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信息
【名稱】《小童薛陽陶吹觱栗歌》【年代】中唐
【作者】白居易
【體裁】七言古詩
作品原文
小童薛陽陶吹觱栗歌剪削乾蘆插寒竹,九孔漏聲五音足。
近來吹者誰得名,關璀老死李袞生。
袞今又老誰其嗣,薛氏樂童年十二。
指點之下師授聲,含嚼之間天與氣。
潤州城高霜月明,吟霜思月欲發聲。
山頭江底何悄悄,猿聲不喘魚龍聽。
翕然聲作疑管裂,詘然聲盡疑刀截。
有時婉軟無筋骨,有時頓挫生棱節。
急聲圓轉促不斷,轢轢轔轔似珠貫。
緩聲展引長有條,有條直直如筆描。
下聲乍墜石沉重,高聲忽舉雲飄蕭。
明旦公堂陳宴席,主人命樂娛賓客。
碎絲細竹徒紛紛,宮調一聲雄出群。
眾音覙縷不落道,有如部伍隨將軍。
嗟爾陽陶方稚齒,下手發聲已如此。
若教頭白吹不休,但恐聲名壓關李。
作品鑑賞
此詩題下有詩人自注說:“和浙西李大夫作。”李大夫指李德裕,當時任浙西觀察史兼御史大夫。詩由李德裕首倡,白居易、元稹、劉禹錫均有和作,而以白居易之作為最佳。薛陽陶:浙西觀察使李德裕的樂童。觱栗:古樂器名,又名篳篥、悲篥、笳管。本出龜茲,以竹為管,以蘆為首,狀似胡笳。此詩摹聲繪影,緩急高下,隨物賦形,曲盡其妙。詩的結構頗為別致。首二句是介紹觱栗這種樂器,由樂器而想到演奏這種樂器的音樂家。但是詩人並不直接點出他要描寫的小樂童薛陽陶,卻說:“近來吹者誰得名,關璀老死李袞生”,這一句幾乎使讀者誤以為詩的主人公是李袞。下文“袞今又老誰其嗣”又掀起一層小的懸念。所有這些都是為了樂童的出場作鋪墊。是為了“薛氏樂童年十二”一句起到更驚人的效果。薛氏年方十二,就以善吹觱栗聞名,已是令人驚詫讚嘆之事,而經詩人一層層烘托點出,讀者自然要對這十二歲小童刮目相看,欲睹他的技藝究竟如何了。“指點之下師授聲,含嚼之間天與氣”一句指出他的成長道路。說他出聲成調,出於老師的指點,而吐音運腔之妙,則得自天賦。可見在這方面他得天獨厚,既有名師指點,又有非凡的才華。這既是為前一句作註腳,也為下文描繪他出眾的演奏做好了鋪墊。詩歌最動人的地方是對樂童演奏的再現。潤州城中,霜月皎潔,是為演出背景。詩沒有從表演本身入手,卻以“山頭江底何悄悄,猿聲不喘魚龍聽”一句對演出的驚人效果作了渲染。猿的啼叫似喘,不喘即不啼,樂聲之妙,竟能感動猿魚,實在非比尋常。這樣的比喻出自《尚書·益稷》:“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及《韓詩外傳》:“伯牙鼓琴,而游魚出聽。”“翕然聲作疑管裂”以下十句是直接描寫樂童的演奏,是全詩中最精彩的部分。“聲作”是聲音始作的意思,也即樂聲初起。“疑管裂”,極力形容聲音始發就不同凡響,出聲驚人,似乎連竹管也要爆裂。這聲音、氣勢和靡曼、縹緲、餘音裊裊的笙簫顯然不同,其聲剛勁爽利,收結乾脆利落,有斬釘截鐵之感。因此下文用:“詘然”、“刀截”等詞來形容樂聲的戛然終止,用得貼切,恰當。這兩句是專就一聲之中的始終而言。下文“有時婉軟無筋骨,有時頓挫生棱節”則就樂童所吹奏整首曲子來寫。意謂觱栗發聲,有時委婉曲折,綿軟悠長:時而又節奏分明,似有稜角。“急聲圓轉促不斷”以下六句分別就急聲、緩聲、下聲、高聲作了形象逼真的刻畫。急促圓轉,似斷不斷,如車輪轔轔,纍纍串珠,此為急聲。這裡用“珠貫”形容樂聲的連續不斷,同時也兼有圓轉流利的意思。“緩聲展引長有條,有條直直如筆描”則採用遞進一層的筆法,形容遇緩聲時則長聲遠引,有如樹枝的筆直而細長。但詩人似並不滿足這個比喻取得的效果,接下來更進一步說“有條直直如筆描”,這又是一個比喻。用樹枝的直而長比喻緩聲,而以筆描比喻樹枝的直且長,把聽覺形象轉換成視覺形象來刻畫,使抽象的樂聲變得具體可感,曲折的筆法取得了奇妙的效果。下文“下聲乍墜石沉重,高聲忽舉雲飄蕭”,以簡潔、精煉的語言對下聲、高聲進行了描繪。這裡用“乍”、“忽”修飾墜石、飄雲,描摹出樂聲變化之快,極其突然。這樣,觱栗聲或急或緩,時高時低,有時委婉曲折,綿遠悠揚,有時又節奏分明,乾脆利落,可謂變幻莫測,奇妙無比,令人嘆為觀止。正如查慎行所評述的,這十句“節節變,聲聲換,無意不透,無意不靈”(《白香山詩評》)。
如果按照一般的寫法,描寫一個音樂家的演奏,應是先寫時間、地點、演奏的緣由,接著描述演奏時的高超技藝及其動人效果。這篇詩歌卻不落窠臼,在對樂童的表演進行了一番渲染之後,卻把手中之筆轉向另一次表演,而樂童吹栗的驚人效果早已在前面提過。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再次刻畫樂童的表演。這一次詩人並沒用大量筆墨著力刻畫演奏本身,而僅用“碎絲細竹徒紛紛”來襯托薛氏的“宮調一聲雄出群”。眾人的平庸,更加襯出神童的鶴立雞群之勢。詩人在對薛氏的演奏作了一句總結性評價後,不得不感嘆這個方在稚齒的小童,取得的成就之大,是常人所無法比擬的。言語之中,充滿了讚美、惜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