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弱智兒童 天才畫家
山下清出生於1922年,3歲的時候因為消化不良得了智障(消化不良會得智障,膽寒),上學時因為不能融入集體且老跟別人想法不同最終被送到當時的弱智兒童福利院八幡學園。在那裡山下清依然故我,結果除了能吃飽以外備受冷落。
奇蹟在意料之外發生,為了讓弱智孩子打發時光,老師讓孩子們剪紙。此時,山下清與人格格不入的毛病又犯了,他把彩紙通通撕碎,居然貼出了美麗的畫。這個情景恰好被當時的一位精神病專家看到,他大為驚訝,於是鼓勵他繼續幹下去。結果山下清就整天埋頭於貼紙,並開始繪畫,即便是不喜歡他的人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孩子視角獨特,表現力更獨特。
在國小五年級(這是一所弱智兒童學校)之前,學園裡每天的課程並不是一般的學科,而是手工和園藝,學園的老師讓孩子們剪紙為戲。山下清從小就喜歡畫畫,尤其喜歡把彩色紙撕掉,貼在圖畫紙上,做成貼畫。為了讓圖畫變得有立體感,他把彩色紙貼上起來,或者從雜誌、廣告傳單中選擇有顏色的部分進行剪貼,進步之快使專家們都為之瞠目,奇蹟總在意料之外發生。
有一次,山下清被帶到學校附近的上野公園,他長時間不厭其煩地眺望著,過了好一會兒,才在別人的催促下回到學園。晚飯後,老師交給他一張很大的圖畫紙,讓他畫出當天所見的景色。通常,人們畫畫是從紙的中心開始的,可是,他卻不然。
山下清從紙的右下角開始畫起,先畫公園裡常見的鐵絲網和廢紙簍,隨著畫的進展,在紙中間出現了繁華的街道,他規規矩矩地畫上了許多廣告招牌架和林立的招牌。廣告牌架上還有羅馬字,儘管他並不是在做現場速寫,但羅馬字還是給他一筆不差地描了上去。可是,山下清並不認識羅馬字,所以,這件事在他們的城市成了話題。
1939年,有人把他的作品收集起來展出,結果大為成功。然而,不久山下清卻從八幡學園出逃了,從此開始了流浪生涯。這一跑就是3年,靠著乞討和好心人的接濟走遍了日本各地。當時,長期擔任《朝日俱樂部》總編輯的著名劇作家飯澤匡報導了山下清的故事,山下清以一名弱智“天才畫家”一舉成名。
1940年,山下清將滿18歲,以當時日本軍國主義的環境,他馬上就面臨著徵兵檢查。
山下清流浪的時間是1940年到1944年,那正是日本全境實行嚴格糧食配給的年代,供應極為缺乏,他在流浪中沒有餓死,連日本的藝術評論家都承認,這說明“清有著特殊的人格魅力”。他流浪的路線,冬天向南,夏天向北,實在沒吃的了就打個零工——他最後被八幡學園的人認出來時,就在給一家飯館打工,可見其很有理智。
他在流浪的時候,形象是抱著一箱橘子,背著一個背包。抱著橘子,是因為橘子不容易腐爛,有橘子就不會餓死。背著背包,是因為背包里藏著兩塊板磚,有人欺負他,他就拿板磚拍人家……形貌愚憨,手拿板磚,眼神執著,到處亂竄……
1956年,他後來對流浪生活有相當完整的記錄,出版了《流浪日記》,這豈是智障的人幹得出來的!
他在晚年的日記中承認——“如果被徵兵檢查檢上‘甲等’,就要去當兵了,就得上戰場,碰上敵人就被打死了,我可不想接受這種命運。”
“裸的大將”常存記憶
1956年3月,人們在東京為山下清舉行了第一次個人作品展覽會,他被稱為“流浪的天才”、“日本的戈茲霍”,深受歡迎。此後,直到山下清逝世(1971年因腦溢血去世)的15年間,他的作品據說在日本各地巡迴展出共達400次,觀眾超過一千萬。
1958年,日本東寶映畫拍攝了描寫山下清的電影《裸的大將》。
1980年,日本電視台拍攝了反映類似題材的電視劇《裸的大將流浪記》。至今,山下清的形象仍以“裸體者”出現在電影、電視中而受到歡迎,其畫作更被認為是日本國內無人可以超越的藝術頂峰。
獲得榮譽
日本的凡·高
山下清與凡·高沒有任何師承關係,弱智兒童福利院八幡學園的山下清依然故我,結果除了能吃飽以外備受冷落。山下清自幼智障,更神奇的是他還留下一句“名言”,就是評價給自己看病的醫生——“他病得比我還重……”“凡·高”一語中的,他死後人們才發現此大夫是一個憂鬱症患者。
後來他被八幡學園的一個職員發現並抓了回去,送到他母親那裡,然後他就開始憑記憶畫流浪途中見到的各種場景。這些畫面絢爛且充滿色彩的激情,與一般日本繪畫的風格完全不同,於是“日本的凡·高”的名氣不脛而走。山下清成為日本最被推崇的畫家之一。
據記載,因為不愛說話和與眾不同,山下清在國小時很受同學欺負(這在日本傳統中是很普遍的現象),被欺負狠了的山下清找來一把刀猛刺同學,因此才被送到八幡學園。這種童年受欺負的經歷,很容易造成一個人終生與人交流的障礙。山下清自由自在的思想,在那個日本全民皆為木偶的時代,無人可以理解,也無法讓人理解。大家都瘋了,他這個正常人,反而只好變成了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