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 22.67 平方公里,海拔 1,706.00 米,年平均氣溫 20.00 ℃,年降水量 900.00 毫米,適合種植 烤菸、玉米、豆類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2,167.00 畝,人均耕地 1.5 畝,林地 23,860.00 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38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650 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 種植業 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167.00 畝(其中:田255.00 畝,地 1,912.00 畝),人均耕地 1.52 畝,主要種植 烤菸、玉米、水稻 等作物;擁有林地 23,860.00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48.0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10 畝,主要種植 核桃、梨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455.20 畝,其中養殖面積 0.00 畝;草地 0.00 畝;荒山荒地 2,107.60 畝,其他面積 5,418.44 畝。有 硭硝、石灰石 等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水 、通 路,無路燈。全村有 364 戶通自來水,有 0戶飲用井水,有 146 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364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 364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100%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3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318 戶(分別占總數的 93 %和87 %)。
該村到鄉道路為 土 路(或不通路);進村道路為 土路 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否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 6.00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12.00 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 1 輛,拖拉機 14輛,機車130 輛。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15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13 戶;建有小水窖 260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5 戶。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 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22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342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387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298.8 萬元;畜牧業收入 61.6 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1018 頭,肉牛 167 頭,肉羊 2432 頭;林業收入 8.6 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 18萬元;工資性收入14.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650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業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4.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140 人,在省內務工 140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 364 戶,共鄉村人口 1439 人,其中男性 835 人,女性 604 人。其中農業人口 1439 人,勞動力 924 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 漢族1079人,苗族69 人, 僳僳族291 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135 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1439 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 100 %;享受低保 99 人(人員名單附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2 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 12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0 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0 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個,人畜混居的農戶342戶,占農戶總數的 94 %。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2 所,校舍建築面積 636.00 平方米,擁有教師 8 人,在校學生 人,距離 鎮中學12.00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23人,其中小學生134人,中學生89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差,交通不便,產業單一,生活及生產用水困難,未發揮區位和地理優勢,產業結構調整成效欠缺。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發揮黑山羊養殖協會職能,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爭取對硭硝、石膏、石灰石等礦業開發,穩住烤菸青豌豆支柱產業,為我村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