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山口馮地處山地丘陵,自南向北地勢漸次升高,呈階梯形。村北5餘里,即為金華山(俗稱北山),為斷塊隆起,是燕山運動早期受東北、東西二組區域性斷裂切割而抬升的斷塊山,自然資源豐富,蘊藏著大量的石灰岩。村西北有1958年興建1966年竣工、庫容量達525萬立方米的山口馮水庫,庫水源於大盤山,流至洞殿下和源出於盤前之水匯合入庫。庫區西尚有來自滴水岩亭之水和赤松澗注入,水源豐富,水利條件優越。相傳,東晉時的黃初平,就曾在村東北的臥羊山練丹成仙,人稱黃大仙。臥羊山,傳為黃初平叱石成羊處。宋時蘇軾詩云:"先生養生如養羊,放之無何有之鄉。止者自止行者行,先生超然坐其旁。挾冊讀書羊不亡,化而為石起復僵。流涎磨牙笑虎狼,先生指呼羊伏箱。現黃初平煉丹成仙的煉丹山、聖石山、丹灶、丹井、遇仙石等古蹟猶存。這裡山常青、水常綠,鳥語花香,舒適幽靜,是一個居住環境理想的村落。可謂是洞天福地。經濟狀況
1949年後,經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運動,糧食畝產增加。後又通過改良土壤、推廣良種、改進栽培技術,增加雙季稻面積,加強農田基礎設施的建設。1981年實行農業責任制後,農業生產出現了新的局面,農民生產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糧食產量穩步提高。1992年糧食總產量為827.8噸,平均畝產820公斤。農業總產值從1980年的25萬元,提高到1990年的200萬元,1992年達243萬元。憑藉集體經濟實力,為村民實行農田機耕、排灌、植保、化肥、農藥、種子等一系列社會化服務,增強了農業發展後勁。1983年發動民眾劈山整地,充分利用4420畝的疏林山的自然資源,化地為寶,經幾個冬春苦戰,劈山整地1000餘畝,種上杉木、柑桔和茶葉等。1992年僅林業一項收入達9.69萬元,柑桔產量3.5萬公斤,年收入達17.5萬元。山口馮村糧食作物向以水稻、大小麥、番薯、玉米等作物為主,經濟作物有棉花、油菜等。單一的農業產業結構,影響了農業產值的增值。村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主任馮茂盛,分管農業生產,全村農戶種植葡萄面積100餘畝,1992年產葡萄50餘噸,年經濟收入達11.5萬元。茉莉花種植面積為60餘畝。此外,利用水利資源豐富和氣候特點的優勢,大力發展早茭白生產,全村早茭白種植面積約20畝,1992年平均畝產值高達5000餘元。養豬業有著優良傳統,遍及家家戶戶。1992年生豬飼養量5080頭,出售肉豬1630頭。村黨支部致力於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形成了母豬胖、小豬壯的良性循環。1992年,村級集體固定資產達460萬元,集體經濟年收入14.78萬元,村民僅在村儲蓄所存款餘額達157萬元。人均住房面積達45平方米。村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根本變化,有191位村民在浙江尖峰建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入股,入股金額達40萬元,農民也做起了股東。
1976年由葉順紀(現任村黨支部副書記、赤松實業公司經理)始辦農機廠,資金不到3000元,僅生產一些簡單的農具。1978年創建冶煉車間,主要生產錳鋼。隨之規模不斷擴大,經濟實力日益雄厚。1988年廠名更為赤松實業公司,1992年產值達450萬元,後又引進一項投資120萬元的新項目,主要生產蓄電池隔板。現已成為村級工業的骨幹企業。1984年,村級集體投資15萬元與鄰村聯合開通總長12.5公里的通往梁山公路。同年試圖就地取材與鄉人民政府合資30萬元籌建水泥廠。由於缺乏科學論證,造成設計錯誤,土建工程被迫中途下馬,村級集體經濟虧損近20萬元。面對舉步維艱之際,村黨支部書記方蘭升整整化了一年時間的東奔西走,想方設法爭取聯營夥伴。最後得到金華市水泥廠的允諾,土建工程重新上馬。經過近3年時間的籌劃和建設,投資1600萬元的金華市水泥廠第三分廠於1989年正式投產,當年實現產值1100萬元,村集體得到2.6萬元的股金紅利。1990年村級企業擁有固定資產455萬元,工業產值達557萬元,為村集體提供積累7.2萬元。至1992年有村辦企業7家,戶辦和戶聯辦企業13家。工業的發展不僅合理地利用了本地資源,而且為農村勞動力的轉化走出了一條新路。全村在鄉鎮企業、村辦企業和戶辦、戶聯辦就業的有544人,占全村勞動力總數的43%,年工資收入達75萬餘元。此外還有178人從事建築業、飲食服務業、運輸業、商業及其他福利行業。
山口馮村1990年工農業總產值757萬元,集體年收入20多萬元,人均收入1300元。1992年,工農業總產值1271.5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028.5萬元,人均收入1580元。
教育事業
山口馮村歷來重視教育事業。清乾隆年間,借用觀音閣房舍設立蒙館,光緒年間開設私立國小堂,民國元年改國小堂為國小校。至1949年6月已發展為有2個學級的國小校。至今已設有6個班級的完全國小1所,教師7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並又投資1.3萬元,創辦了村幼稚園,入園兒童60餘人。1949年前考入大學的1人,1949年後考入大中專院校的有18人。
山口馮村鄉賢名流均與戲劇結緣。汪海水(1869~1946),為徽班樂師,擅長橫笛、胡琴、嗩吶,為人正直,人稱鐵面正吹。張恭組織汪永慶戲班(即張恭小班),以汪海水為班主。張恭死後,汪海水遵照張恭遺囑,曾在本村重新組織胡春聚班(人稱小小班),繼續演唱張恭編撰的《民國記》等戲。陳金聲(1919~1967),出身於名門世家。1949年前,曾以雄厚的家庭資財,暗地資助地方革命組織活動,傾向革命。1949年5月7日清晨,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金華縣城。陳金聲得知這一訊息,即從村步行至縣城,加入迎接解放軍進城的歡迎隊伍,並主動參加宣傳活動。1953年參加浙江婺劇團實驗劇團,從事婺劇曲譜創編工作。1956年成立浙江婺劇團後,他致力於搶救、發掘婺劇傳統唱腔、曲牌的整理和收集。並為婺劇傳統名劇《雙陽公主》、《三請梨花》等劇目譜曲,深受民眾讚賞。文化大革命中,於1967年,被迫害致死。
社會福利
村級集體經濟的逐步壯大,社會福利事業也隨之日益改善。集體投資6萬元,將村內主要街道改鋪為水泥路,後又投資10萬餘元,鑽挖了深井1口,建造了水塔,村民用上清潔甘冽的自來水。同時自1983年始,實行養老制度,凡男年滿60歲,女年滿55歲,每年均可享受養老金80元。1992年,全村支付養老金達1.7萬元。對年紀大黨齡長的黨員幹部也實行補貼制度。村黨支部十分重視自身建設,黨支部建立三會一課和黨員聯繫戶、黨員崗位工作目標考核等制度,使每個黨員在各自崗位上盡心盡職。在加強對黨員教育、管理之外,又重視對村民的思想教育,一方面結合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和本村實際,運用黑板報、廣播等宣傳工具,對村民開展三熱愛(熱愛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熱愛集體)的教育,另一方面每年定期召開2~3次村民大會,宣傳村規民約,村容、村貌,村風堪稱上乘。自1986年始年年被評為縣、市級文明村,1987年始連年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成為金華縣精神文明建設的楷模。是金華縣唯一的省級文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