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桑
1.漢晉時縣名,西漢始設,其縣治在今安徽省蒙城縣城北40里的檀城集(壇城鎮)。《晉書》記:“(殷)浩率眾北伐,(姚)襄乃要擊浩于山桑,大敗之。”《資治通鑑》也記:“(殷)浩聞而追(姚)襄至山桑。襄縱兵擊之,浩大敗。”
2.桑樹的一種,葉可飼蠶,內皮可造紙,木可制弓。《詩·大雅·皇矣》“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毛傳》說:“檿,山桑也。” 北周·庾信 《周大將軍上開府廣饒公鄭常墓志銘》:“山桑野蠶,足克貢賦。” 唐·李賀《野歌》:“鴉翎羽箭山桑弓。”
山桑
1.漢晉時縣名,西漢始設,其縣治在今安徽省蒙城縣城北40里的檀城集(壇城鎮)。《晉書》記:“(殷)浩率眾北伐,(姚)襄乃要擊浩于山桑,大敗之。”《資治通鑑》也記:“(殷)浩聞而追(姚)襄至山桑。襄縱兵擊之,浩大敗。”
2.桑樹的一種,葉可飼蠶,內皮可造紙,木可制弓。《詩·大雅·皇矣》“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毛傳》說:“檿,山桑也。” 北周·庾信 《周大將軍上開府廣饒公鄭常墓志銘》:“山桑野蠶,足克貢賦。” 唐·李賀《野歌》:“鴉翎羽箭山桑弓。”
“桑”是一個漢字,拼音sāng,聲母s,韻母ang,第一聲
釋義 典故桑,是桑科(Moraceae)桑屬(Morus)落葉喬木,偶有灌木。葉為桑蠶飼料。木材可制器具,枝條可編籮筐,桑皮可作造紙原料,桑椹可供食用、釀酒,葉、...
桑字簡介 詳細字義 姓氏 植物 配圖桑,是桑科(Moraceae)桑屬(Morus)落葉喬木,偶有灌木。葉為桑蠶飼料。木材可制器具,枝條可編籮筐,桑皮可作造紙原料,桑椹可供食用、釀酒,葉、...
桑字簡介 詳細字義 姓氏 植物 配圖蜀,shu,葵中蠶也。從蟲,上目象蜀頭形,中象其身蜎蜎。葵爾雅釋文引作桑。詩曰:蜎蜎者蠋,蒸在桑野。似作桑為長。毛傳曰:蜎蜎,蠋皃。蠋,桑蟲也。傳言蟲,...
漢字 資料 部首筆畫 字形結構 基本字義易這個字在甲骨文中的本意是指“蜥蜴”,並特指蜥蜴中的變色龍,因此衍生出“變化”這個含義。易經里“易”的含義有三個,“變易”,“簡易”,“不易”。易也是百...
漢字釋義 易學中含義 易字新解 易氏來源 易與周易唐〈形〉 (形聲。小篆作字形。從口,庚聲。本義:大話) 唐,大言也。――《說文》荒唐之言。――《莊子·天下》。
簡介 字的解釋 朝代 古義 詞組《盪》,《詩經·大雅·盪之什》的一篇。為先秦時代的詩歌。全詩八章,每章八句。主要內容為托文王作以自儆並刺王室。第一章開篇即揭出“盪”字,作為全篇的綱領,...
漢字信息 漢字解釋 漢字釋義 詳細解釋 常用詞組梗:讀音是gěng部首為木部,外筆畫7畫,總筆畫11畫,意思是梗,可做名詞、形容詞,也可做動詞。名詞字義一般為枝莖,動詞可用作梗塞,阻礙流通的意思,形容...
漢字編碼 字形結構 基本字義 詳細字義 形容詞川,拼音為chuān,是一個漢字,文字左右是岸,中間是流水。意思是河流。部首是丿。
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演變 常用詞組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