎮和上海市噪聲達標鎮等 。
教育衛生
教育衛生事業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繼續加大基礎教育投入,建成了早教中心,改擴建了幼稚園和國小部分基礎設施,創辦了2所來滬人員同住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民辦國小。加大了對優秀骨幹教師的獎勵力度。堅持特色辦學,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改造達標,鎮村衛生機構一體化進一步落實,醫療衛生和社區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有了新提高 。
社會
積極推進以小城鎮保險為重點的社會保障工作,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提高了農保養老金標準和農村65歲以上無保障老人的生活補貼。社會救助機制進一步完善。五年時間,鎮財政用於民生投入的資金累計達4.74億元,為鎮財政總支出的31.42% 。
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的理念,平安建設紮實推進。不斷完善鎮、村(居)、組三級綜治組織網路。加強了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理念,安全生產監管不斷強化。落實安全生產事故控制指標和分類監管體系,健全完善安全隱患整改督辦機制,加強源頭控制和重點行業整治,有效遏制和預防了重特大安全生產死亡事故。成功創建上海市食品安全宣傳示範鎮 。
特色文化
特色文化得到積極弘揚。文化信息三合一工程覆蓋全鎮各村。民樂、龍舟、鑼鼓等品牌文化影響力日益擴大。舉辦了全國葫蘆絲邀請賽、首屆金山海鮮文化節和系列文化藝術節,認真組織“村(居)一台戲”和下鄉巡演等活動,出版了山陽群文創作成果集和《金山嘴漁村風情》。成功創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和全國特奧工作先進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