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吉普

尹吉普

尹吉普,西周大臣、詩人。兮氏,名甲,字伯吉普。尹為官名。伐獫狁有功,為卿士。乃《詩經》中極少數名字可考的作者之一。《大雅》中《崧高》、《烝民》二篇為其所作。《毛詩序》又雲其作《韓奕》、《江漢》,但無確據。生平事跡見《詩·小雅·六月》。

基本信息

尹吉普

尹吉普,西周大臣、詩人。兮氏,名甲,字伯吉普。尹為官名。伐獫狁有功,為卿士。乃《詩經》中極少數名字可考的作者之一。《大雅》中《崧高》、《烝民》二篇為其所作。《毛詩序》又雲其作《韓奕》、《江漢》,但無確據。生平事跡見《詩·小雅·六月》。

圖片圖片

房陵民間文化

自2004年以來,房陵民間文化體系挖掘和論證循序漸進、有條不紊,引發了房縣迄今以來影響面最大,最值得思考的和肯定的一次大文化事件。
2004年全縣投入民間文化遺產搶救保護工程工作的經費已達50萬元(包括縣、鄉調查經費,民間文藝調演經費)。
縣級抽調105名幹部深入20個鄉鎮303個村進行普查、蒐集,已蒐集民間歌謠12000首;整理出民歌曲牌20多個,民謠300多首,盤根歌20多萬字;收集民間故事8500篇、民間諺語15000條、民間音樂(曲譜含打擊樂)1500首、民間戲曲(包括皮影戲劇本)800齣、皮影箱2箱、古唱本100冊、手抄民歌本12000本、有關文物150件;整理民間故事1000多個,民間諺語800多條,民風民俗、民間文化活動資料照片1000多張,錄像資料15本,訪問座談民間藝人1.8萬人次。
全縣各鄉鎮抽調250人,組成60個專班,深入到303個村組進行普查、蒐集,已蒐集民歌13000首、故事8000篇,普查覆蓋面(總人口比例)占45%;各鄉鎮現初步摸底會唱民歌5萬人、會講民間故事6.5萬人、會說諺語8萬人、瑣吶手300人。
各鄉、鎮、村組織的民歌會、故事會(含紅、白喜事的民歌集會)2.5萬場次,參加人數150萬人次。各鄉鎮收集的民間文化活動資料中,已錄音磁帶120盤,已錄像30個帶子,已拍攝照片資料1.5萬張。
全縣總合計以上各項數據(包括縣、鄉鎮綜合數據)已蒐集民歌25000首、民間故事16500篇,能唱1000首民歌歌手250人、500首民歌歌手1250人、300首民歌歌手6000人。
這一組數字出現在房縣這片神奇的土地上。

房縣

房縣,位於鄂西北鄖陽地區東南部,介於大巴山和武當山之間。西周以前,房縣為彭部落方國。秦置房陵縣,距今2100餘年。房陵坐巴山,望秦嶺,於長江、漢江之間。自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這一帶國家分布密集,先後處在秦、巴、楚三國邊陲之地,三回夾縫之中,它一直是多邊緣文化的融匯地域。自秦迄宋代,有不少王公大臣貶居房縣,同時也帶來了京城燦爛的貴族、皇家文化。

尹吉普的歷程

周.春秋時期,公元前827-782年,周宣王封尹吉普為太師,尹吉普食邑於房,死後葬於房縣青峰山。
秦始皇九年(公元前238年)九月,長信侯嫪毐趁秦始皇剛剛親政起兵叛亂被處死,其眷屬和黨羽及門下食客、家僮等4000多戶被流放到房陵。
自此後,秦、漢、三國、隋、唐至宋,共有太子、王侯將相數十人被貶流放房陵。

房陵文化

通過考古發掘出的房縣兔子凹、羊鼻嶺和七里河文化遺址證明,房縣文化源遠流長。不但有舊石器時代文化遺蹟,更有新石器時代的江漢平原文化和中原地區文化。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為房縣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房縣曾有著名的“唐封古蹟”鐘鼓樓和匾額,有廬陵王居住的宮殿,尹吉甫的墓碑,黃孝祠等歷史遺蹟,和現存的寶唐寺、石佛寺、文廟等古蹟。
日前,我們依據現有的實物,古建築遺蹟、石雕碑刻、文物古籍、歷史記載、墓葬等可以提供線索和證據的史料證明一個年代久遠的、幾近被人們忘記的事物的存在和曾經產生、並正在對一個地區的人文風俗起到重要作用的一系列現象和人文。這挖掘和論證的過程本身就是文化。
眾多的史料記載為房陵文化的尋根求源,提供了原始的依據。而在房縣境內外廣泛流傳的民間傳說和民俗民風等民間文化又為我們研究和發掘房陵文化奠定了堅實的民間文化基礎。神農氏(又稱炎帝)是遠古時期農業和中草藥的最早研究發現者、實踐者。他對農業和中草藥的研究成果,促成了原始人類從以捕食動物為生逐步向食五穀為生轉化。據史書記載,神農氏主要活動在秦巴山脈的房縣神農架一帶,現在房縣仍在傳唱中草藥民歌和神農嘗草故事。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我國文學的光輝起點,它的出現以及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成就,是我國文學發達很早的標誌,在我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極高的地位。據有關學者和專家考證,形成這一代表中國文學藝術始祖的巨著,有著周朝太師尹吉甫的功勞,他既是作者之一,又是收集、整理編纂者,有些作品的內容涉及陝南、秦巴一帶的風貌。尹吉甫既是政治家、軍事家,又是文學家。在當時具有較高威望,他食邑房縣,葬於青峰,在房縣就自然形成了傳頌尹公,傳唱《詩經》的習慣。事過兩千多年之後的今天,民間仍有不少人在唱“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詩經》民歌。詩經文化對房縣的影響是中國宮廷文化與民間文化的最早結合,形成了獨特的房陵文化現象。
房縣民間的神農文化、西周詩經文化、流放文化、秦楚邊沿文化、漢水文化等多種文化通過民間的代代相傳,繁衍、進化、交匯成龐大獨特的房陵文化體系。在房縣境內外流傳甚廣的大量的民間歌曲、民間戲劇、民間故事、民間諺語、民間古籍,從山歌小調到《詩經》,從“三字經”到漢民族創世長篇《黑暗傳》,以及房縣眾多的故事王、民歌手,民樂藝人,剪紙、繪畫、皮影、紙紮的民間匠人構成了房陵民間文化的寶貴資產。
僅憑房縣的山歌和民間傳說,已經為我們進一步挖掘房陵民間文化提供了追根求源的廣闊歷史人文背景。那些民間長期流傳下來的對過去事跡的記敘和評價,有的以特定歷史事件為基礎,有的僅是當時生活的寫造和情感的宣洩,有些傳說傳唱雖經過了人們的幻想和加工,但在一定程度上,傳說卻反映了人民民眾的要求和願望。追溯下去,每一個傳說,每一首山歌的背後都可以挖掘出歷史典故、史料依據或是引人入勝的風情民俗。
追根求源的過程任重而道遠。從發現、發掘到論證、傳承,這個過程為我們所研究的事物具有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在房縣搶救性挖掘、整理、提煉、包裝民間文化這一重大課題的論證和研究過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提出這一課題研究所具有的前瞻性和重要性。更可以領略到此舉對於以文化人,構建和諧社會所具有的不可估量的社會功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