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
1938年3月9日,中共掖縣縣委組織領導的抗日武裝,組成膠東抗日游擊第三支隊。 蓬萊於1938年2月3日成立第三軍第三大隊,於仲淑任大隊長,於眉任政治部...
-
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
盧溝橋事變後,中共山東省委為開展長山一帶的抗日救亡運動,派姚仲明和廖容標去長山中學任教,爭取當地進步人士長山中學校長馬耀南,發動民眾,進行抗日。12月下...
-
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第七大隊
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第七大隊,成立於二戰抗日這種之時。為組建這支隊伍,袁超和他的親屬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不僅家中錢糧用光,還遭到日、偽和國民黨特務不斷...
隊伍組建 伏擊日軍 隊伍轉移 遭到扣押 編入八路軍 -
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第九大隊
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第九大隊是,吳青光去膠東特委請求派人協助組建。會後,軍事部長莊國瑞及張咨明、劉恆山、王子芳等10餘人組建了民先武裝宣傳隊,並負責...
隊伍組建 發展 隊伍改編 -
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第十二中隊
1934年春,共產黨員、辛店通惠國小校長石瀟江,以教學為掩護,以課堂為陣地,對學生進行抗日愛國教育。
簡介 詳情 -
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五支隊
第六十一團(由第三軍第一、第二路各一部編成),團長趙一萍,政治委員劉仲華; 第六十二團(由第三支隊編成),團長鄭耀南,政治委員李耀文; 第六十四團(由魯...
成立背景 重要事件 發展歷程 -
天福山起義[抗日武裝起義]
天福山起義,是中共膠東特委於1937年12月24日在文登天福山組織發動的一次抗日武裝起義,又稱“天福山抗日武裝起義”。天福山起義不僅僅指1937年12月...
歷史背景 起義過程 相關人物 膠東雄師 起義遺址 -
東北抗日聯軍[抗戰時期東北抗日武裝]
東北抗日聯軍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支英雄部隊,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之一。它的前身是東北抗日義勇軍餘部、東北反日游擊隊和東北人民革命軍 。是20世紀...
背景事跡 陣亡將領 部隊建制 發展歷史 艱苦抗戰 -
抗日救國軍第五軍第十二中隊創建舊址
位於今辛店街道辦事處石家毛托村西北角, 1937年冬,原辛店通惠國小校長石瀟江和進步青年教師石一宸等十餘人,與中共山東省委派往長山中學的領導人廖容標、姚...
-
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第三支隊
第八團團長 第九團團長 第十團團長
隊伍沿革 部隊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