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瑪區幅-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地質調查報告-比例尺1

內容介紹中國地質調查局從2000年起在青藏高原組織實施了國土資源大調查空白區填圖計畫,1:25萬尼瑪區幅是首輪部署的38個圖幅之一,盧書煒、杜鳳軍、任建德編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地質調查報告》是該圖幅區調成果的總結。 項目成果由區域地質調查報告和附圖組成,附圖包括區域地質圖、礦產資源分布圖、旅遊資源分布圖、草地生態和生物多樣性分布圖、災害現狀分布圖、活動斷裂和第四系分布圖等6張。 《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地質調查報告》是迄今為止研究內第一份中比例尺以上的系統調查資料,取得了大量新發現和新認識,可供青藏高原地質、礦產、生態環境研究及教學生產人員參考使用。

內容介紹

中國地質調查局從2000年起在青藏高原組織實施了國土資源大調查空白區填圖計畫,1:25萬尼瑪區幅是首輪部署的38個圖幅之一,盧書煒、杜鳳軍、任建德編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地質調查報告》是該圖幅區調成果的總結。
圖區位於藏北高原的偏南部,大地構造區劃上主體位於班公湖~怒江結合帶與雅魯藏布江結合帶之間,北部跨班公湖一怒江結合帶。
工作中採用地面調查與室內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充分套用遙感與計算機技術等新技術手段,以平均5km的路線間距對調查區內的自然地理、經濟交通、地層、侵入岩、火山岩、變質岩、構造、礦產資源、草場發育狀況、災害分布和旅遊資源進行了系統調查和分析研究,獲得了該區目前控制程度最高的地質資料,為基礎地質研究、資源潛力調查評價、生態環境保護和草場治理、災害整治和旅遊資源開發提供了一份珍貴的基礎資料。項目成果由區域地質調查報告和附圖組成,附圖包括區域地質圖、礦產資源分布圖、旅遊資源分布圖、草地生態和生物多樣性分布圖、災害現狀分布圖、活動斷裂和第四系分布圖等6張。
《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地質調查報告》是迄今為止研究內第一份中比例尺以上的系統調查資料,取得了大量新發現和新認識,可供青藏高原地質、礦產、生態環境研究及教學生產人員參考使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