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陸續揭開,台北時間10月5日下午5點30分,據諾貝爾獎官網最新公布訊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三位醫學家,他們分別是:William C.Campbell,Satoshi ōmura和我國的女藥學家屠呦呦(Youyou Tu),William C.Campbell和Satoshi ōmura兩人是因發現治療蛔蟲寄生蟲感染的新療法,而屠呦呦因發現治療瘧疾的新藥物療法,三人共同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 。這是中國科學家因為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金共800萬瑞典克朗(約合92萬美元),屠呦呦將獲得獎金的一半,另外兩名科學家將共享獎金的另一半。
每年10月,隨著諾貝爾各種獎項公布,中國人特別關注諾獎的獲得者。這是因為在百年諾獎評選之中,絕大多數均被西方人獲得。雖然近些年也有黃皮膚的中國人走上諾獎領獎台,但他們多為華裔外國人,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國人更期待能有一位本土科學家摘得諾獎科學類獎項,85歲的“三無”科學家屠呦呦終於眾望所歸,成為國內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類獎項獲得者,同時也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籍女性 。
深刻反思
屠呦呦獲諾獎打破了幾個中國紀錄:中國大陸第一個未獲院士、研究工作沒有發表過“SCI”論文的科學家。因沒有博士學位、留洋背景和院士頭銜,她曾被戲稱為“三無”科學家 。她是在三流條件下創造世界領先的一流成果。
這也投射出中國科技界及人才評價體系的不足:當下,科研項目申請程式過於複雜繁瑣、評估考核過於頻繁,在考評機制上過分看重論文數量,包括院士評選亦難逃這些窠臼。相較之下,屠呦呦於寧靜中致遠,不啻為對此的鞭策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科院上海系統所研究員李愛珍等這樣做出國際認可的重大科學貢獻卻落選院士的科學家,相當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業高管當上了院士,說明中國的科技體制,尤其是院士制度值得檢討 。
不可否認,雖然國家在科技計畫管理、院士制度上有較大力度的改革,但是,屠呦呦的獲獎卻恰恰在這方面提出反問。她的獲獎研究工作是在上世紀70年代,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完成的,在這樣極其糟糕的環境,科研人員為何卻能做出獲得諾貝爾獎的成果?所以,認為只有好的科技制度下才能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的觀點是難以成立的 。
在過去的二十年,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中國政府投入到科學技術領域的資金越來越多,以及相配套的一些科技人才政策(比如廣招海外人才、江河湖海人才計畫等等)的推進,中國的SCI(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簡稱SCI)論文數量高居世界第二 。於是,民眾對諾貝爾獎的熱情也逐步高漲。事實上,國人的諾獎情結歷來濃厚。
對過去頒發的諾貝爾獎事跡的回顧,對某年度可能獲得諾貝爾獎人員的預測等信息可見諸媒體。對此,有學者就曾經說,中國今後50年內出重大科技突破甚至諾獎工作是根本沒有希望的。也有專家認為可能會出現在這幾年我們國家招收回來的“海歸”人士身上。然而,今年諾獎委員會宣布將2015年度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授予中國科學家屠呦呦(三位獲獎者之一),這讓人們感到無比的驚奇和興奮。諾獎的宣布,用事實證明了中國土生土長的科學家也能獲得自然科學諾貝爾獎。同時,這個“零”的突破也應該能極大地提升中國科學家的自信心,無論你是“海龜”還是“土鱉”,不管你是“三全”還是“三無”,只要你做出了對人類生存與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的、實實在在的科學貢獻,諾獎可能就會光顧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