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8-21米;樹皮淡灰色,不裂;小枝圓柱形,細而脆,黃棕色,有明顯的皮孔,冬日呈側枝長於頂枝狀態,枝條平展,近輪生,樹冠長圓形,當年生枝條紫綠色,有淡黃色的長毛;冬芽有淡褐色毛,有4-6片錐狀鱗片。葉薄革質或厚紙質,卵形或心狀卵形,或為寬心形,長13-16厘米,稀達20厘米,寬12-15厘米,先端漸尖或尾狀,基部通常心形,邊緣有粗的齒,齒尖有腺體,上面深綠色,光滑無毛,下面有白粉,沿脈有疏柔毛,脈腋有叢毛,基部脈腋更多,通常5基出脈,第二對脈斜升到葉片的3/5處;葉柄長6-12厘米,或更長,圓柱狀,無毛,下部有2-4個紫色、扁平腺體,基部稍膨大。
花單性,雌雄異株或雜性,黃綠色,有芳香,花瓣缺,排列成頂生下垂的圓錐花序,花序梗有疏柔毛,長10-20稀(30-60-80)厘米;雄花比雌花稍大,直徑約1.2厘米;萼片3-6片,通常6片,覆瓦狀排列,長卵形,長約6毫米,寬約3毫米,有密毛;花絲絲狀,被軟毛,花葯橢圓形,基部著生,側裂,有退化子房;雌花比雄花稍小,直徑約9毫米;萼片3-6片,通常6片,卵形,長約4毫米,寬約2.5毫米,外面有密毛,內面有疏毛;子房上位,圓球形,無毛,花柱5或6,向外平展,柱頭倒卵圓形,退化雄蕊多數,花絲短或缺。漿果成熟期紫紅色,扁圓形,高(長)3-5毫米,直徑5-7毫米,寬過於長,果梗細小,長0.6-2厘米;種子紅棕色,圓形。花期4-5月,果熟期10-11月。
主要變種
毛葉山桐子( IdesiapolycarpaMaxim. var. vestitaDiels):該變種和原變種的區別是:葉下面有密的柔毛,無白粉而為棕灰色,脈腋無叢毛;葉柄有短毛。花序梗及花梗有密毛。成熟果實長圓球形至圓球狀,血紅色,高過於寬。垂直分布比原變種高,通常從海拔900-2000米,海拔900米以下難見到。花期4-5月,果期10-11月。分布於中國陝西、甘肅、河南三省的南部和中南區二省、華東六省、華南二省及西南區三省等省區。生於海拔900-3000米的深山區和淺山區的落葉闊葉林中。果實含油率20-30%,種子含油率20-26%。木材鬆軟,可供建築、家具、器具等的用材;為山地營造速生混交林和經濟林的優良樹種;花多芳香,有蜜腺,為養蜂業的蜜源資源植物;樹形優美,果實長序,結果纍纍,果色朱紅,形似珍珠,風吹裊裊,為山地、園林的觀賞樹種;果實、種子均含油。
長果山桐子( IdesiapolycarpaMaxim. var. longicarpaS. S. Lai):該變種和原變種的區別是:花梗通常比較長,長2.5-3.5厘米;成熟果實通常較大,長1.5-2厘米,直徑1.2-1.5厘米,橢圓狀長圓形或倒卵形;葉片先端通常呈尾狀。花期4-5月,果熟期10-11月。分布於中國廣東、廣西、江西等省區。生於海拔600-1200米的淺山區闊葉林中。模式標本采自江西宜豐。
福建山桐子( IdesiapolycarpaMaxim. var. fujianensis(G. S. Fan) S. S. Lai):該變種和原變種的區別為葉片較小,長6-7厘米,寬4-5厘米;葉柄較短,長2-3厘米。果序長8-10厘米;小枝、葉片、葉柄、果梗和果序梗均密被棕黃色柔毛。分布於中國江西(鉛山)、福建(華安、南溪、崇安)。生於海拔900米的山地林中。模式標本采自福建華安。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400-2500米的低山區的山坡、山窪等落葉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通常集中分布於海拔900米(秦嶺以南地區)至海拔1400米(西南地區)的山地。
喜光樹種,不耐庇蔭。一般生長在荒坡,向陽山谷,溝邊、疏林地或林緣闊葉林中的孤立木生長勢旺盛,天然更新良好,在茂密森林中很少見到山桐子。常與木荷、薯豆、杜英、擬赤楊、青岡、松類等針、闊葉樹混生,也往往散生在經營粗放的杉木林中,未見有純林。
喜深厚,潮潤,肥沃疏鬆土壤,而在乾燥和瘠薄山地生長不良。在降水量800-2000毫米地區的酸性、中性、微鹼土壤上均能生長。能耐-14℃低溫。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甘肅南部、陝西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南部、台灣北部和西南三省、中南二省、華東五省、華南二省等17個省區;朝鮮、日本的南部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採種
選擇健壯母樹採種,於10月下旬當漿果呈現紅色或桔黃色時,抓緊採摘。果實採回後,攤放在室內晾乾一段時間,擦破果皮,使果肉與種子分開,篩出種子。將種子浸入草木灰水中1-2個小時,擦去種皮外層蠟質。混沙貯藏,或陰乾後貯藏。漿果出籽率9%。種子卵形,千粒重2-2.5克,每千克約有種子40多萬粒,種子含水量11.5%,發芽率13.5%。
育苗
選擇排水和灌溉條件較好的沙質壤土育苗。播前進行土壤消毒,精耕細耙,施足基肥,平整床面。採用條播,覆土厚土厘米。每畝播種量1.5-2千克。春播一個月左右發芽出土,場圃發芽率2.5%左右。
幼苗發芽出土後,要加強培育管理。幼苗在7月初以前高生長緩慢,7月中旬至9月中旬為速生期,占全年生長量82%,其中9月上旬高生長17.1厘米,為高峰期,根徑粗在7月中旬以前生長緩慢,7月中旬至10月中旬增長較快,占全年生長量75%,其中8月中旬至9月中旬增粗達0.48厘米,為粗生長高峰期。11月停止生長,一年生苗高88厘米,根徑粗1.5厘米,可以上山造林。每畝產苗量1.2-1.5萬株。
栽培技術
選擇土壤深厚、、肥沃的山坡中下部和向陽山谷、溝邊山地造林。採用塊狀整地,穴徑65厘米,深40厘米以上。株行距視造林目的而定,用材林株行距2×2米或2.5×2.5米,可選作與杉木混交林樹沖。作經濟林經營或四旁綠化栽植的,株行距5-7米。造林後,加強幼林的鬆土除草管理,並應適量施追肥。待林木鬱閉分化後,適當進行疏伐。
病蟲防治
•葉斑病
危害症狀:幼苗在夏秋易發生葉斑病,受害葉發生成片褐色斑塊,使葉子逐漸枯萎,影響生長。
防治方法:及時剪除病葉,集中燒毀;5-6月份以後,每隔10-15天,噴1次1%的波爾多液或80%的代森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防治。
•根腐病
危害症狀:幼苗從梅雨期至8月份易發生根腐病。
防治方法:應及時做好開溝排水工作,並在發病時施石灰或噴1%濃度波爾多液防治。
主要價值
觀賞
為山地營造速生混交林和經濟林的優良樹種;花多芳香,有蜜腺,為養蜂業的蜜源資源植物;樹形優美,果實長序,結果纍纍,果色朱紅,形似珍珠,風吹裊裊,為山地、園林的觀賞樹種。
經濟
木材:木材性質及林產品利用木材心邊材區別尚明顯,心材藍灰色,邊材淡黃褐色,光澤美麗,無特殊氣味。紋理直,結構甚細,均勻,材質輕軟,乾縮小,氣十容重0.481克/立方厘米。乾燥易,不耐腐,切削易,切面光滑,但油漆後光亮性較差。握釘力弱,不劈裂。可供包裝箱、盒、火柴桿,牙籤、木腰、家具、板料以及紙漿用材。
果種:果實、種子均含油。果肉含油率為4.4%,種子含油率23.4%。其油為半幹性油,可代桐油。亞汕酸含量較高。四川某些山區民眾還有作為食用油的歷史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