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山背遺址位於修水縣上奉鎮山背村,距縣城63公里,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是一種有段石錛和夾砂紅陶為主要特徵的文化遺址。1987年江西省人民政府以贛府發[1987]122號檔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考古發現
在上個世紀50年代初,居住在山背村跑馬嶺周邊的村民,常常有人突然患上無名腫痛,村民就到山上采草藥來治療。有一次,村民黃某在山上的黃土地里發現了許多大小不同的三角形石塊,形似箭頭。他就撿了幾塊帶回來。村民稱這些石塊為“陰箭”,並迷信地認為,村民所患的腫痛,正是這些邪惡的陰箭所傷。
??1961年夏,一位熱心的村民專程來到跑馬嶺,拾來一塊三角形石塊,送給一名在文物部門的工作人員辨認,這名工作人員也辨認不出,就送到當時的江西省文化管委會考古鑑定組鑑定。結果,專家們一致認定,村民所說的陰箭,實際上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存。
??隨後,時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的彭適凡,帶領劉林等幾名考古專家,來到了山背村,對其地下石器發掘證實,山背文化遺址是中國東南地區罕見的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存。它與江漢平原的屈家嶺,浙江良渚,嶺南石峽等處新石器文化有較多近似點。山背文化、石峽文化、曇石山文化並列為中國東南地區三種代表性的新石器晚期文化。
??山背文化遺址原始面貌保存完好,具有獨立的地理單元,為研究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原始文化面貌,探討早期國家起源,探索當時人口和生產等情況提供了可貴的資料,在考古學上將產生重大作用。
山背文化
考古專家所說的山背文化遺址,是指在鄱陽湖地區乃至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以段石錛和紅砂陶為主要特徵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存的總稱。
山背遺址主要分布於跑馬嶺、養鴨場、金雞嶺、長窩嶺、風洞嘴、楊家坪、刺毛窩、荷樹窩等8處丘陵山坡上,面積約6200平方米。
山背文化遺址為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人類聚焦之地,距今約五千年,是國中歷史教科書中提到的“山背文化”的活學樣本。山背址文化遺群目前已探明有46個文物遺址,其中8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均勻地分布在山背村周圍山丘西南坡上,東西長5公里、南北寬4公里,見距50米至200米不等。山背遺址的文物堆積保存較好,包含物豐富,大部分還沒有挖掘,已出土的有錛、斧、鏃、鏟、鑿、網墜、鐮、勵石、鼎、規鬲、壺、罐、簋等石器和陶器。因本地沒有博物館,很多文物流失於社會。我縣正努力把“山背文化”遺址打造為國家級文化保護單位和文化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