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立第六中學

山東省立第六中學系清末“廢科舉、興學堂”後,山東省早期創辦的中學之一。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五月創辦曹州官立中學堂。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創 辦曹州公立普通中學堂。1913年春曹州知府裁撤,上述兩所中學堂合併,遂遷入府署 (今菏澤一中校址),稱山東省立第十一中學。1914年7月改稱山東省立第六中學。

基本信息

簡介

山東省立第六中學山東省立第六中學
1934年1月,更名為山東省立菏澤中學,直至抗日戰爭爆發,學校南遷。該校隸屬於山東省教育行政部門領導,校長任免、經費撥發均由省教育行政機關決定。該校組織系統完備,以“校務會議”為學校行政最高機關。校長下設教育、訓育、事務三部,每部設主任1人,職員若干人,視事務繁簡酌定額數,一般1-3人。為改進教學,設有教學研究會。訓育部有訓育會議,事務部有事務會議。另設有經濟稽核委員會、訓育委員會、體育委員會。屬臨時性質者有國中教育問題研究會、國語演說指導委員會、英語講演指導委員會、學術講演委員會、衛生行政委員會、校舍校院審美委員會、教職員同樂會等。

院校發展

自1912年開始該校實行蔡元培所制訂的“壬子學制”,即不分初、高中,四年一貫制。1923年教育部頒布“壬戌學制”後,學制定為六年,初、高中三、三分段。開始只有國中部,1930年增設高中部。稍後,又於重華書院舊址(今菏澤捲菸廠北部)增設女子部。
建校初期,其課程按1902年清朝《欽定學堂章程》的規定進行開設。民國後,則按教育部頒布的中學課程標準開設,有修身、國文、英文、歷史、地理、數學、博物、物理、化學、法制、經濟、圖畫、音樂、手工、體育等課程,此後課程變化較小。建校之初,該校執行了清末學部頒發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之教育宗旨。民國期間,又積極貫徹了教育部所公布的“注重道德、實利、尚武,以道德 為經,實利、尚武為緯”的教育方針。該校教職員由校長聘任,師資力量較為雄厚。如1930年全校35名教職員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就有24名,約占69%。教師待遇優厚,月薪多者80餘元,少者50-60元。校長月薪一般200元,各處主任比最高薪的教員還要多15元。絕大部分教職員工作認真,盡職盡責。1937年5月該校曾為在校服務時間最長、成績卓著的原校長葛象一叢禾生、教師嚴星台、侯功備四位先生立碑表彰。石碑四面分別刻有四先生生平事跡。這就是後人稱道的“四先生碑”。

學校建設

學生主要來自魯西南各縣,通過嚴格考試,擇優錄取。一般年份報名數與錄取之比為10∶1。學生交費,高、國中,一律每人每年交納學雜費4元,電燈費3元,制服費10元,生活費每人每月4元左右。該校編制為16個班,以辦學較正常的1932年為例:高中部3個班,一、二、三年級各1個班,學生118人。國中部13個班,其中男生10個班,一年級4個班,二、三年級各3個班,477人;女生3個班,一、二、三年級各1個班,119人。總計全校16個班,714人。
該校收入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門撥款和收納學生學雜費兩項。1932年預算收入為62240元,支出為63230元,其中薪金54264元,辦公費6696元,購置費2280元。該校歷屆負責人廉潔正直,熱心樹人;教師治學嚴謹,努力從教;學生學習刻苦勤奮,形成了艱苦樸素的優良學風。辛亥革命前夕,該校進步師生回響孫中山的號召,秘密成立以推翻清朝帝制為目的的“尚志社”,抨擊時弊。“五四”運動爆發後,許多進步師生走上街頭,宣傳“科學”、“民主”,抵制日貨,向封建舊道德、舊禮教展開攻擊。1927年,早期共產黨員徐鵬翥(1922年六中校友)等深入該校,向進步師生宣傳馬列主義,發展中國共產黨員,10月初,在這裡建立了菏澤第一個黨支部--中共曹州支部。忠貞不渝的田位東烈士(1922年六中校友)就是這個支部成員之一。該支部的建立,在魯西南古老的大地上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菏澤地區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歷史意義

1937年秋,抗日戰爭爆發,該校師生部分南遷,從菏澤經許昌至南陽賒旗鎮,與山東省南遷之其他中學組成山東省立聯合中學,1938年2月輾轉湖北鄖陽,聯合中學更名為國立湖北中學;1939年2月底,抵達四川綿陽後稱國立第六中學,原菏澤中學南遷師生大部分編入國立六中第三分校。至1941年,南遷學生全部畢業,總計培養學生52個班,2500人,此後,就地招生,繼續辦學,直至解放。該校辦學幾十年,人才濟濟,成績卓著,蜚聲海內外,素有“六中--北大--哥倫比亞”之美譽。何思源張含英(建國後水電部副部長)等著名人士均系該校早期畢業生。
1948年2月,國民黨山東省教育廳曾下達指示,擬恢復戰前之省立菏澤中學,並委派田竹橋為校長,進行籌備。但不久菏澤解放,恢復工作告終。

學校地址

地址:菏澤市牡丹區八一路2999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