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民俗學會

山東省民俗學會

山東省民俗學會(Shandong Folklore Group)由山東大學倡議發起,於1987年 11月28日在濟南市正式宣告成立。山東省民俗學會歷任會長是李萬鵬、劉德龍、張士閃。 現任會長為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民俗研究》(CSSCI)主編,山東省第五批中青年學術骨幹、“齊魯文化英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獲得者張士閃教授。 名譽會長:劉德龍 會 長:張士閃 副 會 長:劉德增、郭永軍、於鳳貴、由少平、張從軍、馬 新、王丕琢、李丕宇、陳國忠、王加華 秘 書 長:朱振華 秘書處:山東大學(中心校區)民俗學研究所 主管部門:山東省社科聯、山東省民政廳、山東省教育廳 由山東省內從事民俗研究的學者自願結成的學術團體。現有會員635名,會員來自全省各個領域,遍布各高等院校和全省各市縣,是山東省社會科學界十分活躍的學術組織。先後被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山東省民政廳評審委“省級優秀社團”、“5A級社會團體”。 山東省民俗學會在國內民俗調查、風俗研究、非遺評審以及民俗博物館建設等領域享有很高聲譽,是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從事民俗研究的學術組織。 業務範圍為:組織開展民俗調查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評審、以及研究、開發、利用等工作。通過組織高規格學術研討會、學術講座等多種形式,培訓我省民俗學人才;積極開展國內外民俗學學術交流活動,促進我省民俗學研究工作。 所屬刊物為:《民俗研究》 (CSSCI)《百脈泉》(內部刊物)

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省民俗學會會長劉德龍 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省民俗學會會長劉德龍
在濟南大學西校區籌建民俗文化陳列館 在濟南大學西校區籌建民俗文化陳列館

山東省民俗學會在中國民俗學會成立30周年紀念大會暨學術報告會上的主旨發言:


以學術共同體助推社會發展 ———山東省民俗學會為例

山東文化底蘊豐厚,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從山東入海,五嶽之首的泰山雄踞魯中南。早在四五十萬年前,這裡就是古人類生存和繁衍的樂園。著名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誕生於茲。東臨大海,地處北溫帶的古代山東,雨量充足、水源豐富、河流縱橫、土地肥沃、山高林密,為先民提供了巢居穴處的便利和採集捕獵不盡的資源,提供了舟楫漁鹽等人類必不可缺的生存條件和極大的交通便利,提供了開發農牧業、保障人類生命延續和安寧生活的生態環境。西部大運河沿湖區穿過山東,東部有3000多公里的海岸線。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複雜多樣的地理環境,形成了山東民俗古樸淳厚、豐富多彩的特點,也為我們全面開展民俗學的調查和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歷史文化基礎。

山東的民俗學研究起步較早,成績可觀。“五四”時期,北京大學創辦《歌謠》,向全國徵稿,當時山東即有人起而回響,蒐集數十首山東民謠,在《歌謠》發表。30年代又有人蒐集整理出版了《山東民間兒童遊戲》等書。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期間,革命根據地軍民利用各種民間文藝形式,創造出許多為民眾喜聞樂見的作品,用以鼓舞軍民的革命熱情,一時成為風氣。新中國建立後,民俗研究有了新的發展。山東大學等高等院校開設民間文學課程,省內成立民間文藝研究會(後改為民間文藝家協會),開始走上學科隊伍培養與系統理論建設的道路。縱觀近三十年來中國民俗學坎坷發展之路,伴隨上世紀八十年代全國民俗學調查和研究工作的復甦,山東民俗學的學科建設和學術研究的新生難以迴避也離不開以山東省民俗學會的成立、建設和發展所帶動的這根脈搏和主線。

山東省民俗學會成立於1987年,現有會員635名,會員來自全省各個領域,遍布各高等院校和全省各市縣,下設6個專業委員會。20多年來學會一直堅持學術研究與服務社會相結合的方針,立足山東豐實厚重的地域文化,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高校,在參與地方文化建設,開展移風易俗活動,推進旅遊業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方面做了大量調研、論證、普及、規劃、設計、評審等工作,為山東省社會發展做出了一些貢獻,並在新世紀以來保持自身學術獨立性的同時,與時俱進,不拒絕也不迎合非遺浪潮裹挾下的民俗學研究及套用的現實景象,逐漸成為山東省社會科學界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學術組織。

首任會長、民俗專家李萬鵬教授 首任會長、民俗專家李萬鵬教授
著名民俗學者山曼教授 著名民俗學者山曼教授
首席顧問、原秘書長葉濤教授 首席顧問、原秘書長葉濤教授
常務副會長張士閃教授 常務副會長張士閃教授

眾所周知,“民俗熱”、“非物質文化遺產熱”方興未艾,在各級政府的倡導與媒體的鼓譟之下,文化多樣性和文化生態保護區的理念漸入人心,文化遺產搶救、傳承、保護、利用的理論建構,以及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的方法創新和實踐探索,已經成為引人矚目的社會熱點和學術熱點。跟大家所在的地域一樣,向來以田野實地調查為生命線、注重學以致用的山東民俗學,也在新世紀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難能可貴的是,在艱苦的物質條件下,我們依靠山東省民俗學會這個平台,團結了一大批擁有相似學術理念、共同學術操作規範和不同方向的學術追求,對民俗調查和研究志同道合的民俗學人。新時期以來,從關德棟、李萬鵬、山曼為代表的老一輩學人,到齊濤、潘魯生、葉濤、劉德增、田傳江、張士閃、刁統菊等為代表的中年學者,再到正在各大高校茁壯成長的民俗學青年博碩士生,圍繞山東省民俗學會這個平台和集體,老中青三代學人在業務上樂於討論,學問上敢於爭鳴,形成了良好的組織建設和學術交流的機制與氛圍。以學術共同體助推社會發展,以群策群力參與社會實踐滋養學術,逐漸生成為山東民俗學的顯著特色之一。

如果從1918年徵集歌謠運動算起,中國民俗學已經擁有了95年的學科歷史,如果從1983年中國民俗學會為代表的民俗學學術團體成立算起,以學會、協會、研究會為代表的復甦了的民俗學專業社團也不過走過了30年的歷程。如果說改革開放之初的若干年是多學科的學者在幫助恢復民俗學的話,現在則是以高校、科研機構和學會為代表的大量科班出身的專業學者在從事民俗學的事業。任何學科都是專業學者的學科,任何學科建設都離不開專業學者和學術團隊的鼓吹、經營和建設。我們堅信,民俗事業的開拓與繁榮離不開學會的支持和參與,民俗學學科建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學會組織建設的提升和壯大。在適逢中國民俗學會成立30周年這一充滿歷史紀念意義的時刻,我懇請大家也一同關注、審視和反思以山東省民俗學會為代表的地方民俗學會的建設和組織發展,就進一步促進地方民俗學會、協會和民俗社團工作,加強包括中國民俗學會、省級、市、縣級民俗學會在內的兄弟學會的合作溝通,進一步讓民俗學會這個學術平台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幾點參考,更希望藉此能供大家交流、批評和指導。

眾所周知,作為民眾在現實生活中約定俗成的民俗,是典型的根性文化。民俗學在當前日益成為顯學,與其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所產生的影響力日益擴大是分不開的。在經歷了長時期的冷落之後,民俗文化在社會各方面合力的作用下,向輔助政府施政與國家主流價值構建快速靠近,民俗文化傳統的傳承成為國家建設與民族發展的核心問題。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給予了民俗學會這個平台新希望、新機遇,更給予了學會建設新挑戰和新要求。民俗學會作為無官方背景的民眾性學術團體,屬於鬆散型社團,成員的組成主要依靠自覺意識和學會組織者的號召力,任何強制性的行為和意志在這裡都是寸步難行。新形勢下的民俗學會工作如何定位,學會工作如何開展?這也是擺在每一個希望藉助學會力量,壯大學術聲音的民俗工作者面前的現實問題。梳理山東省民俗學會26年來的發展歷程,我們能清醒的看到地方民俗學會安身立命的根基以及借力學術平台助推社會發展的幾個節點。

從能夠被量化的事務性工作看,山東省民俗學會歷史地形成和始終堅持的活動方式主要有三種:以組織會員舉辦學術研討會、民俗調查等為代表的田野調查、學術研討活動;面向社會舉行公益性學術講座,舉辦山東省大中小學生民俗徵文,以山東民俗手工藝、民間美術精品進高校、進街區的立體式、場景式展覽,和山東省十大民俗街區、十大民俗守望者評選等為代表的民俗文化宣傳、普及、推介活動;以及積極配合有關政府部門與高校聯合搶救、保護與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民俗文化資源的產業轉化,協同地方打造民俗文化品牌等承接社會職能,推動民俗文化產學研套用結合的活動。

山東省民俗學會學術活動 山東省民俗學會學術活動

從歷時性的學術理念追求和民俗研究堅持的方向看,以山東省民俗學會為紐帶和平台的山東民俗學在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民俗調研和學術研討、教學工作和社會活動中主要做了這么幾個工作。

一,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山東省民俗學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是以山東大學的民俗學和民間文學學科為起點和基礎的。山東大學是國內較早開展民俗學和民間文學教學與科研的高校之一。20世紀80年代我國民俗學研究恢復之初,山東大學中文系便已開設民俗學碩士研究生課程。1984年,山東大學徐經澤、葉濤籌建社會學系時設立有民俗學教研室。1985年簡濤、葉濤創辦了《民俗研究》雜誌。1987年11月,在原社會學系民俗學教研室的基礎上成立山東大學民俗學研究所,該所當時是國內唯一有獨立建制的民俗學專業研究機構。徐經澤教授、葉濤教授、張士閃教授先後擔任所長。

20世紀80年代以來,關德棟教授的俗文學和敦煌學研究在國際學術界有較大影響,李萬鵬教授的中國曲藝和民間小戲研究、葉濤教授的中國戲曲民俗研究、張士閃教授的藝術民俗學研究在國內也獨樹一幟。

除山東大學以外,山東師範大學歷史學專業、山東藝術學院藝術學專業、中國海洋大學現代文學專業也設有民俗史、社會史、藝術民俗學、民間文學的碩士學位研究方向,培養民俗學和民間文學方面的碩士研究生。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山東建築工程大學、山東經濟學院、濟南大學、齊魯師範學院、魯東大學、煙臺大學、青島大學、聊城大學、濰坊學院、棗莊學院等院校也為在校本科生開設有民俗學及其相關專業的課程。山東省工藝美術研究所、山東省美術館、山東省民眾藝術館等單位,以及省和部分市縣區的宣傳、文化、教育、地方志、新聞等部門,也有部分人員從事與民俗學相關的研究工作。

毫不誇張的說,從以山東大學為代表的專業學者到各地方基層單位的學者、愛好者,再到今天在山東各地投身於民俗文化研究與保護的青年新秀,甚至許多今天已成為省內、業內翹楚的專家教授,在他們民俗學學術事業的起點上,正是山東省民俗學會起到了“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引導作用,或者藉助學會平台找尋到志同道合的同仁堅守了守望民俗的火種,或者藉助學會“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力量堅定了其走上治學道路的決心。

學術活動 學術活動
學術活動 學術活動

二,民俗調研與學術研討。 1985年,山東大學社會學系民俗學研究室組織風俗調查員進行的民俗調查活動,是山東省第一次有組織的、系統的民俗調查活動,為此後山東的民俗學研究活動奠定了基礎。1987年11月山東省民俗學會成立以後,每年召開學術討論會,都有一批調查報告提交會議交流。作為民眾性學術團體,山東民俗學會對全省的民俗調查作了整體規劃和學術引導工作,使山東的民俗調查進入了有組織、有計畫的階段。學會曾把飲食習俗、信仰習俗作為年會的主題,要求會員撰寫調查報告或論文。山東省民俗學會的會員進行的調查先後有:黃河口民俗考察、泰山民俗考察、山東海洋漁俗調查、微山湖民俗調查、沂蒙山區民俗調查、山東境內運河沿岸民俗調查、魯中村落調查、濟南歷史建築調查、山東民間藝術專項調查、孔孟故鄉民俗的田野調查和研究、青島即墨沿海漁村調查、青島里院調查、媽祖文化在山東的起源與傳播等。這些調查的成果有的在雜誌上公開發表,有的撰寫成書出版。還有部分會員堅持對當地民俗狀況進行全面普查。來自棗莊山亭區北莊鎮紅山峪村的普通農民田傳江,就是在山東省民俗學會同仁的幫助下,撰寫出版了《紅山峪村民俗志》,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本村莊民俗志,獲得了中國民俗學之父鍾敬文先生的高度評價。

山東省民俗學會成立至今共主辦、協辦過各種類型的學術會議150多次。從學會成立後至九十年代末陸續召開的“山東省民俗改革學術研討會”、“飲食習俗改革座談會”、“全國民俗與旅遊學術研討會”、“全國首屆民俗學基礎理論研討會”、“中國海洋民俗文化學術研討會”再到邁入21世紀先後召開的“鄉民藝術與近現代華北社會學術研討會”、“中華吉祥文化與和諧社會建設”、“近現代社會變遷與中國民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這些開創了當時若干個學界第一的活動,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省內外民俗學人的關注,並在當時化解了行政力量對省內諸多民俗事項的粗暴革新或干涉。從上世紀80年代末關注精文明建設,到90年代中葉致力於地方文化建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大力呼籲和理論支撐,再到今天學界熱門的華北社會民俗研究,立足豐厚的齊魯大地和山東民俗這塊“吾土吾民”,山東省民俗學會在這個過程中勇於擔當了號召者、組織者和踐行者。如果沒有20多年來幾代民俗學人圍繞學會平台篳路藍縷的拓荒和耕耘,沒有幾代民俗學人不計名利的無私貢獻和付出,雜誌的創辦、學科點的設立和學生的培養無疑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山東民俗學更難以取得目前這點微薄的成績。

山東省民俗學會學術會議一瞥 山東省民俗學會學術會議一瞥
劉德龍會長做學術報告 劉德龍會長做學術報告

三,教學工作和社會活動。 山東大學中文系自20世紀50年代便設立了民間文學課程,除給本科生上基礎課外,80年代還招收民間文學碩士研究生。李萬鵬教授曾作為山東民俗學界代表參加了鍾敬文主編的《民間文學概論》的撰寫工作。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山東師範大學、山東藝術學院、魯東大學、煙臺大學等也分別開設有民俗學概論、文化人類學、村落文化研究、民間文學、山東地方民俗、中國民俗文化專題、藝術民俗學等課程。山東省還是在國內較早實行義務教育階段地方課程改革的省份。由葉濤主編的《領略山東民俗》(學生參考書、教學參考書)也通過審查進入了山東省的部分國小課堂推廣試用。2003年9月新學期開始,在山東省將近10萬名國小高年級的同學中,開設了《領略山東民俗》地方課程,這是我國第一次在義務教育階段開設民俗學方面的課程。

2007年以來,以山東省民俗學會為組織核心連續5年舉辦了“民俗文化進高校”系列講座活動。5年來,省民俗學會義務召集了十幾位民俗學者在省內高校舉辦民俗公益講座230多場,講座在選題上精心設計,內容上“和而不同”,堅持“不唯上,不唯書,只為實”的原則,這些民俗文化講、展、演活動旨在大學校園中營造關注民俗、珍視傳統的人文氛圍,喚醒大學生群體“吾土吾民”、“留住文化之根”的文化自覺以及探究中華民俗、體認民俗傳統的時代風尚。事實證明,在舉辦講座的各所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吹起“田野風”,興起“民俗熱”,正是這些民間藝術展示、民俗文化體驗、展覽活動和民俗學術講座激發了眾多青年人珍視身邊的民俗,乃至有感而發報考民俗學專業研究生的動機。

如果能把山東省民俗學會作為一個地方民俗學會建設、發展民俗學學科的個案,以及將其視為學術社團參與民族國家在現代化社會轉型時期雙向互動的個案來考量,我們不忘並常懷反思與內省之心。總結26年來山東省民俗學會的成立、建設和發展,以下幾個方面或許是值得參考和批評的經驗。

重要學術活動 重要學術活動
山東省民俗學會承辦中國民俗學會年會 山東省民俗學會承辦中國民俗學會年會

1 、依託學會平台,立足山東地域文化,注重田野調查,堅持常態化學術研討活動。 學會從創立處至今十分注重田野作業的傳統,一直堅持將實地考察放在會員治學研究的首位。在中國民俗學學科建設不斷發展,民俗學理論日益拓展,非遺熱潮波濤雲涌的大環境下,學會幾任領導注意保持了清醒的頭腦,強調立足山東省情省況,始終將齊魯地域文化和民俗傳統的發掘和研討作為旨歸,這已成為絕大部分會員的共識。20多年來,立足齊魯文化和山東民俗,我們就飲食文化、山區民俗、海洋民俗、龍文化、春節習俗、年畫楹聯、棗文化、石榴文化、梁祝傳說、牛郎織女傳說、孟姜女傳說等舉行了多次專題學術研討會。這些學術交流、研討活動,鍛鍊了民俗學隊伍,提高了學術水平,養成了地方學術團體的治學特色,促進了民俗學學科在山東的發展。

山東省民俗學會 山東省民俗學會
山東省民俗學會 山東省民俗學會

2 、學術研究和學術建設為本,學會同仁既注重聯合攻關,又各有學術專長。 一個學術團體,沒有持之以恆的學術熱情和常態化的學術活動,也就失去了靈魂和生命。已故山東省民俗學會副會長、學者、散文家、民俗收藏家山曼先生以《山東民俗》、《流動的傳統》、《齊魯鄉語譚》奠定了他在黃河中下游地區田野作業的示範地位;葉濤、劉德增、張士閃的學術研究先後支起了山東地域民間信仰、移民文化、鄉民藝術研究的一翼。其他如刁統菊的華北姻親關係親屬制度研究,張從軍的山東漢畫像石研究,李新華的山東民間年畫研究,姜波的山東民居研究,趙建民的山東飲食民俗研究等,都有著一定影響。26年來,學會組織會員開展的200餘次大小調研活動廣泛涉及到村落民俗、都市民俗等各個方面,積累了數千萬字的民俗學研究資料及多個套用民俗學研究個案,這些資料在保存即將流逝的傳統的同時,也為進一步開展山東的民俗學研究夯實了基礎。

山東省民俗學會 山東省民俗學會

3 、加強學會組織建設、調整分支機構、加強會員聯繫工作。 近年來,根據山東省民俗學會多次常務理事會的討論協商,學會根據學術研究和非遺保護的實際需要不斷完善了各專業委員會的組建工作。目前,學會下屬民俗文化產業發展諮詢、民俗教育、民間藝術、金瓶梅文化、梅花拳、紅絲石等6個專業委員會,形成了具有鮮明的齊魯地域文化風格的學會分支研究機構,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中樹立了帶頭示範作用。一大批民俗學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畢業的青年新秀成為核心成員,多位在基層部門和活態民俗環境中的民俗文化收藏者、愛好者以及來自各行業的民俗專家、學者分別擔任各委員會委員和顧問,為我們開展富有山東地域文化特色的學術研究和交流活動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山東省民俗學會 山東省民俗學會

4 、創新載體傳承普及,積極舉辦公益活動, 因會制宜,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山東省民俗學會歷史上形成的這種立足地域文化,依託學會平台、集群式地向社會輸出民俗文化知識,民俗藝術展覽、民俗學術講座的模式和優良傳統,以及它們客觀上產生的社會反響與傳播效應,一定意義上在業內具有獨創性和探索性,多年探索和群策群力的辦法也已經形成相對成熟的模式和機制。

5 、以學術獨立為前提,立足學會自身優勢,積極承接社會職能,熱情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搶救、評審、保護與開發的文化大潮和實際工作。山東省民俗學會充分發揮民俗學自身的學科優勢,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調研、內容申報、文本撰寫和評審論證等各個方面,都起到了骨幹作用。保持自身學術獨立性,與時俱進,不拒絕也不迎合非遺浪潮裹挾下的民俗學研究及套用的現實景象,成為學會領導在承接社會職能過程中堅守的學術原則。

副會長、山東省旅遊規劃設計院院長陳國忠 副會長、山東省旅遊規劃設計院院長陳國忠
民俗文化普及活動 民俗文化普及活動

實踐證明,山東省民俗學會以策劃民俗文化產業項目的方式,積極促進民俗文化資源的產業轉化,協同地方打造民俗文化品牌,取得了一些成績。如發揮民俗學的學術團隊優勢,為社會各方面提供學術諮詢,積極參與了“山東省旅遊發展規劃”、“山東省民俗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山東省旅遊商品發展規劃”、“濰坊市旅遊發展整體規劃”、 “濰坊千里民俗旅遊線”等旅遊產品規劃的論證與評審工作。事實表明,以上活動基本取得了民俗生態環境與活態傳承,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的效應。

過去幾年來,山東省民俗學會還延續與高校、科研單位協作的方式,在高校校園裡建立民俗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發基地。截止到目前,學會已與山東建築大學共建了“山東省歷史建築研究基地”,與濰坊學院共建了“山東省民俗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研究基地”。特別是濟南大學與山東省民俗學會聯合籌建的“山東省民俗文化陳列館”在2012年宣告落成開放。這項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工程竣工,不僅使山東省民俗學會宣告日常運行有了落腳之地,而且為民俗文物保存,民俗文化展示,民俗學術研討創造了自力更生的條件。

毋庸諱言,作為民眾性和非贏利性的民俗學專業學術團體,山東省民俗學會在人、財、物上也同樣面臨很多困難,學會開展工作存在著實際的障礙。學會主席團的理事們、志願者們,學會中的多位老教授老專家,他們大多是在憑著一種對學會的感情、憑著一種對民俗研究和民俗事業發展的牽掛,憑著一種對守護民俗文化根脈的熱忱,積極獻身學會工作,這是當前學會建設、發展過程中的實際情況。

我們深知,中國現代民俗學發展到今天的成績,首先要歸功於前輩先賢在過去九十多年裡奠定的學術基業,同時我們也要特別銘記中國民俗學會為代表的學術社團在過去三十年搭建起的學術平台帶給中國民俗學人的熱情感召和能量匯集。我們的體會是,當前的民俗研究趕上了國家大力發展、繁榮文化事業的大好時機。在讓民俗文化體系轉變成學科建設資源,讓民俗文化傳統轉變為全民認同的文化根脈,以及讓民俗文化成為國家發展的軟實力等方面,山東民俗研究恰逢其時,山東省民俗學會大有可為。我們倡導民俗學會建設應當以服務會員為根本宗旨,以民俗學學科建設和學術研究為立身之本,以服務社會為重要職責,以聯合協作為基本的工作方法。在此基礎上,圍繞地域文化的研究重心,堅持“學術立會、活動興會、服務強會”的工作原則,加強學術建設,增強學會學術權威性和社會影響力。也唯有如此,山東民俗學乃至中國民俗學才能迎來又一個百花燦爛的春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