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山羊堡村位於甘肅山丹縣東樂鄉,是山丹縣最早規劃的移民村,建於1991年,現有11個村民小組,360戶,1600人,2008年全村人均純收入3980元,今年年初被市上命名為“黨建示範村”、“安全文明村”。昔日的戈壁荒灘如今已變成了米糧滿倉的戈壁新村。經濟建設
東樂鄉黨委書記高波說,通過幾年的開發建設, 在山羊堡村實施了投資390萬元的易地搬遷項目,搬遷移民98戶460人。完成移民住宅建設和水、電、路、林等基礎配套建設。今年,全村推廣種植啤酒大麥、洋蔥、孜然、茴香等特色經濟作物4000多畝,畝均收入達2000多元,為民眾增收致富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特別是在推進新農村建設中,今年計畫投資460萬元,利用3年的時間,通過發展特色產業拉動、基礎設施促動、環境整治帶動,建成新農村建設示範點。目前,已建成小康住宅50多戶,完成村子四周植樹和防風林種植8萬株,沿街種植風景樹500株。同時完成80戶“一池三改”項目建設。文明建設
山羊堡村在抓基礎設施建設和調整種植結構的同時,積極開展文明農戶和誠信家庭評選以及“法德進農家”系列活動,建成了山羊堡村廉政文化大院,全村評選出十星級文明農戶60戶,評選出誠信家庭35戶,參評率達100%。通過評選活動,激發了民眾爭創誠信家庭、爭做文明村民的積極性。近幾年,山羊堡村依託較大的飼草種植面積和較好的秋季複種條件,積極引導民眾大力發展草畜產業,越來越多的民眾嘗到了甜頭。不少黨員和村幹部不僅自己帶頭養牛養羊,還幫助和扶持困難民眾發展畜牧業。在山羊堡村,煥然一新的村容村貌讓人們感受到了新農村建設帶來的可喜變化。同樣,隨著種植結構的調整,高效畜牧業的發展讓廣大民眾也看到了山羊堡村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和前景。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013畝(其中:田726畝,地287畝),人均耕地0.99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9133.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5畝,主要種植梨、桃子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72畝,其中養殖面積40畝;草地100畝;荒山荒地560畝,其他面積1436.5畝。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電、路、電視、電話四通,無路燈。有27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279戶通電,有1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2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和8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0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64戶(分別占總數的81%和66%)。該村到鎮道路為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機車28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60畝,有效灌溉率為35.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6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6畝。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2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56戶;建有小水窖119口;已完成"一池三改"的農戶160戶。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7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2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農村經濟總收入104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35萬元,占總收入的22.5%;畜牧業收入120萬元,占總收入的11.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39頭,肉牛105頭,肉羊217頭);漁業收入7萬元,占總收入的0.7%;林業收入13萬元,占總收入的1.2%;第二、三產業收入652萬元,占總收入的62.3%;工資性收入19萬元,占總收入的1.8%。農民人均純收入151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23人(占勞動力的15.9%),在省內務工112人,到省外務工11人。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養植業、種植業,主要銷往縣內。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養殖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養殖業產業。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79戶,鄉村人口1079人,其中男性548人,女性531人。其中農業人口1012人,勞動力704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656人,彝族378人,其他民族2人。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59人,占人口總數的15.6%;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86人,參合率95%;享受低保64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4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6公里。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684平方米,擁有教師6人,在校學生94人,距離共和鎮中學6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25人,其中小學生87人,中學生38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4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013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27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1.3萬元,有固定資產22.7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是,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總支1個,下設6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5人,少數民族黨員23人,其中男黨員38人、女黨員7人。村委會由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7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共有團員2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