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武定縣發窩鄉,地處發窩鄉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12公里,到鄉道路為彈石路,交通方便,距武定縣城56公里。東鄰實祿勸縣,南鄰康照村,西鄰田心鄉,北鄰發窩村。轄稗子田、大永西等 13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51戶,有鄉村人口1440人,其中農業人口1440人,勞動力111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06人。全村國土面積35.24平方公里,海拔2250米,年平均氣溫14.58℃,年降水量986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1337畝,人均耕地0.93畝,林地48484.5畝。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04.1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65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337畝(其中:田599畝,地738畝),人均耕地0.93 畝,主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04.1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30.38萬元,占總收入的43%;畜牧業收入110.1萬元,占總收入的3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950頭,肉牛300頭,肉羊1724隻);漁業收入2.87萬元,占總收入的1%;林業收入1.98萬元,占總收入的1%;第二、三產業收入10.1萬元,占總收入的3%;工資性收入12.08萬元,占總收入的5%。農民人均純收入116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9.5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24人(占勞動力的12%),在省內務工120人,到省外務工4人。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省內。2007年種植業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30.3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3%。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高山反季蔬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種植產業。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51戶,共鄉村人口1440人,其中男性736人,女性704人。其中農業人口1440人,勞動力1118人。該村以彝族、漢族為主(是彝族、漢族、傈僳、苗族混居地),其中彝族 930人,漢族370人,其他民族140人。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2人,占人口總數的0.8%;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285人,參合率85%;享受低保11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45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2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46戶,占農戶總數的14%。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300平方米,擁有教師7人,在校學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0個、圖書室0個、業餘文娛宣傳隊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