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1950年5月屬麓水縣四區。
1953年8月屬白彥縣四區,1953年8月至1957年3月屬滕縣十六區。
1959年8月建立徐莊公社。
1983年,區劃調整由滕縣改屬山亭區管轄;1984年3月,社改鄉,由徐莊公社改稱徐莊鄉。
1996年12月,撤鄉建鎮;2001年,鄉鎮規模調整,原辛召鄉整建制併入徐莊鎮管理。鎮政府駐徐莊村。
行政區劃
截至2012年,徐莊轄:安上村、石嘴子村、西良子口村、東良子口村、藤花峪村、高莊村、黑峪村、幸福莊村、辛召村、宋莊村、華東村、東七里河村、西七里河村、彭莊村、徐莊村、葫蘆套村、喬山村、峨子山村、葦湖村、米山頂村、老君堂村、武王莊村、土山村、湖溝柿行村、前徐村、白龍灣村、焦山空村、郭莊村、柳泉村、大李莊村、王莊村、趙山頭村、澇嶺村、上嶺村、水門口村、水城子村、花山頭村、後峪村、大峪村、陡山頭村、紅石嘴村等42個村。
政府駐地:棗莊市山亭區343省道附近。
地理位置
徐莊鎮位於山東省棗莊市東北部,與臨沂市的平邑、費縣接壤,全鎮總面積180平方公里。 是棗莊市轄區面積最大的鄉鎮。
氣候環境
徐莊鎮屬於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大陸度為65.18%,一般盛行風向東風和東南風。年均氣溫13.5℃。無霜期平均20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長達2400~280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875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66%。
自然資源
徐莊鎮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是魯南地區最大的板栗生產基地,土特產及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發展優勢多,開發潛力大,徐莊的民風與民俗淳樸而濃郁,是一塊理想的投資沃土。
植物資源
自然生態資源富有。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極為豐富的農業物產。主產的地瓜、玉米和小雜糧是綠色無公害食品, 板栗、核桃、冬棗、梨棗、柿子及花椒、花生、黃姜等山貨 品質優良。現已形成6萬畝板栗、4萬畝花椒、3萬畝柿子、2萬畝核桃、1萬畝雜果生產基地,年產乾鮮果品4萬噸,其中板栗產量達6000餘噸,素有魯南“板栗之鄉”之美譽。
動物資源
山區飼草資源豐富,以飼養青山羊、波爾山羊、獺兔為主的規模經營大戶達1500餘家。
礦藏資源
礦產資源獨特,富有花崗岩、石灰岩、吸水岩、石英和園林石料等十餘種,其中“山亭綠”、“將軍紅”、“幸福花”屬花崗岩中的上等珍品。
人口民族
截至2003年,徐莊鎮總人口6萬人 。民族以漢族為主體民族。
經濟狀況
綜述
2003年完成GDP3.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00元,地方財政收入實現1200萬元。2003年,全鎮年人均增收200餘元;2003年,全鎮工業總產值完成2.7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000萬元。
農業
2003年,新栽植各類優質果樹20萬棵,補植疏殘林800畝,森林覆蓋率達54%,年降水量平均多於周邊鄉鎮150毫米。全鎮乾鮮果品基地現已發展到11萬畝,其中板栗面積發展到5萬畝,形成了魯南地區最大的板栗交易市場,素有“板栗之鄉”之美稱。全鎮2大類24個農副產品註冊了“金崮”牌商標,盛產的板栗、花椒、柿餅、核桃、小雜糧、草雞蛋等暢銷國內眾多大城市。新發展畜牧小區6處,規模養殖大戶達2500戶,養殖專業村發展到26個。投資2400萬元,建成了年產20萬隻山地雞養殖基地。良種開發以農業科技示範園為陣地,先後引進日本板栗、富棲板栗、梨棗、美國黑紅提葡萄、義大利櫻桃、烏克蘭大櫻桃、金太陽杏等20多個品種,發展小麥、玉米繁育制種、雜交制種1.3萬畝,形成8個科技示範村,2000個科技示範戶。黃煙、黃姜、中藥材等經濟作物發展到1.2萬畝。新發展水產養殖專業村6個,網箱發展到4500餘箱,大水面放養2000畝,引進美國大口胭脂魚10萬尾,建立了山東唯一一家美國大口胭脂魚種苗繁殖基地。
茂坤·生態觀光農業項目
茂坤·生態觀光農業項目,是由香港中國茂坤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外商獨資企業,項目主要分布在徐莊鎮老君堂、峨子山、彭莊、葦湖、武王莊、米山頂6個行政村。該項目是總投資2億元,占地5萬餘畝,集生態農業、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主要以梅花山開發為主,二期主要以尖山子開發為主。
工業
2003年,全鎮水泥產業實現年產60萬噸生產能力,產品遠銷上海、廣東等省。引資2000萬元,新上了年產40萬件的出口創匯企業針織廠。企業改革不斷深化,先後完成了磚廠、石材廠、礦泉水廠、編織袋廠等5個企業的重組改造,盤活1200多萬元的閒置資產。境內礦石資源豐富,有花崗岩、石灰岩、吸水岩、石英和園林石料等。花崗岩儲量多,種類齊全,有綠、紅、黑等顏色,其中“山亭綠”、“將軍紅”、“幸福花”屬國內稀有品種。2003年徐莊鎮生產的花崗岩產品在全國建築裝飾材料展銷會上獲金獎,產品出口德國、韓國、加拿大等國家,出口創匯額達3100萬元。興建魯南山貨流通園區、民營經濟園區各1處,入園民營企業15家,新增個體工商戶200戶。徐莊民營經濟園區被市委、市政府批准認證,固定資產投資超過2200萬元,民營經濟納稅額實現800萬元,占地方財政收入的82%。以採石、加工、運輸業為主的經濟專業村達12個,民營經濟已成為全鎮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全年共簽訂各類招商項目契約12個,契約利用外資8000多萬元,其中開工建設投資過千萬元的重點項目4個、過500萬元的企業6個,骨幹企業的迅速崛起,加快了經濟的原始積累,工業經濟發展指標實現了歷史性突破。2003年,全鎮工業總產值完成2.7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000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
2003年,中國小校7所,適齡兒童入學率、國小升國中率均達到100%。
醫療保障
農村衛生“一體化”管理體系改革得到了鞏固和加強,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發展到45個,農村醫療條件大大改善,民眾就醫難問題基本得到解決,計畫免疫工作走在了省、市前列,農村疫病的防控能力明顯增強。認真落實人口與計畫生育控制目標,計畫生育工作繼續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5‰以內,自然增長率達5.49‰,連續兩年獲市、區表彰獎勵。
基礎設施
完成了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實現了城鄉同網同價。全鎮新增固定電話4000門,行動電話3000部,新建行動電話基站12處,移動通信實現了無縫覆蓋。全鎮80%的村達到電話村標準。有線電視用戶發展到8000戶,較好地解決了山區民眾看電視難的問題。治理小流域30平方公里,新增加和 改善灌溉面積5000畝,42個行政村村村吃上了自來水,新建攔蓄水工程92處,增強了農業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交通
該鎮交通便利,貫穿全鎮250公里的鎮、村道路交織成網,實現了山山有路、路路相連、村村通車,硬化道路100餘公里,道路完好率達100%。開通了南北60公里的環村客運線路,方便了民眾的生產生活。
風景名勝
梅花山石刻
徐莊鎮梅花山石刻入選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 該石刻斜躺在徐莊鎮梅花山南面懸崖下,長約12米,寬約3.5米,重約百噸。石刻在一塊巨石上,分為東西兩幅,900餘字,系民國二十一年(1932)所刻。東邊石刻為《滕縣縣長趙景文暨清鄉副主任黃馥棠紀恩碑》,主要記載時任滕縣縣長趙景文、清鄉副主任黃馥棠組織剿匪及籌款賑災的經過。石刻由民國時期山東知名書法家、其書法被世人稱為“黃體”的滕縣人黃以元及順天鄉試挑取謄錄周文峰書寫。字型均為楷書,單體字最高40厘米。兩幅作品,舒展大方,刻工精細。特別是黃以元所寫《後來其蘇》一幅,遒勁有力,藝術價值極高。石刻雖經70餘年的風雨剝蝕,但字跡十分清晰,仍能彰顯我國書法的無窮魅力。
紅色聖地:九頂梅花山
據史料記載,徐莊北部的這座山因凸現九個山頂,形似梅花而得名。這裡群山面積15000畝,水面積5000平方米,山峰9座,有飛瀑名泉、洞天奇景、石室幽岩,山勢雄偉挺拔,風光清淨秀麗,氣候宜人。“聽泉清心、撫松益壽”,觸景生情而構成無限優美和諧、舒適恬靜的生態園林環境。古代詩人常將山中水系,比作經絡,這裡山水相連,青山綠水,所謂“山得水則活,水得山則媚”在這裡完美呈現,冬暖夏涼是天然的避暑勝地。
徐莊板栗
徐莊“萬畝板栗基地”位於棗莊市山亭區徐莊鎮,具體是棗莊市北部、山亭區東側,與平邑、費縣接壤,屬沂蒙山區的一部分,總面積180平方公里是棗莊市轄區面積最大的鄉鎮,山場面積占70%,森林覆蓋率65.3%。徐莊鎮山清水秀,氣候宜人,即是一個綠色的基地,也是魯南地區最大的板栗生產基地,漫山遍野的板栗樹會讓你流連忘返。特產、礦產及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發展優勢多,開發潛力大,徐莊的民風淳樸而濃郁,是一塊理想的投資沃土。旅遊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轄區有極具觀賞價值的10餘處自然人文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