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君[美籍華人作家]

少君[美籍華人作家]
少君[美籍華人作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少君,著名美籍華人作家,海外新移民作家, 也是最早在中文網路上寫作的作家之一。曾以李遠、未名、馬奇、趙軍、程路、劍君等筆名活躍于海內外文壇。著有散文、雜文、小說、詩歌、紀實文學等多種體裁作品,出版了《鳳凰城閒話》、《未名湖》、《懷念母親》 、《人生自白》、《大陸人》、《奮鬥與平等》、《閱讀成都》等多部著作。其小說被評為是“一幅‘清明上河圖”般的浮雕面影(陳瑞琳),其散文被稱之為“一幅長天綠水、花光百里的風情畫卷”(黎陽)。

人物簡介

少君 少君

少君,1960年出生於北京一軍旅之家,18歲考入北京大學學習聲學物理,畢業後當過《經濟日報》記者,參加過中國政府一些重大經濟策劃與研究工作。上世紀八十年代赴美德州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學成後歷任美國兩所大學的研究員,併兼任中國廈門大學、華僑大學、南昌大學教授等職務,1998年被《世界華文文學》選為年度封面人物。2000年,四十歲盛年時,他宣告退休,專事遊歷寫作,退隱於美國鳳凰城南山下。

主要作品

出版著作

《現代啟示錄》——香港百姓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11月

《未名湖》——美國洛城作家出版社,1996年6月

《奮鬥與平等》——美國洛城作家出版社,1999年2月

《願上帝保佑》——美國洛城作家出版社,1999年2月

《大陸人生》——台灣世華作家出版社,1999年7月

《大陸留美學生檔案》——台灣世華作家出版社,1999年7月

《新移民》——台灣世茂出版社,2000年4月

《一隻腳在天堂》——中國南方日報出版社,2000年9月

《人生筆記》——美國鳳凰出版公司,2000年10月

《網路情感》——中國民眾出版社,2001年5月

《愛在他鄉的季節》——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6月

《大陸人》——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6月

《未名湖》——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6月

《少君文集》——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8月

《西域東城》——台灣星定石文化出版社,2001年10月

《少年偷渡犯》——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年12月

《人生自白》——中國江蘇文藝出版社,2003年8月

《漂泊的奧義》——中國戲劇出版社,2003年9月

《洛夫:詩-魔-禪》——中國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7月

《未名湖(中英文)》——中國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12月

《鳳凰城閒話》——中國江蘇文藝出版社,2005年1月

《閱讀成都》——中國成都時代出版社,2005年10月

《印象成都》——中國成都時代出版社,2006年3月

《懷念母親》——中國成都時代出版社,2006年6月

《美女與熊貓》——中國文匯出版社,2006年6月

《印象成都(中英文)》——中國成都時代出版社,2006年8月

《食色錦里(中英文)》——中國成都時代出版社,2006年8月

《成都映像(中英文)》——中國成都時代出版社,2006年8月

《台北素描》——中國成都時代出版社,2006年11月

《天府成都》——台灣蘭台出版社,2006年12月

《Chengdu: A City of Paradise》——美國阿瑟出版公司,2006年12月

《The Images of Chengdu》——美國西里布斯出版公司,2007年2月

《Chengdu》——中國五洲傳播出版社,2007年3月

《約會周莊》——中國成都時代出版社,2007年4月

《Chengdu,La Ville Paradisiaque》——美國阿瑟出版公司,2007年5月

《美女與熊貓》——台灣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6月

《人在旅途》——中國南海出版社,2010年10月

發表論文

1. 《第Ⅹ次浪潮——華文網路文學》、《華僑大學學報》,1999年4月

2. 《九十年代北美華文文壇一瞥》、《北美華文創作的歷史與現狀》,暨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10月

3. 《北美華文網路創作的回顧與展望》、《中外文化與文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4. 《大浪淘沙——評北美華文網路文學中的小說》、《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2年1月

5. 《潮起潮落——北美華文網路文學中的散文簡論》、《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2年1月

6. 《如歌的行板——北美華文網路文學中的詩歌評述》、《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2年1月

7. 《再論北美網路文學》、《新視野新開拓》,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8. 《漂泊的詩路》、台灣《創世紀》第135期,2003年6月

9. 《網路文學對傳統文學的衝擊極其前景》、《永恆的文化記憶》,海峽文藝出版社,2004年2月

10.《論洛夫詩的意象》、《多元文化語境中的華文文學》,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年9月

11.《當代美華文學概況》、《世界華文文學研究》,新星出版社,2005年12月

12.《從情感宣洩到突破成規》、《雙重經驗的跨域書寫》,上海三聯書店,2007年6月

13.《在城市間行走》、《第一屆世界華文旅遊文學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香港明報出版社,2008年3月

14.《網起網落:新移民與北美華文網路文學》、《華文文學》, 2009年5月

主編作品

《北美華文創作的歷史與現狀》——與顧聖皓合編,暨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海外新移民文學大系——北美經典五重奏》——五本:成都時代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淚血塵煙》(沈寧)

《吳川是個黃女孩》(嚴歌苓)

《橫看成嶺側成峰》(陳瑞琳)

《懷念母親》(少君)

《雁過藻溪》(張翎)

《海外新移民文學大系——文學社團叢書》——八本:成都時代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

《銜木的燕子——新移民作家筆會作品集》

《文心雋永——文心社作品集》

《矽谷浮生——美國華文文藝界協會作品集》

《旋轉的硬幣——加拿大中國筆會作品集》

《生活絮語——海外女作家協會作品集》

《楓姿綽約——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作品集》

《心淚無痕——火鳳凰文化協會作品集》

《心雨——林黛作品集》

作品錄入

《美國華文作家作品百人集》——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8年8月

《中外文化與文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網路新語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期望超越》——花城出版社,2000年11月

《你發育了嗎》——文匯出版社,2001年2月

《南強之光》——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

《網上文萃》——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新視野新開拓》——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送你一條中國結》——香港中國新聞出版社,2003年8月

《美國新生活方式-紫金城夜總會》——光明日報出版社,2003年9月

《美國新生活方式-市長的請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3年9月

《華章四海來》——中國文聯出版社,2003年11月

《永恆的文化記憶》——海峽文藝出版社,2004年2月

《多元文化語境中的華文文學》——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年9月

《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第二輯)》——新星出版社,2005年12月

《北美華文作家散文精選》——香港創意聯出版社,2006年3月

《北美華人移民紀實精選》——香港創意聯出版社,2006年3月

《雙重經驗的跨域書寫》——上海三聯書店2007年6月

《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理論與實踐》——中國文化出版社,2007年8月

《一代飛鴻——北美中國大陸新移民作家小說精選與點評》——中國文聯出版社,2008年10月

媒體刊載

《奮鬥與平等》等小說——《華夏文摘》,1991年4月,5月,6月……

《少君專欄》——《達拉斯新聞》,1996至2002連載五年,每周一篇

《少君隨筆》——《亞省時報》,1999至2010連載十一年,每周一篇

作品還大量發表於《世界日報》、《人民日報》、《聯合報》、《世界華文文學》、《台港文學選刊》、《中國青年》、《散文》、《亞洲華文作家》、《中外論壇》、《美華文學》、《美中導報》、《環球時報》、《中國日報》、《台灣日報》、《創世紀》、《葡萄園詩刊》、《萊茵通訊》等數十家報刊及數萬家中文網站。

獲獎情況

華文著述獎——1999年6月,台灣

新語絲優秀作品獎——1999年12月,美國

世界華文小說優秀獎——2000年6月,中國大陸

名著介紹

《人生自白》

自白豐富經歷,感悟多彩人生

人生自白 人生自白

《人生自白》共一百篇,少君從中精選了四十篇,授權江蘇文藝出版社獨家積集出版,滿足了廣大讀者的久久的期盼。這些小說勾勒出了十幾年來中國社會轉型期中的各種生活角色,準確生動地記錄下了這一時期內芸芸眾生的,榮辱得失,喜怒哀樂。少君以平靜和客觀的心態對待每一種生活角色的存在,他筆下的人物涉及我們生活的幾乎各個層面,有官員、學者、客居異鄉的老布爾什維克,也有在美國掌勺的留學生大廚、愛情至上的ABC、上海舞場裡的小姐、北京街頭的板兒爺、無可奈何的下崗工人,有色迷迷的導演、樂天知命的妓女、聒不知恥的記者、飛揚跋扈的倒爺,也有文物販子、歌廳老闆、安徽小保姆。多為所謂“邊緣人”和“弱勢群體”,傳達了人物既熟悉又陌生的內心世界,展示了豐富多彩的人生經歷。

《鳳凰城閒話》

攜帶歷史出遊 賦新移民心曲

鳳凰城閒話 鳳凰城閒話

凰城閒話》收入少君創作的散文24篇《鳳,每篇從七八千到一兩萬字不等,以自然之趣、人文之情、史政之理與心靈之智,構成了少君散文的獨特氣質,被評為具有“新移民心態”的美文。其中《德意志巡禮》、《網路哈佛》、《維也納交響曲》、《聚焦義大利--從米蘭到威尼斯》等盡顯世界文化歷史和少君足跡,而《台北素描》、《解讀重慶》、《雲之南》、《走近澳門》、《上海印象》、《周莊潔茹》、《山光水色武夷山》、《煙雨南京城》等則屬於回歸系列散文。

人物評論

評論專著

《邊際定位與跨越》—南京大學2002年博士論文,作者:郭媛媛

《閱讀少君》---中國民眾出版社, 2002年10月出版,作者:郭媛媛

《少君創作的人文追求與美學追求》—蘇州大學2004年碩士論文,作者:劉廣倩

《由“人生自白”解讀少君的創作》--吉林大學2006年碩士論文,作者:張春玲

《解讀少君》---吉林大學出版社, 2009年1月出版,作者:陳瑞琳等

《北美華文網路文學二十年研究(1988-2008)》,暨南大學2010年博士論文,作者:蒙星宇

《網路少君》---中國九州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作者:蒙星宇

評論文章

1. 《"網"上走來一少君》--《世界華文文學》1999年第5期,作者:陳瑞琳

2. 《橫看成嶺側成峰》--《世界華文文學》1999年第6期,作者:陳瑞琳

3. 《在大地和天空之間翱翔》—《美華文學》1999年第7期,作者:顧聖皓

4. 《網路作家少君》--《今日中國》1999年第10期,作者:顧聖皓

5. 《少君的創作與人生追求》--《華文文學》2000年第1期,作者:顧聖皓

6. 《現在的網》--《一隻腳在天堂》,南方日報出版社,2000年9月,作者:劉醒龍

7. 《追求"不朽"的少君》---《中外論壇》2001年第2期,作者:湯本

8. 《少君的詩》--《中外論壇》2001年3期,作者:洛夫

9. 《少君小說論》--《世紀中國》2001年第4期,作者:郭媛媛

10.《美國華文文學中的一枝奇葩-論美國華文作家少君的網路小說》--《同濟大學學報》2001年第5期,作者:施建偉、汪義生

11. 《人生是一場說不清道不明的夢》--《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6期,作者:施建偉、汪 義生

12. 《平面的邊際人生浮沉錄》--《達拉斯新聞》2001年10月5日,作者:郭媛媛

13. 《後現代的平面文化快餐》--《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2年第1期,作者:郭媛媛

14. 《去挖金礦的人們》--《北美行》2002年1月號,作者陳曉暉

15. 《人在網中:耕耘並收穫著》--《北美行》2002年5月號,王瑞華

16. 《超越自我的記錄》--《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6期,作者:施建偉汪義生

17. 《邊際定位與跨越》--南京大學2002年博士論文,作者:郭媛媛

18. 《網路文學的走向》--《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第6期,作者:王宗法

19. 《明智的選擇》--《閱讀少君》,民眾出版社,2002年10月,作者:公仲

20. 《論少君小說中的“悲憫情懷”》--《世紀中國》2002年9月號,作者:崔俐

21. 《試論少君的“人生自白”》--《中外論壇》2003年第1期,作者:李荔

22. 《少君訪談錄》--《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3年第1期,作者:江少川

23. 《解讀少君》--《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3年第3期,作者:陳瑞琳

24. 《一幅長天綠水、花光百里的風情畫卷》--《達拉斯新聞》2003年4月25日,作者:黎陽

25. 《吾以吾心鑒歸程-論少君散文》--《中外論壇》2003年第6期,作者:李寒露

26. 《初識少君》--《中華讀書報》2003年8月19日,作者:卞寧堅

27. 《論少君小說的語言特性》--《亞省時報》2003年11月20日,作者:鄭鴻賓

28. 《少君的宣洩文學》--《世界日報(世界周刊)》2003年12月14日,作者:曾慧燕

29. 《異鄉浮世,繪破碎“大陸人”-析少君小說》--《華文文學》2004年第1期,作者:楊娟

30. 《論少君》--《亞省時報》2004年2月5日,作者:言音

31. 《少君創作的人文追求與美學追求》--《美華文學》2004年夏季號,作者:劉廣倩

32. 《人生如詩》--《閱讀》2004年第6期,作者:林黛

33. 《少君:網路文學的先驅者》--《中國文化報》2004年10月24日,作者:續鴻明

34. 《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每日新報》2004年12月16日,作者:王小柔

35. 《鳳凰城閒話:帶著歷史出遊》--《福州晚報》2004年12月17日,作者:雷蕾

36. 《悅讀注目:鳳凰城閒話》--《新聞晨報》2004年12月19日,作者:張樹偉

37. 《論“人間天堂--溫哥華”》--《世華散文評析》2005年,作者:魯雪莉

38. 《讀“生命中的最後一天”》有感--《青年文摘》2005年原創版,作者:老薑

40. 《“俠客”少君》--《廣州日報》2005年1月23日,作者:雷淑容

41. 《何不瀟灑走一回》--《山丹丹花開紅艷艷》,華藝出版社,2005年1月,作者:湯大立

42. 《以博大的情懷關注工農—少君作品》--《世界華文文學》2005年第4期,作者:敦玉林

43. 《用“心”在行走》--《文藝報》2005年10月08日,作者:陳瑞琳

44. 《對話成都》--《成都日報》 2005年10月24日,作者:瞿文杰

45. 《遊走在冰與火的邊界-談少君“人生自白”》--《新書推薦》2005年12月,作者:喬真

46. 《評“鳳凰城閒話”》--《揚子晚報》2005年12月27日,作者:賽非

47. 《論少君“自白體”小說的文體特徵》--《知識份子》2006年第2期,作者:周東旭

48. 《追求一種大胸懷》--《知識份子》2006年第4期,作者:周明

49. 《當代“隱者”》--《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年5月26日,作者:白舒榮

50. 《網路作家少君》--《紹興日報》2006年7月4日,作者:周國勇

51. 《少君:不能說漢語太鬱悶了》--《文學報》2006年8月3日,作者:丁麗潔

52. 《在城市間行走》--《新浪讀書》2006年8月21日,作者:天涯明月

53. 《PK“閱讀成都”》--《科州華報》2006年9月20日,作者:吳銘

54. 《由《人生自白》解讀少君的創作》--吉林大學2006年碩士論文,作者:張春玲

55. 《少君的留學生小說》--《從東方到西方-20世紀中國大陸留學生小說研究》,2006年11月,中國文聯出版社,作者:李東芳

56. 《論北美作家少君的“人生自白”》--《科州華報》2006年12月23日,作者:吳秋蘭

57. 《百變作家─訪少君》--《世界日報》2006年12月24日,作者:田新彬

58. 《閱讀少君》--《新浪讀書》2007年2月,作者:安祺

59. 《北美新移民文學的歷史新高度》--《文藝報》2007年2月16日,作者:陳公仲

60. 《游移的身體和斑駁的魂靈-論少君的“人生自白”》--《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7年第3期,作者:向憶秋

61. 《輕鬆的“樂游”與沉重的“苦旅”》--《紅杉林》2007年秋季號,作者:羅四鴒

62. 《少君的書:浪子的心靈望鄉》--《東方今報》2008年5月14日,作者:劉輝

63. 《少君的“人生自白”》--《當代文壇》2008年第2期,作者:向憶秋

64. 《城與人—美華作家少君“城市散文系列”論》--《常州工學院學報》2008年第Z1期,作者: 郭媛媛

65. 《論少君的創作觀念和他的網路文學》--暨南大學2008年碩士論文,作者:胡素珍

66. 《行走如歌--少君散文評論》--《美華文學》,2009年第3期,作者:蒙星宇

67. 《書寫“隱藏”在城市中的世界—解讀少君的旅行散文》--《作家》2009年6期,作者:白楊

68. 《精英姿態的大眾寫作》--《海南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第6期,作者:蒙星宇

同行評價

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副會長 劉登翰 教授評價:

曾經在網上以《人生自白》百篇小說揚名華文文壇的新移民作家少君,以他對各色人等的敏銳觀察和繪聲繪影的娓娓敘述見長,事雖細小卻常蘊寄大義。以此優勢進入散文,加上少君無論對於故國還是對於世界無所不能涉足的開闊視野,便構成了少君大散文的基本態勢……從小說到散文,如少君充滿奇遇的戲劇人生,從一個高潮走向另一個高潮。

中國小說學會副會長 陳公仲 教授評價:

閱讀少君,從學術的角度,還是一個難度頗大的科研課題。因為少君完全不同於以往我們筆下的海外華文作家,他那質樸、熱情、大度、爽朗、坦蕩的外表背後,卻蘊藏者一口深不可測的生命之泉……對少君的閱讀研究,沒有淵博的知識,聰慧的才智和深厚寬范的文學功底,是難以入其門徑的。少君的作品,看似平實、淺顯、簡潔、明快,可所展示的社會生活畫面,極其廣闊浩瀚,已經超越了地域的、國家的、種族的界限。

美國克萊蒙研究院亞洲中心主任湯本評價:

追求“不朽”的少君

寫少君的這點文字不敢侈談評論,在美國寫文學評論,也很奢侈,不能像文學院的專家,反覆琢磨推敲,字字斟酌。這只是感想式的隨筆。面對少君的作品,三言兩語是不夠的。但筆者力圖以自己與他相交十多載,對他的人品和文品,作一個大略的個人化的介紹,這篇小文,不是全貌,不是總結,只能說是思考少君、描述少君、評論少君的開始。

一、保持正直(Integrity)和坦誠(Honesty)

第一次見少君,是在十多年前的洛杉磯,當時我只知道他的本名,錢建軍。當時還在讀書的錢建軍也就是現在的少君攜著他的美麗女友剛從聖塔芭芭拉“美人魚”海濱酒店渡假結束,途徑洛杉磯。

在當時,大多數的大陸留學生還在忙打工、忙學位、忙實習、忙找工作,哪有閒情逸緻,哪有這個經濟條件,在海濱住酒店?我有一點驚訝,少君卻說∶“那個酒店風景很好,房價雖貴,但值得。”

少君很瀟灑,有錢就花。也許,一個人,復甦了生命所有感覺的人生開頭就是瀟灑的,那么,他的人生過程也一定會充滿瀟灑的風格。現在回想起來,他也許是就是想和女友有一個浪漫的海濱假期。浪漫在海邊,浪漫在心裡,浪漫在回憶中,很難得很難得,一生難忘。錢算什?。他對他的女友,坦誠而又真摯。

少君很坦誠,很真摯,不僅對女朋友,也對男朋友。1998年,《湯本論壇》草創之初,經媒體報導,少君獲悉我們建立了論壇,他是最早寫來E-Mail表示祝賀的幾個朋友之一,“我讀了你寫在論壇上的所有的文字”,他對論壇的方向和風格很欣賞。很快他傳來了他的很多作品,並且將他的一本作品集在美國印刷媒體的著作權贈送給論壇,表示實際的支持。他的作品集開始在美國一家華文大報上連載,後因編輯工作變動以及其他原因中斷。但論壇獲得最早的實際贊助,就是來自少君贈送的著作權所帶來的稿酬。雪中送炭,不在多少,而在情深義重,在知音難得。在這個世界上,“偏見多,荒謬誰能擋?”在這個世界上,“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正直和坦誠是一個出色的作家的基本要素。坦誠真摯的少君很正直,對人間的暴力充滿憤慨,對人間的無知和自私造成的狂妄嗤之以鼻,對人間的虛偽、詐欺、浮誇、自我吹噓的行為很不以為然。雖然,他已不會像熱血少年那樣深惡痛絕,激動沸騰,但他並不願作出一個超然成仙的模樣,似乎世事與他無關,似乎人間的醜惡與他無關。他會與知心朋友談到他所看見的人間的黑暗、無恥、卑鄙,小人行徑,但他不會談得很沈重,像是明天天就要塌下來的樣子。他只是很平淡地來述說。平淡中,充滿對世事的怪誕荒唐的深刻理解。他不會去譴責個人,他的結語常常是“每個人的活法不一樣。”

然而,人生總是會遭遇自以為是、動輒橫加指責別人而不思己過的人,寬容包涵常常招致無端的攻擊,誠懇援助時時會帶來小人得志後的輕狂,少君不會策馬狂奔,舉矛刺向對手,他會悄悄走開,漸行漸遠,讓人家看不見他。您去得意吧,哥們兒。請走好,朋友。但如果此人是他的兄弟或者摯友,少君一定會和他徹夜懇談,讓他省悟自己,因為只有接近真理,追求真理,只有正直和坦誠,才能帶來人生真正的成功。每當講完一則近似黑色幽默的真實故事,少君的最後一句話總是∶“我有我的活法”。

住在與大峽谷只有三個鐘頭車程的鳳凰城的少君,他的活法,是否也有大峽谷的峻峭、深邃而渺遠?而大峽谷是動人心肺,憾人魂魄的。

二、用心看透人生

每次我和少君通話時,我總是想像著,總是真切地感覺到,從南加州到亞利桑那州,連著我們兩個人的電話機的一條電話線,在深邃無比的大峽谷的上空一時飄飄悠悠,一時沈墜難持,蘸滿人間藐小的淺薄和千古時空的沈重。

少君入世很早,出道很早。他的朋友中,在他青年早期當記者、青年時期作研究員的時候的很多摯友中,有的成了名校校長,有的成了省長,部長級的人物,也有的成了億萬富翁。像他們一樣,少君在國內的人生原本可以有很多“色彩斑斕”的展開,仕途、商途、當市長、當院長、當董事長之途,都可以有很大的前景,都可以有很大的“錢”途。但他都繞開了,選擇了現在他所喜歡的生活。

少君經多識廣,廣交各路豪傑,紳士淑女,各方朋友也很願意交吉他。他在美國、在歐洲的朋友很多,在大陸、在台灣的朋友也很多。他飲酒聊天時,且是名人多於非名人;他喝茶談心時,用台灣人的話,女生多過男生。

少君很瀟灑,很大度,但他也有劍拔弩張的時候,這常常是在他的寫作中。我讀他的作品,常常感到他的鋒利和尖刻,這種鋒利和尖刻,不僅是可以對付人生中常常可以遇到心懷惡意的人,也是對那些婉勸和溫馨談話所無效的朦朦懂懂之人。

用心看透人生的人,比用眼睛看不透人生的人,更能穿透人生。正如作家劉醒龍先生所說,在少君的文字背後,“他像懷揣老式左輪手槍的職業殺手,衣冠楚楚地站在盛典和盛宴之中,等待出手的時機。”少君的這老式手槍,時時在對著我們這個時代的各種人物形象,瞄準,射擊。

用心看透人生的人,比用眼睛看不透人生的人,更能珍惜人生。生活中,少君用心珍惜自己的在少女時代就崇愛他的妻子。少君用心來珍惜自己的兒女。少君有沒有再用第三顆心去珍愛他的新的女友?我沒有問過,如果他還有一個貌和魂都一樣靈秀的女朋友,我會不感到奇怪。

如果他真有的話,我想他一樣地會用真心來愛。因為他有這樣凝聚的能量,因為他有這樣深的心。

人是有質量的差異的。我曾經翻譯過一篇有關比爾*蓋茲的文章,其中,一句話印象深刻:“比爾*蓋茲具有極其高度緊密的人的質量和智慧”。

一天晚上,懸在大峽谷上空的“屬於我們倆的電話專線”又在晃蕩,也有很緊密的“人的質量和智慧”的少君,正在閒散地看美國球賽。於是生命的歡動,以及生命的歡動的形態和聲響,通過我們談話的電話線,散落在大峽谷的深處。

三、用筆超越人生

少君用他的筆寫人生,寫下了很多人生自白。

《性革命》描述新來美國的年輕人的性革命,變成了謀取個人利益的性交換的代價。《美麗的研究》用極其正經的語言,來刻劃“極不正經”的一個專門吊女孩“膀子”的“老王”如何用系統論、心理學、群體心態、層次分析以及競爭心理,來對漂亮女孩們大肆“攻城掠池”的成功進攻和占有。《鐵達尼號迷》寫一個台灣工程師對《鐵達尼號迷》的著迷和深度研究。《大廚》寫北京哥們如何在美國的底層逆境中奮鬥。《洋混子》一個以幫助青年女子“出國”而玩弄女性的洋混子,最後被驅逐出境。《布爾什維克》是一個用當代革命者的眼光曲解看美國的老人,講了半天批判美國的話,少君卻用“我”的一句問話,“為什麼你讓自己的兒子移民來美”的事實反問他,使得他的長篇談話變得虛偽荒唐。《板兒爺》寫當代北京城的蹬板車載客的“駱駝祥子”。《ABC》、《嫖客》、《洋插隊》、《歌廳老闆》以及發財而神秘的《經濟學家》等等都是很有趣的、很詼諧、也很沉重的篇章。

人生事實、文學現象的排列本身就是一種壯觀。透視它,用自己的方式和語言描述它,用超越人生的觀念聚焦它,是少君的本事。他的散文,很有情致,知識性很強,顯示現代的風土人情。

少君的研究和愛好橫跨經濟學、政治學、心理學、歷史學、地理、人文、社會。這處處顯示在他的創作中。他是一個非文學科班出身的人,但他對語言的和寫作技巧的把握,竟如此專業。他喜歡接觸各類人,他的筆下,涵蓋社會各類型人物。世態百象,繁雜人生,呼之欲出。

他在美國讀書研究的學術修養,他在美國馳騁商場的歷練,他在美國生活的精神醒悟和生活體驗,無不融入了他的作品,他不是旁觀者,他不是初來者,他不是淺償輒止者,他不是捕光掠影者。他知道創造性生活的不易和艱辛,他知道學院式生活的寶貴以及局限,沒有一個傳統的“謀生”位置合適他,沒有一個傳統的或者現代的領導能夠領導他的“探索之路”。

少君主動退出所謂“學術研究”領域,主動退出自己經營很成功的所謂“商業世界”,主動婉拒一些海峽兩岸學官、政官的機會,從可以成為令很多人羨慕的“強人”的位置,主動退出,來到“作家”這個現今被看成是弱者的行當。

少君作為一個作家,是個強者,已展現了超越傳統強者和現代強者的態勢和氣度。他是他自己人生的領導者。他自己指引自己。他自己讀自己,他自己讀世界。他自己觸摸著這個世界的重要的奧秘,觸摸這個世界跨著太平洋的美中兩個社會生活、人的生活的“世界”,這個“世界”,已是今天、也是未來全球最重要的部分。他發現了他擁有的一大片處女地,他在這片廣闊領域縱橫馳騁。

很多人想走自己的路,但是常常中途夭折,無奈痛苦地回到社會生活的常軌中去。少君走自己的路,成功了,靠的是他的勤奮,靠的是他的靈慧。

這個“世界”開始承認他的“研究這個世界重要部分”的體驗方式,表達方式。北美及海峽兩岸都出版了他的多部著作,大學及學術機構也開始了“少君研究”。最近少君還和台灣的鄉土作家黃春明一起獲得了“世界華文小說獎”及“華文著述獎”。他的得獎不是偶然的,是很多個寫作歲月的積累。只有我們這一代人才能評價我們這一代人自己。

他優雅自如地寫作,沒有謀生思財之慮,而是富裕有產階級的“閒適”下的勤奮創造,沒有魯迅筆下“乾柴多少錢一斤,白菜多少錢一斤”的窮酸文人的潦倒艱辛,寫作是他沒有後顧之憂的全力以赴,這樣的創作,才會大氣,這樣的創作,才會才華橫溢。少君在用他的筆超越人生。

也許,少君和我,也常常在想這個問題,我們會不會失落?當看到我們的朋友和熟人,紛紛成了美國五百強的亞太或者中國主管,或者新興大企業的董事長,他們的財富和時間的價值,與他們的過去相比,幾十倍的、幾百倍、幾千倍的增加,現在的和以後的我們會不會有失落感?

我想我們不會有失落感。人生的價值需要用經濟作實力支撐,但是人生的價值絕非是用金錢才能衡量的。

突然想到一個我自己難忘的經歷,1980年,我途經北京,去看望一個在那裡讀大學的曾經是我的學生的女孩子,一個很靈秀的女孩。我鍾愛著她,但卻從沒有說出來。我絞盡大男生的腦汁,才把話題從師生般的

對話轉移到朋友對話的題目,引出了她們同寢室的女生們給同班男生相貌和氣質打分的小故事,我用一個比我英俊的男生作比,故意貶低著我自己,期待著她的回應,她輕輕地說了一句,“他的眼睛裡面沒有東西”。我聽了以後,受寵若驚,一天很興奮,竟徹夜難眠。後來,這個女孩子成了我的妻子。當我死之前,我的奢望之一,就是希望那個我摯愛也摯愛我的女孩,仍然看到我那時的昏暗的老眼,還有東西在閃亮。

不知少君是否與我有同感?傑出作家的筆是一支矛,專門用來和自己的死神格鬥。傑出作家寫下一個時代生活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他死了,但他的文字永活在世間。

少君有很強烈的入世和出世的觀念,他的價值觀是超越這個俗的金錢世界的,他對時空的感受就有雙重性,他有抓緊人生不放,仿佛隨時在和催命鬼搏並取勝的絕對意志,但又有隨時將他的時空,將他的生命遺棄在空曠得令人毛骨悚然的大峽谷之中的超脫意識。能同時擁有這兩種極其對立意志和意識的人,真的不多。

“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那么,七十六年過去,彈指兩揮間?我們都會死的,希望我們自己創造的東西,多多少少,能夠繼續活下來。在萬年沈靜的歷史大峽谷中,留下迴響,哪怕是輕微的迴響,都很難很難。但,真正人的使命,不正是承繼先人的吶喊,發出自己的吶喊,讓下一輩人聽到,讓吶喊活下來……讓吶喊活下來……讓吶喊活下來……讓吶喊活下來……

人在突破自身的極限時,享受著生命美的快感,享受著生命年輕的快感。少君會不老,他在追求另一類人生的“不朽”。

北美著名評論家陳瑞琳評價:

“網”上走來一“少君”

第一次認識“少君”這個名子是在網路上看到他寫的"自白小說"《半仙兒》,那出手不凡的思維空間,以及那行雲流水般舒暢的文字立刻讓我為之喝彩。而當我見到這位"網壇"(網路文壇)上鼎鼎有名的才子作家時,已是在讀了他大量的作品之後,這讓我在思考他的創作人格時有了一個豐富的參照。

未見少君時,以為他是年輕一代"新潮作家"的風貌∶《半仙兒》里所表現出的揮灑幽默和現代調侃,還有小說里流露出的公子哥式的憐香惜玉。然而,當我真正走近這個"智慧型"的多產作家時,強烈的感覺告訴我∶少君是一個人格建構非常成熟的作家。在他身上,正可以看到我們這個時代變遷的風雲,而且是博採中西芳華,融現代科技資訊於一體,同時他的筆又是飽蘸著生活的源流!這,才是少君的創作之所以如此具有張力且一發而不可收的根本所在。

少君,本名錢建軍,生在軍旅之家,可以想像一路沐浴時代陽光。然而,難能可貴的是,看盡了京華煙雲的他,身上竟全無皇城宦海驕躁的烙印,一副誠懇而質樸的表情里,蘊含著他對人生紅塵深沉的感悟和思索,對人間悲歡、人性善惡的充分關懷。在我的感覺里,當一個人將超人的機智與透徹的平實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其人格魅力就會展現。而這,正是少君給我們的第一印像。

很難想像,少君曾就讀北京大學聲學物理專業。令人驚嘆的是他當年竟能夠一邊學習物理,一邊創作浪漫的情詩。物理的抽像訓練使他的思維走向縝密並時刻與科技前沿接軌,而詩情的洋溢正是他抒情本性不可扼制的自然流露。這一理性與感性奇妙的相輔相成,正好造就了少君把握生活的獨特尺度和表現文字上的情感節制。這,是少君創作個性上的一大特徵。

很多讀者從《人生自白》的洋洋五十餘萬字中,驚嘆少君曾經歷過的豐富人生。不錯,他坐過監牢,當過學生、工人、工程師、記者、研究員、教授,直到IT公司的經理、總裁,可以說經歷了我們這個時代最廣闊的人生。然而,他的人生對於創作的更重要的一步是從東方到西方!這種跨越時空的感受,才使得他在觀照大千世界百態人生的時候能夠從臨空俯瞰,從而在創作上超越了傳統小說家的地域性局限。

少君的研究者認為,少君的創作動力來自於他多年來從事經濟領域的研究與實踐,從而關注人生的文學表現。其實不然,少君之所以下筆萬言、文思奔涌,真正的源動力是他內心深處一直渴求著一種靈魂的宣洩,從而舒弛經濟運作帶給他的精神羈絆。他,並不願成為一個純粹的學者、企業家,他要在文化的意義上塑造自己的人格。用他自己的話說:“我不能不寫作,寫作使我在與金錢遊戲的壓抑中得到釋放,寫作也使我在異域的漂泊中感受到生命的價值所在。”

在我看來,少君從事創作的另一個客觀動力,是他具有著強烈的“新移民文學”使命感。本世紀末,大批中華學子移民海外,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景觀,如何表現這從東方到西方的特殊一代,毫無疑問是我們當代文壇最新鮮的主題。尤其是親歷這一命運轉變、掙扎在文化旋渦中的新移民,最應該承擔起文學表現的使命,為歷史留下這一代的面影,為後來者劃下路標。而這一沉重的文壇使命,又怎能期望在海外成長的下一代身上?他們是無法感受到開拓者們的苦樂與悲歡的!

與當代的其他作家不同,少君雖然承擔起描述新移民生活的文學使命,但他卻不是首先從油墨紙香中呼應讀者,而是從連線千千萬萬台電腦螢幕的網路上向我們一步步走來。少君對此戲稱為"不喜歡投稿,網上寫作天馬行空,而且百發百中,沒有被退稿的挫折感。“信息爆炸的網路時代,成全了少君的創作激情,反過來說,也是少君所掌握的科技資訊手段,促使他抓住了這一特殊的時代,伴隨著網路文學的應運而生,少君一躍而登上了海外文學的“網壇”。

任何人也無法否認,傳統的“文學”觀念正在發生巨大的演變,猶如法國當代電影的無音樂寫實主義的表現手段,當代文學的魅力愈來愈源自於寫實技巧的純樸和原始本質的生活表現。少君正是感受到了這一審美理想的轉換,他找到了一種介於小說與報告文學、虛構與寫實相結合的創作文體。由此,他避開了小說的雕琢,也克服了人物訪問的局限,他成功地運用了自己把握生活的機智和文字修練上的簡潔,找到了自己獨特的寫作優勢。同時,他也找到了這個時代特定的千萬讀者。

少君的文學創作用他自己的話說是緣於“以文泄氣”,這所謂的“氣”就是他轉戰東西方疆場,胸中蘊積的不吐不快的種種感嘆和那種征服者的豪氣。換言之,這必“泄”之“氣”正是他創作的衝動源泉。九十年代,是少君文采勃發的年代,出版詩集《未名湖》、小說集《大陸人生》、《願上帝保佑》、《留美檔案》等書,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則是他從一九九七年一月到一九九九年二月在美國報紙《達拉斯新聞》上連載的一百篇《人生自白》系列小說,這一百篇創作文字後又陸續在網上《新語絲》、《世界日報》等北美報刊,以及《人民日報》、《世界華文文學》等兩岸媒體上與讀者見面,影響甚巨,少君文名由此大盛。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把《人生自白》系列看作是少君九十年代的代表作品。

縱觀《人生自白》這一百系列,每篇一個人物一個故事,獨立成章,但合在一起,卻是活生生的一個當代生活的“百鳥林”,真是“林子大了,什麼樣的鳥兒都有”!“鳥兒”雖然千奇百樣,但在少君的筆下則是有著鮮明的“入林標準”。 《人生自白》中的人物令人難忘的,首先是一類在美國奮鬥的新移民形象。代表作品有《奮鬥與平等》、《新移民》、《大廚》、《經濟學家》、《破車》、《歌星》、《下崗》、《留學生》、《我兄弟》、《我先生》、《圖蘭朵》等。無論是俯瞰大峽谷豪情滿懷的征服者,還是蒼涼悲憤的“下崗人”,無論是在股票市場上大顯身手的“經濟學家”,還是“出師未捷身先死”的英年畫家“我先生”,少君所要表現的並不是個人在海外的傳奇故事,而是這一代新移民在海外艱苦尋求人的尊嚴的血肉體驗。他要揭示的是在財富追求的背後正是隱藏著人性深處對自身人格尊嚴的精神渴望,如《洋插隊》中的赴澳女知青,《代價》中的留日少婦。少君最關注的是人性的失落,並由此而發出對嚴酷現實的深刻感嘆。

《人生自白》系列中另一類精彩的人物故事,是那些表現和探索愛情、婚姻主題的作品,這裡充分體現出少君把握情感世界的獨到功力。其代表作有《半仙兒》、《情人》、《初戀》、《婚變》、《愛是什麼》、《晚戀》、《漂亮與愛》、《同床異夢》、《離婚者說》、《我想對他說》等。這些作品中的人物,無論是陷入愛情苦旅深情而無奈的"ABC",還是執著在對亡去戀人深深懷念的痴情者,無論是對婚姻陷阱的無奈還是婚變情侶的反目,在少君的筆下總是充滿著對"真愛"的嘔歌,對現實與毀滅愛情的冷靜解剖。作者從不在人物的命運中加進主觀的判斷,而是讓讀者從中解析出人性最複雜的演變,以及人性最深層的弱點。《半仙兒》這篇洋洋灑灑的萬言故事,少君用他那調侃不恭又虛虛實實的筆調,寫透了人類在情感盲區的千姿百態,作者借主人公“半仙兒”的真真假假,呼喚著情困險灘的眾生努力走出情感“誤區”。

《人生自白》系列中的第三類人物,也是類型最豐富的人物畫廊,可以說是少君筆下所表現的當代中國的"百鳥圖"。其中的各色人物包括:《演員》、《導演》、《歌廳老闆》、《校長》、《女教師》、《搖滾歌手》、《康哥》、《板爺兒》、《送煤工》、《記者》、《律師》、《安徽姑娘》、《保姆》、《陪老女》、《按摩女》、《舞女》、《模特兒》、《女秘書》、《鬼市》、《半個上海人》、《八旗子弟》、《古董導爺》、《倒房者》、《導遊》、《店員》、《店主》、《囚徒》....等等,可謂是三教九流,無所不包。在中國當代文壇上,很少有作家能夠象少君這樣,把筆觸全面地伸向了轉型期的中國社會的各個層面,毫不留情地展示出這個時代在瘋狂旋轉的同時,所裹夾著的種種道德迷失和倫喪,諸如“演員”與“導演”間的性交易,“康哥”挖社會主義牆腳時的膽大妄,“記者”的仗職欺人,還有被蹂躪無助的"保姆"以及人的靈魂在金錢面前的扭曲等等。這些特定的百態人生,深刻地揭示了當一個民族由窮向富轉變過程中泥沙俱下、不擇手段的畸型精神軌跡。作者一方面表現出對邪惡力量猖獗的強烈憤慨,另一方面呼喚我們的社會在經濟驅動的同時,要急迫地關注民族道德力量的提升,從而真正建立起一個以正義文明為主導的新的社會風貌。

當我們巨觀地縱覽過少君的這些《人生自白》中五光十色的作品時,會覺得那其中蘊含著的飽滿的生活積澱和生命激情,實在讓人驚嘆不已。他的這些作品之所以在海內外引起強烈的反響,各家報刊紛紛轉載,令讀者歡迎的第一要素,就是作者通過這些假設的人物,把生活的原型血淋淋地剖析給我們看,其敘述語言的真實性及深刻性無不憾動人心。此外,《人生自白》的魅力還在於少君所特有的口語化的個性語言風格,這不僅拉近了文學與讀者的距離,而且使人物的風貌立刻鮮活地突現出來。使其筆下,有的人物可愛,有的人物可憐,有的人物可憎,有的人物可敬。少君用他那理性而明快率真的文字,將人生舞台上的複雜故事,縮寫在一幕慕的方尺之中,絕不絮叨,絕無拖泥,該停的時候嘎然而止,每篇的尾斷都帶給讀者一片無盡的想像的天空........

當我們面對一個作家肯定其在文學史上的價值時,首先要判定的是這位作家為當今的文壇做出了怎樣的獨特貢獻,也就是說,他究竟為我們的讀者提供了哪些新鮮的創造。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海外華文文學的本身就是對當代中國的文學史是一個極大的豐富。中國文學發展幾千年來,直到二十世紀的最後這二十年里,才真正形成了一個世界性的華文文學的強大陣容,而且是藉助於當代通訊的科技手段與本土文學的息息相應。在海外這個特殊的文壇上,北美地區的"新移民文學"尤其是令人矚目的焦點,而少君的創作則是這焦點中一個令人眩目的光源。

少君的文學貢獻並不在於他提供了怎樣的宏篇巨著,也不在於他創造了怎樣複雜的人物典型,而是在他的筆下描繪了一特定時代的最豐富最廣闊的社會圖畫,他所關懷並行之筆下的芸芸眾生,為我們的時代留下了一幅“清明上河圖”般的浮雕面影。

少君的另一個獨特的貢獻是他在社會巨變的時代面對人性本質的探討。他從不迴避人性的陰暗,更能直面人性的弱點,他敢於把人性在烈火中的考驗和扭曲表現得淋漓透徹。這歸功於他多年來對社會對人生的準確把握,尤其是他能夠把作者自己超越在作品之外,以俯瞰眾生的客觀理性,使得他筆下的人物獲得了高度的現實主義的真實性。

當然,當一個新的文學時代在創造一批新型作家的時候,我們不能夠也無法要求他們在藝術上立即呈現出完美與成熟,而傳統的經典主義式的“傳世之作”的標準也將為新的文學審美觀所改變。我們要肯定的是與時代同呼息共命運的作家,我們所要呼喚的是震撼性的無愧於這個驚心動魄時代的大家風範作品的出現,而這正是少君這一代新移民作家們天降大任的神聖的文學使命。

著名新生代女作家黎陽評價:

一幅長天綠水、花光百里的風情畫卷

--別是一家的少君散文

說實話,同少君的《人生自白》等小說相比,我還是喜歡他的散文 。那字裡行間流溢著的情思,跳躍著的情懷,坦露出的真率;那瀟灑行文中閃爍著的靈動,充盈著的飄逸,湧現出的熱情總是令我怦然心動,情難自已;總是讓我心馳神往,不知所止。恢宏的氣勢、博大的胸懷、開闊的境界、厚重的積澱、多變的思緒、細膩的情感、精緻的結構、優美的語言,使得少君的散文既不同於行走文學、文化散文,又有別於隨思雜感、筆記小品。它兼而有之,又超脫不群;它在其中,又出其上,形成了自身獨特的風格,自成一派,別是一家。如果說少君的小說是“一幅‘清明上河圖’般的浮雕面影”(陳瑞琳語),那么少君的散文則是一幅長天綠水、花光百里的風情畫卷。

少君的經歷和閱歷比常人都要豐富得多、複雜得多。他走遍了千山萬水、萬水千山,他的足跡所至橫跨歐亞大陸,縱橫五湖四海。全球的幾大洲、幾大洋上也許都有他的身影。他可以禮拜五下午在達拉斯打一場高爾夫球,而禮拜六早晨則坐在法國巴黎的大街上喝一杯維也納咖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閉門造車非章法”、“作詩需得江山之助”,這些古語至言再一次在少君身上得到了應證,無一不在他的散文中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出來,構成了少君散文特有的恢宏氣勢、博大胸懷與開闊境界,為常人所難以企及。《德意志巡禮》、《再見!達拉斯》、《人間天堂--溫哥華》、《聚焦義大利--從米蘭到威尼斯》、《維也納交響曲》、《網路哈佛》、《走近澳門》、《上海三六九》、《周莊潔茹》等,單從這些題目就可以知道少君遊歷的地方之多,涉及的地域面之廣。每讀少君的這些遊記散文,在羨慕之餘,不時還會有一絲“嫉妒”:如果我現在也能遊歷這些地方,那該多好!那會有多少不同的感悟,寫下多少記憶的篇章。

少君酷喜遊歷,自然交遊甚廣。他廣交各路英雄豪傑,聚會八方紳士淑女。用湯本先生的話來說,“他在美國在歐洲的朋友很多,在大陸在台灣的朋友也很多。他飲酒聊天時,且是名人多於非名人;他喝茶談心時,用台灣人的話,女生多過男生。”他的這些交遊,時不時讓我想起英國的羅素和昔日的徐志摩。羅素自不必說。想當年徐志摩也是擁有眾多的國際友人:“印度老詩人泰戈爾與他最是忘年之交,還與英國哈代、賴斯基、威爾斯,法國羅曼·羅蘭等等,都有交往。”(陳從周:《記徐志摩》)據陸小曼回憶,“我家是常常座上客滿的:連外國朋友都跟他親善,如英國的哈代、狄更生、迦耐脫。”自然,同他們一樣,少君的這些交遊歷程就成為了他不竭的創作源泉,構成了他散文豐富的素材。於是,才有了他的哈佛紀行(《網路哈佛》),才有了他的“雪樓小集”(《人間天堂--溫哥華》)。是真英雄自瀟灑,是真名士自風流。英雄集結,名流聚會自是樂事、雅事。這些在少君的筆下都是如數家珍,娓娓道來,更充盈著濃濃的深情厚誼,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凡斯種種,都賦予了少君散文博大的胸懷、開闊的境界。

與以《人生自白》為代表的以理節情,冷靜甚至是冷漠敘述方式的小說不同,少君的散文熱情而奔放,瀟灑而飄逸,字裡行間都涌動著真摯與情愫。看了《人生自白》,倍感沉悶與壓抑,因為那裡面有太多的現代化大都市的喧囂與浮躁,人生的多變與無奈,人性的裂變與人類的異化,後現代主義對物慾與本我的推崇,儘管作者只是客觀而冷靜地反映這一社會現實。但它帶給人的總是一種虛無的感覺,不知人類的精神家園究竟在何方?而少君的散文給人的只有知識的豐富、精神的愉悅、情操的陶冶、審美的享受、情感的洗禮、靈魂的升華。如果說少君的小說是一幅闊大而隨意的寫實畫,是原生態的略顯粗糙的模具,那么少君的散文則是精雕細琢的纖秀的玲瓏塔,而呈現出的則是長天綠水、花光百里的風情畫。

有人說少君是攜著歷史出遊,的確如此。這個特點在少君的遊記散文中表現得最為突出,因而使得他的散文在總體上具有一種厚重的文化積澱,一如讀純粹的文化散文;因而也使得他的散文走出了“小體會”、“小擺設”、“小哲理”等小家子氣的審美規範的藩籬,樹立起一座高大的文化主體的形象。具有淵博人文歷史知識的少君總是在他的散文中不厭其煩地給你講述他所到地方的歷史演變、沿革過程,當地的風俗民情、人物掌故,旅途中的所見所聞、隨思雜感等,巧妙地融知識、趣味、審美於一體。如同行色匆匆的少君本人,他文章中地域所及也是忽東、忽西、忽南、忽北,縱橫捭闔,恣肆汪洋,撫古今於須臾,籠萬物於形內。他向你深情地訴說那讓他充滿了幻想和企望,一個具有九百多年歷史的中國江南水鄉古鎮--周莊;他讓你領略波光粼粼、橋街相連的水巷,小船輕搖、綠影婆娑的小鎮;他給你講述“江南巨富”沈萬三的傳說,南社詩人柳亞子的“迷樓”(《周莊潔茹》)。“亂入紅樓,低飛綠岸,畫梁輕拂歌塵轉。為誰歸去為誰來?”一聲古曲,別說他這位身臨其境來自西方世界的海外遊子,即使我,一如我,品讀這精美文字的仍居國內的讀者,也思緒蹁躚,陶然忘我。

。。。。。。。

讀少君的散文,我再一次體會到了什麼是“惟情之一字,維持世界;才之一字,粉飾乾坤。”

少君的散文就是這樣,以其自身恢宏的氣勢、博大的胸懷、開闊的境界、厚重的積澱、多變的思緒、細膩的情感、精緻的結構、優美的語言,獨樹一幟,別是一家。繼其如一幅“清明上河圖”般浮雕面影的小說之後,為我們呈現了一幅長天綠水、花光百里的風情畫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