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尤金·法瑪(Eugene F. Fama),1939年2月14日出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是義大利裔移民的第三代。法瑪教授專長於現代投資組合理論與資產定價理論,因提出“有效市場假說”聞名,現任教於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簡歷
學習經歷
法馬早年求學於塔夫斯大學;1960年畢業於馬薩儲塞州Tufts大學,主修法文,獲得學士學位。
1960年-1963年,在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研究生院攻讀MBA,1963年開始攻讀博士學位,1964年獲得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為“股票市場價格走勢”。
1995年,比利時魯文大學授予法瑪榮譽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63年-1965年,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研究生院金融學助教;
1966年-1968年,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研究生院金融學副教授;
1968年-1993年,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研究生院金融學教授;
1975年-1976年,CATHOLIC大學訪問教授;
1982年-1995年,加利福尼亞大學ANDERSON研究生院訪問教授;
1982年-,市場及投資委員會研究董事、成員、基金顧問。
美國經濟協會、美國金融協會會員、《金融》雜誌副編輯(1971-1973,1977-1980)、《金融經濟學》雜誌顧問編輯(1974-)、《美國經濟評論》雜誌副編輯(1975-1977)、《美國貨幣經濟》雜誌副編輯(1984-1996)、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計量經濟學會會員、美國金融學會會員。
研究領域
法瑪教授的研究興趣十分廣泛,包括投資學理論與經驗分析、資本市場中的價格形成、公司財務、組織形式生存的經濟學。其主要的研究領域貫穿於經濟學、商務學和金融學。他不僅研究了金融證券的價格走勢以及由個人和企業決定的資產分配關係,還研究了資本市場的信息結構,公司與競爭,風險管理,通貨膨脹與經濟活動,不同通貨的價格以及貨幣與銀行業。學術成就
1970年,金融市場著名的“效率市場假說(EMH)”由法馬首次提出。1992年,法馬與肯尼思·弗倫奇共同提出“法馬-弗倫奇三因子模型”,對資本資產定價模型進行改進。模型基於對美國股市歷史回報率的實證研究,解釋了股票市場的平均回報率受哪些風險溢價因素影響。
論文著作
1970年代,法瑪教授所寫的兩部著作在金融學領域形成自己獨立的學科進程中發揮了持久的影響力。1972年與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同是芝加哥大學的默頓·米勒教授合著的《財務理論》以及1976年所著的《基礎財務學》成為理財學發展的里程碑。理論研究
1、“股票市場價格隨機遊走”,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研究生院論文選集系列
2、“現金平衡與簡單動力投資問題的對策”(withGray Eppen),商業雜誌,1968年1月
3、“風險、回報與一般均衡:一些澄清注釋”,金融雜誌,1968年3月
4、“風險與養老基金投資策略成就評估”,銀行管理協會刊物,1968年
5、“適當成本下的現金平衡與簡單動力投資組合問題”,國際經濟評論,1969年6月
6、“跨期消費-投資決策”,美國經濟評論,1970年3月
7、“有效資本市場:理論與實證研究回顧”,金融雜誌,1970年5月
8、風“險、回報與均衡”,政治經濟學雜誌,1971年1-2月
9、“信息與資本市場”,商業雜誌,1971年7月
10、“市場模型與二參數模型的注釋”,金融雜誌,1973年12月
11、“現金、有價證券與兌換交易”,美國經濟評論,1979年9月
12、“有效市場Ⅱ”,金融雜誌,1991年11月
13、“不同回報與資產貢獻”,金融分析雜誌,1992年5月
14、“市場效率,長期回報與行為金融學”,金融經濟雜誌,1998年9月
15、“多因素投資組合效率與多因素資產定價”,金融與定量分析雜誌,,1996年12月
實證研究
1、“股票市場價格走勢”,商業雜誌,1965年1月
2、“紐約股票交易的明天”,商業雜誌,1965年7月
3、“過慮原則與股票市場交易利潤”,(withMarshallBlume),商業雜誌,1966年1月
4、“新信息下對股票價格的調整”,國際經濟評論,(withL.Fisher,M.JensenandR.Roll),1969年2月
5、“風險、回報與均衡:實證檢驗”,(withJ.Macbeth),政治經濟學雜誌,1973年5-6月
6、“跨期二參數模型的證明”,(with J.Macbeth),金融經濟雜誌,1974年3月
7、“短期市場中的長期增長”,(with J.Macbeth),金融雜誌,1974年6月
8、“在通貨膨脹預期下的短期利率”,美國經濟評論,1975年6月
9、“通貨膨脹不確定性與國家債券的期望回報”,政治經濟學雜誌,1976年6月
10、“人力資本與資本市場均衡”,(withG.William Schwert),金融經濟雜誌,1977年1月
11、“資產回報與通貨膨脹”,(with G.William Schwert),商業雜誌,1979年11月
12、“通貨膨脹、利息與相對價格”,(with G.William Schwert),商業雜誌,1979年4月
13、“股票回購,真實業績,通貨膨脹與貨幣”,美國經濟評論,1981年9月
14、“期間結構的信息”,金融經濟雜誌,1984年12月
15、“預期與現金兌換率”,貨幣經濟雜誌,1984年11月
16、“股票價格永久與暫時組成部分”,(withKenneth R.French)政治經濟學雜誌,1988年4月
17、“股利收益與期望股票回報”,(with Kenneth R.French),金融經濟雜誌,1988年8月
18、“商業環境與股票、債券的期望回報”,(with Kenneth R.French),金融經濟雜誌,1989年11月。
19、“利率、通貨膨脹與真實回報的期間結構預期”,貨幣經濟雜誌,1990年1月
20、“股票回報,期望回報與真實業績”,金融雜誌,1990年9月
21、“期望的股票收益的交叉選擇”,(with Kenneth R.French),金融雜誌,1992年6月
22、“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與納斯達克股票風險與收益的區別”,(with Kenneth R.French,David G.Booth,andRex Sinquefield)金融分析雜誌,1993年1月2日
23、“股票與債券收益中的一般風險因素”,(with Kenneth R.French)金融經濟雜誌,1993年2月
24、“資產價格異常的多因素解釋”,(with Kenneth R.French)金融雜誌,1996年3月
25、“工業權益成本,金融經濟雜誌”,1997年2月
26、“價值與增長:國際證明”,(with Kenneth R.French),1999年12月
27、“特徵值、協方差與平均報酬”:1929-1997,金融雜誌,2000年2月
28、“權益風險報酬”,(with Kenneth R.French),金融雜誌,2002年4月
獲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2013年10月,尤金·法瑪與彼得·漢森(Peter Hansen)、羅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因為對資產價格的實證分析獲得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2013年諾貝爾獎獲獎名單
獎項 | 獲獎者 | 獲獎理由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詹姆斯·羅斯曼 |蘭迪·謝克曼 |托馬斯·祖德霍夫| | 他們的研究成果解答了細胞如何組織傳輸。 |
諾貝爾物理學獎 | 弗朗索瓦·恩格勒 | 彼得·希格斯 | 因希格斯玻色子的理論預言獲獎。 |
諾貝爾化學獎 | 馬丁·卡普拉斯 | 麥可·萊維特 | 亞利耶·瓦謝爾 | 給複雜化學體系設計了多尺度模型。 |
諾貝爾和平獎 |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 | “因其為消除化學武器而做出的廣泛努力”。 |
諾貝爾文學獎 | 愛麗絲·門羅 | “以其精緻的講故事方式著稱,清晰與心理現實主義是門羅的寫作特色。” |
諾貝爾經濟學獎 | 尤金·法馬 | 拉爾斯·皮特·漢森 | 羅伯特·席勒 | 對“資產價格的經驗主義分析”作出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