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鎮[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山亭鎮]

山亭鎮[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山亭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山亭鎮隸屬山東省棗莊市,組建於1983年11月,是棗莊市市轄縣級區,地處山東省南部、棗莊市東北部,總面積1018平方公里,轄8鎮、1鄉、1處街道,268個行政村(居),50萬人。境內資源豐富,能源充足,交通便利,山清水秀,氣候宜人。

鄉鎮概況

自然資源

山亭地勢東高西低,呈自然傾斜狀,東部為海拔500米左右的低丘陵山區,西部為海拔100米以下的沖積平原。地層屬華北型沉積,岩石以石灰岩為主。全區有大、小山頭5000多個,海拔在400米以上的161個。棗莊市最高的3座山峰即高山、摩天嶺、抱犢崮均在山亭境內。境內山地丘陵面積134萬畝,平原面積13.6萬畝,分別占全區總面積的88.6%和9%。耕地面積39.5萬畝,占全區總面積的25.7%,人均耕地0.96畝。全區宜林面積70萬畝。

氣候環境

山亭屬於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大陸度為65.18%,一般盛行風向東風和東南風,年平均風速為2.5m/s,夏季平均風速2.6m/s,冬季平均風速2.3 m/s,瞬時最大風速14.1m/s,風向年主導風向ENE,夏季主導風向E,冬季主導風向ENE。但受海洋一定程度的調節和影響,氣候資源豐富,具有氣候適宜、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溫較高、光照充足、無霜期長等特點。

山亭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均氣溫13.5℃,其中最熱月份7月平均氣溫26.7℃,最冷月份1月平均氣溫-0.2℃,累年極端最低氣溫-9.2℃,極端最高氣溫40.1℃。無霜期平均200天左右,最長227天,最短165天。平均初霜期多出現在10月下旬,終霜期為4月上旬,歷年凍土最大深度29cm。

山亭光能資源豐富,全區年平均日照時數長達2400~2800小時,太陽總輻射年均136.6千卡/厘米2,生理輻射總量為59千卡/厘米2。除1月份平均氣溫在-2~2℃之間外,其他各月均在0℃以上。年積溫為4892.2~5131.3℃。

山亭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875毫米,70%集中在6—9月份,約為612毫米,其他月份年降水量約為總量的30%,約263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66%,最高月相對濕度80%(7月、8月),最低月相對濕度58%(2月、3月)。暴雨次數少,強度不大,時間集中,受地形影響大,一般很少發生,防洪能力50年一遇,洪峰量400m3/s,洪水在河道處水深5米。暴雨平均初日為6月22日,終日為8月29日,初終間日數約為69天。多年平均暴雨量為328.7毫米。雷擊天氣發生較少,有則多發生在6—9月份,7—8月份為重點月份。

教育狀況

山亭鎮科技進步較快。多年來大力實施“科教興區”戰略,共有市、區兩級學科帶頭人27名,“十五”期間共取得各類成果1162項,引進、推廣先進技術76項,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科技先進縣”。

山亭鎮教育事業發達。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48處,其中省級規範化學校2處,市級規範化學校20處,高中學校5處,幼稚園、國小、初高中及職業技術學校體系齊全,公、民辦學校兼有。擁有專門職業技術培訓學校3處,每年可以為各行業輸送合格人才1500多人。

基礎設施

山亭鎮文化工作以發展先進性文化、挖掘歷史文化、弘揚傳統文化、積極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目標,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和“三貼近”原則,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開拓創新,推動了全區文化事業快速發展。2006年,有公共圖書館1處,檔案館1處,體育館1座。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98%和95%。

山亭鎮有衛生機構19所,其中,醫院、衛生院15所,衛生防疫防治機構3所,婦幼保健機構1所。各類衛生機構擁有床位628張,衛生技術人員936人,其中執業醫師654人,註冊護士363人。完成了6個鄉鎮衛生院的建設改造,較好解決了參合農民醫療保障問題。

城鎮發展

山亭鎮城鄉建設圍繞“建設生態園林城,打造棗莊後花園”的總體目標,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城鄉面貌發生歷史性變化。2006年,完成村鎮基本建設投資1.4億元,開發小城鎮面積10.4萬平方米,建設小康屋4.4萬平方米。自來水供水能力達到1.2萬噸/日。新建、擴建城市道路面積36萬平方米,城市園林綠地59公頃,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達到41%。對63個村進行了改造,省、市、區文明生態村達到110個,其中5個村被評為全省村莊建設示範村。全區房地產開發完成8萬平方米。資質三級及以上建築企業9家,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3億元,增長10%;實現利稅1900萬元,增長10%。全區環境保護工作,以生態區建設為目標,以改善質量為目的,突出水和大氣污染防治兩個重點,不斷強化措施,狠抓落實,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提升。2006年,完成環境污染治理項目35個,完成投資額7710萬元,增長7.1%。取締了270多家廢舊漿清洗、塑膠顆粒加工和小澱粉加工等“土小”污染企業。城市空氣品質良好率達到100%。

全區社會救助體系不斷完善,社會福利事業蓬勃發展,專項社會事務管理和服務水平明顯好轉。200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440元,增長14%;城鎮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11222元,增長12.1%。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646元,增長12%。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966.15元,增長17.5%;人均居住面積24.96平方米。全年企業職工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0.96萬人、0.21萬人、0.99萬人、0.36萬人和0.36萬人。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5143萬元。全區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數17024人。完成了123個自然村的通自來水工程,9.1萬名農民吃上潔淨的自來水。新建、改建了9處鄉鎮(街道)敬老院。

經濟發展

山亭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緊緊圍繞富民強區、加快山亭崛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堅持“一個中心”(經濟建設),實施“六大戰略”(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服務現代化、農村城鎮化、社會和諧化、環境生態化),突出“五個重點”(招商引資、重點項目、民營經濟、城市建設、新農村建設),強化“六個保障”(平安建設、計畫生育、科技教育、社會保障、廉政建設、優質服務),確保“三個增加”(農民增收、財政增長、就業增加),推進“三個文明”(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2006年,全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7.3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5.1%。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7.79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3.55億元,增長20.8%;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6.04億元,增長12.5%,三次產業比重為16:50:34。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6億元,比上午增長19.7%。實現財政總收入1.79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1億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稅收收入完成8161萬元,占地方財政收入的80.9%,增長23.9%。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5.45億元,比年初增加2.3億元。年末城鄉居民儲蓄餘額12.27億元,比年初增加21.9%。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8.53億元,比年初增加3.7億元。

工業經濟

2006年,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9.7億元,比上年增長22.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9家,實現工業總產值43.9億元,同比增長25.2%,實現增加值12.27億元,增長22.5%。實現產品銷售收入41.7億元,增長25.3%;實現利稅4.9億元,增長29.1%;實現利潤2.97億元,增長25.2%。規模以上非公有制工業實現增加值8.99億元;占全部工業的45.63%,其中,私營工業實現增加值5.6億元。全區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7家,科技型企業20家,建立市級企業技術研發中心4個,實施企業技改項目28個,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提高3個百分點。

農業和農村經濟

山亭農業與農村經濟工作堅持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中央1號檔案精神,積極落實黨和國家在農村的各項惠農政策,以發展現代農業為突破,促進了農業發展、農村穩定和農民增收,實現了全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加快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農業和農村經濟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山亭區農業面積廣闊,共擁有耕地面積38萬畝,其中水澆地15.29萬畝,占耕地面積的40%。全區規劃建設了1處省級、4處市級、9處區級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28萬畝,建有農產品質量檢測站,申報註冊綠色無公害商標12枚,其中鶯歌食品公司的花生醬獲得ISO9002質量認證,長紅棗、花椒、紅椒、板栗、大櫻桃等5個農產品獲得綠色無公害食品認證,取得北京、上海等十多個大城市的市場準入資格。全區初步形成了以林果、畜牧、水產、糧食、油料、中藥材等為主的產業化經營雛形,擁有農貿市場多處,農副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發展到22家,有1家企業獲得農副產品自營出口經營權,年生產花生醬8000噸,加工大棗2000噸、地瓜棗3000噸。恆溫庫發展到8個,果品貯藏保鮮能力達到1.2萬噸。糧食播種面積30萬畝,其中小麥11萬畝,玉米6.5萬畝,地瓜8萬畝,雜糧4.5萬畝。糧食單產615公斤,總產量19萬噸。油料播種面積9萬畝,總產1.68萬噸;蔬菜面積8.5萬畝,年產20萬噸;有金銀花、槐米、栝樓、山楂、丹參等中藥材20餘種,面積2.8萬畝,年產0.7萬噸;棉花零星種植約5000畝,黃煙基地5000畝,年產優質菸葉80萬公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