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狀:本品為大戟科油甘屬余甘子。生於曠野、山坡、疏林下。冬季至次春果實成熟時采果,根及樹皮全年可採收。分布於華南、西南各省區及福建。
性味:本草甘酸澀,涼。
功效:有清熱涼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的功用。
主治:果子主治感冒發熱、咳嗽、口乾煩渴、牙痛及維生素C缺乏症;根主治高血壓病、胃痛、腸炎等;葉主治水腫、皮膚濕疹。
單方驗方:
1、治濕疹:山油甘樹皮適量,煎水外洗。
2、治咽喉痛:山油甘果20粒,蘆根、葛根各30克,水煎服。
3、治腸炎腹瀉:山油甘根15克,拔仔葉(嫩葉)30克,水煎服。
4、治咳嗽:山油甘果20粒,青蒿、枇杷葉(去毛)各12克,水煎服。
5、治濕熱黃疸:山油甘果20粒,龍膽草10克,水煎服。
本品內服常用量果子10-30粒,根15-30克,葉9-18克。外用葉適量。
相關詞條
-
油甘埔村
油甘埔村位於東莞市鳳崗鎮東南部,東與鳳崗鎮官井頭村毗鄰,東南與深圳市龍崗區交界,南與鳳崗鎮雁田村相鄰,西南與鳳崗鎮塘瀝村相接,北與鳳崗鎮鳳德嶺村接壤,面...
概述 自然資源 自然環境 人口數量 土地面積 -
山油麻根
山油麻根,原名:山芝麻,版面:山油麻、坡油麻,拉丁文名:Helicteres angustifolia L. 梧桐科、山芝麻屬小灌木,小枝被灰綠色短柔毛...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分類 -
余甘子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inn.):是大戟科、葉下珠屬木本植物。又名余甘樹、油甘子、庵摩勒、橄欖、滇橄欖、園酸角、油柑、望果、...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栽培技術 -
甘谷辣椒
甘谷辣椒產自甘谷,色澤紅亮,肉厚油多,角條碩長,皺紋均勻,制乾率高,味道濃郁鮮香,富含十幾種礦物質營養和多種維生素。
甘谷辣椒 簡介 用途 產地 特點 -
中國林蛙油
中國林蛙油又名哈蟆油,自明清時期起即為馳名中外的中華傳統名貴滋補珍品,即可入藥,亦為食品。 哈蟆油起初是在東北民間作為美食套用,後來在使用過程中發現具有...
簡介 滋補功效 藥用功效 市場現狀 歷史研究 -
甘[漢字]
甘字,有幾種意思: 1. 甜,味道好:~甜。~苦。~冽。~落。~之如飴。同~共苦。~旨(美味的食物)。 2. 美好:~雨(適時而有益於農事的雨)。~霖。...
漢字演變 古籍解釋 甘的書法 常用詞組 -
哈蟆油
哈蟆油藥材呈不規則塊狀,彎曲而重疊,長1.5~2cm,厚1.5~5mm,表面黃白色,呈脂肪樣光澤,偶有帶灰白色薄膜狀乾皮。摸之有滑膩感,在溫水中浸泡體積...
概述 藥品簡述 異名 動物形態 採集 -
甘棠公園
甘棠公園位於江西省九江市長江南岸的甘棠湖,面積約八十公頃,是一座“自有源頭活水來”的天然湖泊。東漢末年,東吳名將周瑜曾在此演練水師。唐詩人白居易為江州司...
簡介 歷史 公交線路 -
油甘子
油甘子屬大戟科葉下珠屬(油柑屬)植物,別名油甘子、牛甘子、喉甘子、楊甘、回甘子等。古名庵摩勒、庵摩落迦及余甘。落葉小喬木,高達10餘米,核果類型。油甘子...
生物學特性 地理分布 生態習性 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