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小芝鎮下轄30個行政村;
小芝村、羅上宅村、橫峙村、四南村、三保村、伴山村:【何】
荷塘村、虎櫃頭村、度園村、下村橋村、棲鳳村:【余】
張岙村、杏中村、南洋村、中岙村:【蔡】
包山村、岙坑村、利岙村:【包】
大來岙村:【包(上官)、張】
南豐村、龍岙村:【毛】
石溪村:【陳、王】
橋頭村:【呂、張】
勝坑村:【杜】
烏岩村:【虞】
溪下村:【郭】
岙胡村:【胡】
下里村:【林】
車口村:【葉】
烏石頭村:【戴?】
社會事業
小芝鎮2007年獲得台州市首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近年來,小芝鎮黨委政府實施“生態立鎮、工業強鎮、農業富鎮、科教興鎮”四大戰略,生態高效農業和環保型工業得到了較大發展,生態觀光旅遊已起步,農村基礎設施極大改善,生態鎮建設和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是省級生態鎮、省十大新興花卉鄉鎮、省教育強鎮;全鎮已建成省級小康示範村1個,省級綠化示範村1個,台州市級全面小康示範村4個,台州市綠化示範村2個,台州市級生態村6個,臨海市級園林村6個、整治村15個,2007年初被評為台州市新農村建設先進集體。
2002年,小芝鎮以建設全國環境優美鎮為目標,通過統一規劃,有組織、有計畫、有步驟地開展環境綜合治理和生態工程項目建設,以達到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
創建“綠色家庭”、“保護母親河”等活動深入人心,生態鎮建設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鎮領導逢會必講生態建設,鎮黨代會、人代會還將其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
改善生態環境從村莊整治開始。小芝鎮雖小,卻不惜斥巨資建起全市為數不多的村級污水處理廠,同時還建設3個垃圾中轉站。其中的一個垃圾中轉站已經建成,另外2個也可望在今年年底建成。中岙村還將全村的廁所集中搬遷到村民居住區外,既解決了衛生問題,又便於農家肥的利用。
經濟概況
這是小芝打造生態鎮的一大舉措。為此,鎮裡在大力培育綠色農業的同時,把發展苗木種植當作農業的主導產業。目前,全鎮苗木種植面積超過了3000畝,建成的“10公里綠色經濟長廊”,像一條綠色的彩帶,鑲嵌在田野上。此外,杜絕污染企業落戶,使得小芝鎮至今沒有一家高污染企業。
社會發展與歷史文化密不可分。小芝鎮在發展歷史文化的過程中,突出弘揚生態文化,力求生態文化與社會事業的協調發展。於是,當地一批極具特色的四合院、草編、刺繡、木雕、剪紙等工藝及社戲、古亭等傳統文化遺產得到了較好的保護和弘揚。
小芝鎮還準備投資8000多萬元,在自然風光得天獨厚的黃金岙建設生態科技園,園內辟有竹園、果園、蘭園、梅園、茶園,菜園、田園、水園等八大景區。這個生態科技園建成後,將成為台州市區的後花園。
生態保護與建設為促進小芝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基礎,也贏得了先機。首先,恢復濕地、溪岸植綠,使森林覆蓋率達到70.6%,有效地控制了污染,提高了蓄水能力,為保護牛頭山水庫水源的潔淨立下了汗馬功勞。其次,打出了“小芝生態”的品牌,增強了生態產業的吸引力,也提高了當地農副產品的附加值,如虎櫃頭橘,近年來價格節節攀升,去年每公斤竟高達30多元,還供不應求。再次,積極營造的天然綠谷知名度大升,已有好幾家外地企業,表示要到小芝開發生態休閒旅遊,生態旅遊產業前景廣闊。還有,“城在山中、水在林間、房在園中、人在綠中”的生態鎮格局正在慢慢形成,人居環境日益最佳化,當地居民的生活品位和生活質量逐漸提高,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鎮正在凸現。
歷史文化
小芝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發揚民間故事 、民間工藝等傳統文化,挖掘農家文化和山水文化。民間藝術傳承歷史悠久,小芝鼓亭、蓮花落、上宅馬燈等都極具特色。有850多年樹齡的中岙羅漢松為中國第一。建於清朝順治年間的羅上宅何氏宗祠至今保存完整,工藝精緻,具有很高的欣賞和研究價值。勝坑村的古石屋如一曲雋永的老歌,喚起那悠遠而質樸的記憶。地方小吃風味獨特,小芝細米麵、小芝泥鰍、小芝螺絲、鴕鳥肉、野兔肉等小吃名聲遠揚,深受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