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國興

尹國興

男,1972年12月生,吉林省蚊河市人。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教研部助教。現為軍事醫學教研室助教,甘肅省青年聯合會委員。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尹國興,男,1972年12月生於吉林省蛟河市池水鄉八垧地村,研究生學歷。1991年7月自吉林省蛟河市第一中學考入上海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軍醫系本科學習,1996年7月畢業,獲臨床醫學學士學位;之後分配至解放軍蘭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軍事醫學教研室,為見習助教,1997年任助教;1999年考入北京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醫學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2002年畢業;後返回蘭州,2004年軍隊院校調整,轉業到地方工作,任政府公務員;2005年辭職入京,建立鋒星旅遊網。

出版著述有《老子秘語》(齊魯書社2006年8月第一版)、《揭秘雷台漢墓》(齊魯書社2009年1月第一版),發表論文及報告近20篇。

研究經歷

尹國興興趣廣泛,思維活躍,精力充沛,研究和關注的問題涉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多個領域。

(一)自然科學研究

1、生物學和醫學研究。在上海學習期間從事細胞進化和分子進化的專題,熟悉生物進化的前沿問題,發表《適應的分子機制》一文(《生物學雜誌》,1994年12月,11-13);在蘭州工作期間,主要從事核、化、生物武器損傷防治的教學和科研,完成800課時的教學任務,發表《細菌抗藥機制的產生》(《科學》中文版,1997年7期)、《放射損傷分子過程的整體模式》(《科學》中文版,1998年12期)、《多藥抗藥性分子進化的整體模式》(《解放軍蘭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等文章;在軍事醫學科學院攻讀碩士學位期間(1999-2002),在三位導師指導下主要進行“低劑量雷射照射非洲爪蟾受精卵細胞生物效應的研究”,完成了雷射生物效應方面的碩士學位論文,獲得碩士學位,發表了相關文章,並進行了“細胞核自體移植”項目的初期開發。2000年時,基因倫理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因對此問題早有認識,所以積極投入這場爭論,並在《科學時報》發表《基因好壞的區分要不得》一文(《科學時報》,2000年8月28日B4版),批駁了基因歧視的謬論,以綿薄之力維護了科學界和科學家的利益;碩士畢業之後,進行“利用男性Y染色體DNA檢測姓氏”的開發,在現有的親子鑑定技術基礎上開發出新的實用技術,希望為社會服務。

2、地學研究。能量轉化和守恆定律是自然科學的基本定律。中國古代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戰國時期就有能量轉化的理論體系存在,但形式上與現代西方有很大的不同。中國傳統科學有“氣生形”的理論,用現代科學的語言來表述就是“能量生體積”。地球是一個開放的巨系統,無時無刻不在接受來自太陽的能量。按照中國古代“能量生體積”的法則,地球不會越來越熱,只會越來越大。隨著地球與太陽的關係年深日久,地球的整體結構會逐漸由緻密變得疏鬆。源源不斷的太陽能供給,最終會被地球以“體積能”的形式消耗掉。基於以上認識,尹國興於1998年發表文章,建立了地球膨脹動力演化系統模型,提出了基於能量轉化和守恆定律的地球膨脹新假說(《大自然探索》,1998年第三期,107-111頁)。

(二)歷史文化研究。受傳統文化的薰陶,長期關注傳統歷史文化領域的前沿問題,是北京“天地生人”學術講座的早期參與者,發表了多篇研究報告。

1、《老子》研究。自1992年起研究《老子》,對《老子》的作者、體例、成書年代等關鍵問題進行了深入系統的考察,並對《老子》進行了重新注釋和系統整理,完成《老子秘語》一書。

2、雷台漢墓研究。甘肅武威雷台漢墓是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的出土地。自2000年起,尹國興以極大的熱情和精力投入雷台漢墓的系統研究,富有成果。發表文章指出銅奔馬的實名為“鋒星”,雷台漢墓的墓主為中國道教祖師張道陵,使三十餘年的學術懸案得到初步解決。

3、道教及漢民族起源和演化研究。對道教及漢民族和漢文化有深入系統的研究,指出儒釋道三教是漢民族和漢文化的核心,漢民族起源於東漢末,其歷史尚不足兩千年,與“五千年”之說迥異。

4、古錢幣學研究。錢幣是古遺址和古墓葬重要的斷代依據。尹國興對於五銖錢富有創見。張道陵、張衡、張魯歷史上並稱“三張”,一百年前錢幣學界就有人提出了“三張”鑄錢的看法,但未找到文獻依據,未能得到錢幣學界的普遍認同。尹國興查閱文獻之後,在《魏書·釋老志》找到了寇謙之廢“三張偽法,租米錢稅”之事,是“三張”錢廢止不用的明確記載,證實了“三張”鑄錢確有其事,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考定了“三張”鑄錢的品種。“三張”鑄錢品種多樣,版別繁雜,使用地域廣,行用時間長達二百年,是中國歷史上很有影響的貨幣品種。考定“三張”錢,是中國古錢幣學研究中的一件大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