嶧城鎮-基本介紹
嶧城鎮該鎮地處低山丘陵區,地勢北高南低,東西寬4.7公里,南北長7公里,總面積2060公頃。主要山脈有仙壇山、裴山、九龍山、鍋其山、白馬山,其中仙壇山最高,海拔275.8米。主要河流有嶧城大沙河,發源於棗莊以北山區和嶧城區西部山區,境內流長5公里。嶧城鎮為蔬菜生產大鎮,有500多年的種菜歷史,除北部幾座山嶺外,全部為菜田,現建有高標準大棚5000餘座,其餘均為保護地栽培面積。主要種植品種有辣椒、蕃茄、半架芸豆、夏陽白菜、芹菜、甘藍、菜花、大蔥、豆角等。全鎮植被面積800餘公頃,覆蓋率達83%。
全鎮轄20個行政村,11個居委會,總人口6.84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5.7‰。全鎮有孫、劉、李、王、趙、呂、韓、馬等49個姓氏,其中孫姓最多。全鎮少數民族有回族、壯族、滿族、苗族、高山族等,少數民族總數為131人,占全鎮總人口的0.2%。
主要經濟狀況建國初期,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104萬元,1978年為420萬元,2000年為10.2億元。2000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960萬元,年末社會金融各項存款餘額1.2億元。該鎮充分發揮城區優勢,工企業發展較為迅速,1958年以來境內先後興建投產的市屬工企業有農機廠、造紙廠、製革廠等,區屬企業有毛紡廠、毛巾廠、水泥廠、麵粉廠等,鎮屬企業有重型機械製造廠、水泥廠、制杴廠、電器廠等。它們促進了嶧城鎮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服務業等經濟門類的快速發展。
嶧城鎮-歷史沿革
嶧城鎮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城關鎮,因嶧縣縣治所在地而得名。
清光緒年間更名坊郭社。
民國初年至中後期先後改稱坊郭區、嶧縣第一區,
1946年改稱嶧城鎮。
1949年底稱嶧縣第一區。
1959年改稱城關共產主義人民公社。
1963年改稱嶧城公社。
1984年改稱嶧城鎮。
2001年4月在鄉鎮規模調整時經省政府批准更名為壇山街道辦事處。
嶧城鎮-強鎮由來
嶧城鎮
該鎮經濟總收入名列全市十強鄉鎮第8位。是漢丞相匡衡、明兵部右侍郎賈三近的故里,在國內外頗有影響。
全鎮獲得主要榮譽稱號有:山東省先進基層黨委、山東省明星鄉鎮、山東省文化先進鎮、山東省體育先進鎮、山東省先進基層黨校、山東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鎮、國家級模範敬老院等。連續十年被棗莊市委、市政府評為突出貢獻單位、精神文明先進集體,是棗莊市首批小康鎮之一,計畫生育工作連續九年居全市先進行列。1986年棗莊市政府把嶧城鎮確定為全市重點蔬菜生產基地。
嶧城鎮-經濟發展
嶧城鎮
第一產業1946年糧食總產僅為78萬公斤。1950年夏實行土地改革以後,糧食總產量達117萬公斤。1962年,蔬菜生產有了較快發展,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量逐年增加,至1978年,蔬菜種植面積約8700畝,各種蔬菜總產達2500萬公斤。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鎮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充分調動了菜農的生產積極性。同時,提倡科學種菜,引進優良品種,實行套用保護地栽培(包括薄膜小拱棚栽培、地膜覆蓋栽培和塑膠大棚栽培),蔬菜生產得到空前發展。截至2000年,全鎮蔬菜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95%,蔬菜畝產達5000公斤,總產量達8000萬公斤。
1990年以來,實行種植結構調整,菜園面積發展到6000畝,塑膠溫室大棚開始普遍推廣。先後建高標準蔬菜大棚5000座,其餘全部為保護地栽培。主要有西紅柿、黃瓜、芹菜、芸豆、茄子、蒜、豆角、萵苣、蒲菜等30多個品種,每年向市場供應蔬菜5000多萬公斤,畝產值1.2萬元。1999年,南關蔬菜園被命名為棗莊市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園區。
該鎮大力發展特種養殖業,1999年後,養殖規模迅迅速擴大,全鎮養殖戶發展到2500戶。2000年,建立徐樓特種養殖小區,發展養殖專業戶24家,主要養殖狐狸、海狸鼠、“落地王”鴿、珍珠獾、小尾寒羊、金魚等品種。該鎮高度重視植樹造林,保護生態環境,西北部山區大力發展林果業,形成了100餘畝的石榴園及蘋果、山楂園,南關蔬菜園區密植林網,既綠化了環境,又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2000年底,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1.3億元,其中種植業0.78億元,養殖業0.39億元,林果業0.13億元。
嶧城鎮第二產業建國前,僅有傳統的鐵、木、石、泥瓦匠人以及磨坊等零星私營手工業。建國後,手工業獲得較大發展,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後,相繼建立了以經建設築、農具修配、縫紉等為主的綜合廠,為直接服務型手工業。1970年後,開始創辦一些小型的工業企業,如農機廠、制杴廠、煤礦等。1977年,社辦煤礦成為骨幹企業,從業人員達138人,年產煤30萬噸。
1978年後,鎮辦企業迅速發展,先後建起了水泥廠、恆溫庫、木雕廠、桑尼公司、亞寶公司等,村辦企業也得到發展,先後建起了編織廠、紙箱廠等。1978年,鎮辦企業總產值達183萬元,村辦企業達21萬元。1985年,經濟體制改革,隊社企業改為鄉鎮企業,形成鎮、村及戶聯戶等多種形式企業。是年,鎮辦企業總產值達312萬元,村辦企業總產值達67萬元。
90年代後,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外引內聯,逐步形成了以建材為龍頭,以機械、玻璃、玩具、煤炭為骨幹的工業發展格局。2000年全鎮共有工業企業120家,從業人員19800人,產品品種145個,年末固定資產原值1.81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8.9億元,創利稅8900萬元。名優產品主要有“科誠”鋼化玻璃,填補了省內空白,並被列為省首批星火計畫項目;“天柱”鞋材被解放軍總後勤部指定為“定購產品”。
嶧城鎮第三產業由於地處城區,建國前,已有固定集市,商業、飲食業、服務業、錢莊等店號比較多,僅中心街就有各類店鋪30餘家。建國初,集體商業日益壯大。1953年,對私營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私營商業大多數納入合作化軌道。1978年後,飲食業、服務業日趨繁榮。80年代得到進一步發展,有國營商業單位7個,從業人員324人。90年代,個體私營經濟步入快車道,國營集體商業服務網點大多實行集體承包或個人承包。鎮政府出台了優惠政策最佳化發展環境,先後建起了魯南蔬菜批發市場、棗莊綠色蔬菜批發市場和兩處商業街,扶持發展了8個專業村和兩處民營經濟園區。至2000年底,全鎮個體工商戶達到3809戶,個體運輸戶650家。被嶧城區委、區政府評為“民營經濟發展先進單位”。2000年共引進大型項目12個,其中,瀋陽客商投資1345萬元興建的綠色蔬菜批發市場,集生產、貯存、銷售、加工蔬菜於一體,帶動了相關服務業的發展。第三產業從業人員2864人,年末固定資產原值2.2億元,實現總產值1.29億元,創利稅2500萬元。
嶧城鎮-城鎮建設
嶧城鎮嶧城鎮駐地緊鄰城區主街道承水路。承水路於1958年修建,長1720米,寬22米,是連線台棗公路、棗蘭公路的主道,也是城區主要商業區。現城內有4條主幹道,東西走向的有承水路、壇山路,南北走向的有宏學路、仙壇路,其餘城內支幹道6條。1984年,嶧城區對該鎮進行小城鎮規劃建設,編繪了現狀圖、規劃圖、道路圖、排水圖、電力電訊圖,從此,該鎮駐地建設走上規範化道路。自1995年以來,投入城鎮建設資金3000萬元,新建壇山小區、榴園小區9幢樓房,拓寬改造15條街道,總長29公里。該鎮堅持“誰投資、誰開發、誰受益”的原則,放開城鎮建設投資主體,做好“為城服務、沿路致富、以城帶商、以商活城”的文章,1998年新開發了棗嶧公路侯橋村至立交橋兩側的商貿經濟帶,拓寬硬化壇山東路、丁橋路、北關東路等城區內外道路,通過加快城鎮建設,在全鎮形成了城區帶城郊、城郊帶村莊、城鄉一體、共同發展的個體經濟格局。鎮駐地的街道環境衛生,採取“門前三包”“屬地管理”的有效措施,保持了上級多年認可的健康教育一條街、無鼠一條街標準。1995年,該鎮總投資500多萬元,總投工15萬多個,開展爭創省級文明衛生城活動,歷時半年,取得顯著成效,被市、區評為創城先進集體,是年底,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衛生城市。
嶧城鎮-社會事業發展
嶧城鎮文教科技
1902年,境內有私塾4處、書院1處、義學4處。1912年之後,民國政府限制私塾,推行學校教育,1942年,嶧縣城鎮普遍辦學校,至1947年私塾被完全取締。建國後,教育事業空前發展,幼兒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全面展開。1950年,創辦鎮中心國小,設1個班,學生33人,教師1人。1954年,在徐樓村建鎮辦徐樓國小,1978年,遷入嶧城西郊至今。1955年,建南關國小。1976年春,建嶧城公社“五七”高中(二年制),於岳莊村北施工建房24間,占地32畝。1980年,高中停辦,學校改名嶧城鎮中學,設10個初級中學班。1987年4月,鎮黨委在嶧城大沙河之東籌建新校,共設24個教學班。1980年創辦劉村張店聯辦國小,建瓦房30間,設10個教學班,1993年遷入棗嶧路西側劉村的兩座三層新樓房,仍設10個教學班。是年,原文化部代部長賀敬之親筆為其題寫校名,並寫下“立足嶧城、走向世界”八個大字。1983年,侯橋國小建立,1989年遷入裴山路南新校址至今,共設12個教學班。1983年,創辦成人教育中心,培育農村各類技術人才累計878人。自1983年至2000年底,鎮政府先後投資近千萬元用於校舍校貌改造和內部設施配套完善,目前均達到國家Ⅱ類以上標準。1997~1998年,又先後投資300多萬元為教師解決住房110套。1996年,鎮成教中心通過“省級示範成教中心”驗收。
1999年,全鎮6所中國小被評為“市級德育化學校”“市級規範化學校”。2000年,劉村張店聯小通過“省級規範化學校”驗收。是年,棗莊市英華園中學在嶧城鎮(原侯橋國小)揭牌成立,成為全區第一所民辦中學,由濟寧市嘉祥四中退休老校長陸習慎投資創辦。2000年,全鎮有國小5所,在校生2228人,設67個班;中學1所,設32個班,在校生1808人;成人教育中心學校1所;幼稚園10所;教職工424人,專任教師合格率100%。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及學校設施均達到省級標準,先後為國家輸送大中專生1879名,其中本科123名、大專556名。2000年,全鎮共有各類科技人員2774人,自1984年以來,共取得各類成果16項。
嶧城鎮嶧城鎮歷史悠久,數千年來,勞動人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諸如民間舞蹈、曲藝、雜技、魔術、書法、繪畫等文藝活動代代相繼。建國後,民眾文化活動更加活躍豐富。1969年建電影隊,1971年建廣播站,1975年建文化站,1976年建圖書室。1984年,劉村成為全區第一個電視村。70年代,嶧城鎮北關大隊業餘劇團較有名氣,主要演唱柳琴戲、豫劇、曲藝、歌曲等,多為自編自演。80年代成立了120餘人的獅子、龍燈、高蹺、旱船、獨竿轎等綜合性民間藝術團體,每逢春節進行匯演,豐富了城鄉居民文化生活。1980年以來文學藝術創作空前繁榮,由鎮文化站站長邵明思創作的《三岔碑》《挎菜籃子的人》《平妖記》《匡衡進京》等20多篇小說、劇本、報告文學等,先後在省內外報刊發表。1986年,邵明思創作的大型歷史劇《匡衡進京》參加蘇魯豫皖四省首屆柳琴戲會演及山東省戲劇匯演,均獲大獎。隨後,由省電視台拍攝成5集電視劇,於1995年在中央一台及省、市電視台播映。另有匯演作品《榴火燃情懷》,被棗莊市電視台錄製,於1988年參加了全國匯演。1994~1995年,嶧城鎮連續二年被評為“省級先進文化鄉鎮”。
建國前,境內醫療條件較差,只有10名鄉村中醫,幾家中藥鋪。1956年,成立聯合診所,1958年,聯合診所轉為公社衛生院。1962年城關公社成立了地段醫院,即嶧城區人民醫院城關分院。60年代末,各村成立衛生室,配赤腳醫生,實行合作醫療制度。1989年,建鎮防保站,醫務人員3人,以打預防針為主,1992年,開辦門診部。2000年,有醫務人員31人,病床10張,診治病人6400餘人次。另有村居衛生室16處,鄉村醫生和衛生員53人,病床70張。全鎮人人享有初級醫療保健。
境內民眾體育活動空前活躍,各種體育競賽形成制度。鎮、校、村及鎮辦企業多設有體育場、文化活動室等。1999年,嶧城鎮被評為省級“體育先進鄉鎮”。嶧城民間武術源遠流長,至今有150多年的歷史。1962年秋,境內成立業餘武術隊,1985年成立武術協會。從1983年到1999年,為省市輸送了不少武術人才。
嶧城鎮-地方名人
匡衡匡衡(?~?)宇稚圭,西漢東海郡承人(今棗莊嶧城),西漢經學家。他自幼刻苦好學,才智過人,博古通今,敢於抗疏。據《西京雜記》載:“匡衡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鑿壁偷光”的故事即由此而來。公元前48年,任“郎中”,後又遷“博士”“給事中”,掌管經學教授,又兼典中顧問,參與議論政事。公元前47年升為太子少傅,後晉升為光祿勛。公元前36年為丞相,封樂安侯,食邑六百戶。公元前33年被人彈劾,貶為庶民,返回故里,後病故於家鄉。
賈三近(1534~1592)字德修,號石葵,別號石屋山人,明隆慶年間進士。賈氏祖籍山東博平縣,為避亂,賈三近隨父遷至嶧城北賈樓村(今壇山村)。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24歲的賈三近舉山東鄉試省魁。1568年以博學宏詞一舉成名,高中進士,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後授吏科給事中。賈三近自幼胸懷大志,有政治抱負,一入仕途就注意興利除弊,專門“抄發章疏,稽察違誤”,痛斥那些橫徵暴斂、巧取豪奪的無道貪官。一生著有《東掖奏疏》二十篇,《西輔封事》兩篇,還有《煮粥法》《左夜漫錄》《救荒檄》《寧鳩子》《嶧縣誌》等,另外還有奏疏、雜文三十餘篇,詩詞碑記十餘篇。
張文源(1868~1912)字仰青,嶧城北門裡人。1907年,為維護百姓利益,反對知縣謝曦提價坑民而被囚押。獄中,張結識了濰縣杜紫亭,加入了同盟會。1912年,張與山東省議會副議長劉冠三議定,成立中國同盟會嶧縣分會部,張任分會理事長。同年10月,張與李麟閣赴濟匯報工作,返鄉途經兗州被軍閥所扣,旋遭殺害,時年45歲。
賈三近的詩常德善(1912~1942)今棗莊嶧城區人。1929年夏參加紅軍,先後在湘鄂邊、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任排長、連長、警衛隊長、營長、團長和師參謀長等職。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後,任冀中軍分區司令員。1942年,在粉碎日軍“大掃蕩”中,英勇犧牲在河北省肅寧縣。建國後,遺骨移葬在河北省石家莊華北軍區烈士陵園,賀龍元帥為其撰寫了碑文。
張宜軒(1902~1943)字元成,又名張中人,今嶧城鎮岳莊村人。自幼讀私塾,北伐戰爭之前,進濟南正誼中學讀書。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冬,張宜軒負責嶧城黨的工作,不久組成了中共嶧縣城市工作委員會,任工委書記。1942年初,返回魯南區黨委,隨即根據區黨委的指示對嶧城黨組織進行恢復和整頓。1943年日軍“掃蕩”抱犢崮山區,他被困在親戚家中,因患病不治於同年8月與世長辭,時年41歲。
張捷三(1893~1984)原名張景凱,棗莊市市中區人。1911年參加同盟會,1915年考入濟南第一師範。畢業後任教於嶧縣韓莊國小。1922年夏,在嶧城完全國小任教導主任,1928年任縣教育局代局長。抗戰勝利後任魯南第三中學校長。曾任山東省政協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委員。1972年離休,1984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