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理毒理
作用機理:主要作用機理可能是使細胞內DNA烷化,引起DNA低分子化,抑制DNA合成。
藥理:
1.對小鼠白血病L-1210顯示很高的抗腫瘤活性。
2.對小鼠移植腫瘤具有很廣的抗腫瘤譜。對淋巴細胞白血病L-1210,骨髓性白血病C-1498,漿細胞瘤X-5563(腹水型),歐利希氏腹水癌,腹水型乳癌MM-102,腹水型乳癌FM3A43,漿細胞瘤X-5563(實體),歐利希氏實體癌,硬膜肉瘤MS-147,顯示卓越效果。
3.本劑對淋巴細胞白血病L-1210及甲基膽蒽誘發惡性神經膠質瘤細胞的腦內移植小鼠有延命效果。
毒理:
1.急性毒性:
①LD50值(mg/kg):靜脈給藥時,雄性和雌性小鼠的LD50值分別為65mg/kg和59mg/kg,雄性和雌性大鼠的LD50值分別為47.8mg/kg和45.6mg/kg。
②對血液的影響(狗2.5、5、10mg/kg靜脈給藥):2.5mg/kg給藥群的紅細胞數及網織紅細胞數,在第7~11日減少,但第14~16日基本恢復,血小板數未見明顯變動,白細胞數至第7日顯著減少,但其後逐漸增加,第35日恢復,嗜酸粒細胞數也有基本顯示相同傾向,白細胞百分比中有時未成熟型中性粒細胞顯著減少,但第35日恢復到給藥前數值;5mg/kg和10mg/kg給藥群的紅細胞數及血小板數均顯著減少,在第10~17日全例死亡。
2.亞急性毒性:
A(大鼠0.4、2、10mg/kg/日4周靜脈給藥):
①0.4mg/kg給藥群:僅見雌鼠白細胞輕度減少,但未見臟器重量尤其實質重量與體重比值相一致的變化。
②2mg/kg給藥群:見到顯著抑制體重增加、淋巴系統組織和骨髓萎縮、白細胞減少。
③10mg/kg給藥群:見到伴有全身性出血傾向的死亡例。
B(狗:0.08、0.2、0.5mg/kg/日5周靜脈給藥):
各給藥群全例的一般症狀、體重、攝食量、血清生化檢查、肝和腎功能檢查及尿檢查,與對照群之間無大的差別也未見異常。
3.致畸試驗(大鼠0.05、0.1、0.5mg/kg/日妊娠第7~17日靜脈給藥):妊娠晚期胎仔,0.5mg/kg給藥群,見到出生仔平均體重減少,0.1mg/kg以上給藥群發生多趾症等外形異常,有致畸性。(家兔:0.04、0.1、1.0mg/kg/日,妊娠第6-18日,靜脈給藥)1.0mg/kg給藥群,見到可能屬本劑影響所致出生仔平均體重顯著減少以外,其他未見異常。
藥代動力學
腦腫瘤患者14例,靜注本劑100~150mg/人(1.72~2.5mg/kg)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腦脊液及血中濃度結果如下:
1.腦脊液中濃度:給藥5分鐘後開始向腦脊液(腦室)分布(或滲透),給藥後30分鐘腦脊液中濃度達高峰(平均0.59μg/ml),半衰期為0.49小時。
2.血中濃度:給藥5分鐘後血中濃度平均值為3.86μg/ml,以後急速下降,但60分鐘後依然保持1.0μg/ml的濃度(tα1/2=1.3分鐘tβ1/2=35分鐘)。另外,從分布容積的探討,表明高濃度分布於組織內。
適應症
腦腫瘤,消化道癌(胃癌、肝癌、結腸/直腸癌)肺癌,惡性淋巴瘤,慢性白血病。
劑量與用法
常用劑量 :2~3 mg/kg體重/次,溶於注射用蒸餾水(5mg/ml)靜注,或加入生理鹽水、5%葡萄糖液250ml靜滴,6周給藥1次;或每次2mg/kg,每周1次,連用2~3次,療程總劑量300-500mg。
不良反應
1.重大不良反應:
①骨髓抑制:出現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貧血,有時出現出血傾向、骨髓抑制、全血細胞減少等,因此每次給藥後至少6周應每周進行周圍血象檢查,若發現異常應作適當處理。
②間質性肺炎及肺纖維症:偶出現間質性肺炎及肺纖維症。
2.其他不良反應:
①過敏症:有時出現皮疹,若出現此類過敏症狀,應停藥。
②肝臟:有時出現AST、ALT等上升。
③腎臟:有時出現BUN上升、蛋白尿。
④消化道:出現食欲不振、噁心、欲吐、嘔吐,有時出現口內炎、腹瀉等。
⑤其他:有時出現全身乏力感、發熱、頭痛、眩暈、痙攣、脫髮、低蛋白血症。
【禁忌】下列患者禁用:
1.骨髓功能抑制患者(據報導,會出現白細胞減少等骨髓功能抑制的不良反應)。
2.對本品有嚴重過敏症既往史患者。
注意事項
1.下列患者慎用:
①肝腎功能損害患者。
②合併感染症患者(因白細胞減少,降低對感染的抵抗力)。
③水痘患者(會出現致死性全身障礙)。
2.會引起遲緩性骨髓功能抑制等嚴重不良反應,因此每次給藥後至少6周應每周進行臨床檢驗(血液檢查、肝功能及腎功能檢查等),充分觀察患者狀態。若發現異常應作減量或停藥等適當處理。另外,長期用藥會加重不良反應呈遷延性推移,因此應慎重給藥。
3.應充分注意感染症及出血傾向的出現及惡化。
4.小兒用藥應慎重,尤應注意不良反應的出現。
5.小兒及育齡患者用藥時,應考慮對性腺的影響。
6.給藥途徑:不得用於皮下或肌肉注射。
7.本品與其他藥物配伍有時會發生變化,故應避免與其他藥物混合使用。
8.本品溶解後應速使用,因遇光易分解,水溶液不穩定。
9.靜脈內給藥時,若藥液漏於管外,會引起注射部位硬結及壞死,故應慎重給藥以免藥液漏於管外。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1.動物實驗有致畸報告,故孕婦或疑妊娠者不宜用藥。
2.尚未確立哺乳期用藥的安全性,故哺乳期婦女用藥時,應停止哺乳。
【兒童用藥】小兒因代謝系統尚未成熟,易出現副作用(如白細胞減少),故應注意觀察並慎重給藥。
【老年患者用藥】通常高齡者生理功能降低,應酌情減量。
【配伍禁忌】與其它抗惡性腫瘤劑、放射線照射合用時,可會加重骨髓功能抑制。與其它藥物配伍,可能會引起某些理化改變,應注意。
【藥物過量】尚不明確。
【製劑】注射用尼莫司汀:每支25mg;50mg。
【貯法】避光保存。
臨床研究
【功效主治】 緩解下述疾患的自覺症狀及體徵:腦頸部癌、腦瘤、肺癌、消化道癌(胃癌、結腸/直腸癌、食管癌),惡性淋巴瘤和白血病等。 【化學成分】 尼莫司汀 【藥理作用】 1.抗腫瘤作用:(1)對小鼠白血病L-1210顯示很高的抗腫瘤活性。(2)對小鼠移植腫瘤具有很廣的抗腫瘤譜。對淋巴細胞白血病L1210,粒細胞白血病C-1498,漿細胞瘤X-5563(腹水型),歐利希氏腹水癌,硬膜肉瘤MS-147顯示卓越效果。(3)本劑對淋巴細胞白血病L1210及甲基膽蒽誘發惡性神經膠質瘤細胞的腦內移植小鼠,有延命效果。2.作用機制:主要作用機制是使細胞內DNA烷化而使DNA低分子化,抑制DNA合成。毒理:1.急性毒性:(1) LD50值(mg/kg)靜脈給藥時,雄性和雌性小鼠的LD50值分別為65和59mg/kg,雄性和雌性大鼠的LD50值分別為47.8和45.6mg/kg。(2) 對血液的影響(狗 2.5、5、10mg/kg 靜脈給藥)2.5mg/kg用藥群的紅細胞數及網織紅細胞數,在用藥第7-11日減少,第14-16日基本恢復正常,血小板數未見明顯變動,白細胞數至第7日顯著減少,但其後逐漸增加,第35日恢復正常,嗜酸性白細胞數也有類似傾向5mg/kg和10mg/kg用藥群的紅細胞數、血小板數均顯著減少,第10-17日全部死亡。2. 亞急性毒性:(大鼠0.4、2、10mg/kg/日 4周 靜脈給藥)0.4mg/kg用藥群:雌鼠有輕度白細胞減少,但臟器重量尤其實際重量,未見與體重比值相一致的變化。2mg/kg用藥群:有抑制體重增加、淋巴系統組織和骨髓萎縮、白細胞減少。10mg/kg用藥群:出現了全身性出血傾向的死亡現象(狗 0.08、0.2、0.5mg/kg/日 5周 靜脈給藥)。3. 致畸試驗(大鼠 0.05、0.1、0.5mg/kg/日 妊娠第7-17日,靜脈給藥)對妊娠後期胎兒,0.5mg/kg用藥群出生胎兒平均體重減少,0.1mg/kg以上用藥群發生多趾症等外形異常,有致畸性。 【藥物相互作用】 與其它抗惡性腫瘤藥、發射線合用,有時會加重骨髓抑制。 【不良反應】 可見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貧血、出血傾向、過敏症、食欲不振、噁心、乏力、發熱、頭痛、脫髮和低蛋白血症等症狀,偶爾輕微影響肝腎功能和出現間質性肺炎。 【禁忌症】 3.下述患者慎重用藥:(1) 肝功能損害患者。(2) 腎功能損害患者。(3) 合併感染的患者。(4) 水豆患者(有時出現致死性全身障礙)。4.副作用:詳見相關醫學資料。 【用法用量】 常用劑量:2-3mg/kg體重/次,用時以注射用水溶解(5mg/ml),靜注。其後根據周圍血象停藥4-6周,或2mg/kg體重/次,靜脈給藥,隔1周再給一次,2-3周后,其後根據周圍血象停藥4-6周。。本品配製成溶液後應立即使用。 【貯藏方法】 避光、涼暗處保存. 【注意事項】 1. 不得用於皮下或肌肉注射。2. 靜脈用藥時,若藥液漏於血管外,則有時會引起注射部位硬結,壞死,故慎重注射以免藥液漏於血管外。3. 本品遇光易分解,水溶液不穩定,溶解後應速使用。4. 與他劑混合,有時會引起變化,故注意。1.一般注意:(1) 有時遲緩性骨髓功能抑制等嚴重副作用,給藥後至少六周應每周進行臨床檢驗(如血液檢查、肝功能及腎功能檢察),充分觀察患者症狀。若發現異常,應減少用量或停藥等適切處置。另外,長期用藥會加重副作用呈遷延性推移,因此慎重用藥。(2) 充分注意感染疾患,出血傾向的出現及惡化。(3) 小兒用藥應慎重,由應注意副作用的出現。(4) 小兒及育齡患者用藥,應注意對性腺的影響。2.下述患者不能用藥:(1) 骨髓抑制患者(2) 對本劑有嚴重過敏症既往史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