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黃耆

小葉黃耆

小葉黃耆(學名:Astragalus hulunensis)是豆科黃芪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根祖壯。莖細,多數,上升或近平臥,並自基部分歧,形成密叢。產內蒙古呼倫貝爾盟,生於乾山坡石礫地。多生長於乾山坡石礫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命名來源

小葉黃耆AstragalushulunensisP.Y.FuetY.A.Chen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42(1)卷||豆科LEGUMINOSAE||短翼組Sect.KomaroviellaGontsch.
113.小葉黃耆(東北草本植物志)
AstragalushulunensisP.Y.FuetY.A.CheninFl.Pl.Herb.ChinaeBor.-Or.5:175.pl.39(1-8).1976;Y.C.HoinBull.Bot.Res.1(3):112.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7-15厘米,被白色單毛。根祖壯。莖細,多數,上升或近平臥,並自基部分歧,形成密叢。奇數羽狀複葉,具7-10對小葉;托葉寬三角形至三角狀披針形,長1.5-2.5毫米,基部彼此稍合生或合生至中部,表面及邊緣有纖毛;小葉披針形、長卵形或長圓形,長2-5(7)毫米,寬1-2(3)毫米,頂端微缺,近截形或鈍,基部近圓形至近楔形,全緣,表面近無毛,背面被白色伏毛。總狀花序腋生,總花梗長1.5-5厘米;花5-10朵集生於總花梗頂端,緊密或稍疏鬆,常近似頭狀;苞寬披針形、卵形或長圓形,與花梗近等長,有睫毛;萼鐘形,長近3毫米,被黑色及白色伏毛,萼齒狹披針形、狹三角形或近錐形,長為萼筒的一半或稍長;花冠白色帶淡紫色,長6-8毫米,旗瓣廣橢圓形,頂端凹,基部有短爪,龍骨瓣比旗瓣短,翼瓣比龍骨瓣短、且瓣片狹窄;子房有長柄,密被毛。莢果長圓形,長約7毫米,頂端有極短的喙,被白毛,1室;果梗與萼近等長。花期6-7月。

產地分布

內蒙古呼倫貝爾盟。生於乾山坡石礫地。

模式標本

采自呼倫貝爾盟滿洲里市北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