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甘村烈士墓

小甘村烈士墓

民國二十九年(1940)8月20日,高淳圩區保勝、磚牆、獅樹等地的大刀會“道友”127人,與日偽軍在淳溪鎮激戰,犧牲72人。抗戰勝利後,國民黨高淳縣政府上報江蘇省政府追認其為烈士,樹碑建園、永垂祭祀

事件過程

8年抗戰中,日軍在南京地區燒殺淫掠,無惡不作,激起民眾不屈反抗。除新四軍外,當時在南京周邊地區還有多支民間武裝,組織過對日作戰,有不少人殉難。在高淳老街附近,就有一座烈士墓,埋葬著72位在和日軍搏鬥中死難的高淳百姓。日前,南京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和3名小記者一起,在高淳文史專家濮陽康京的帶領下,尋訪高淳小甘村烈士墓。

日軍將高淳的書院變成了堅固堡壘

小甘村烈士墓距離高淳老街不遠,位於小甘村中間,墓地四周都是民房。墓冢東西長約6.7米,南北寬6米,高約1.5米,周圍用青石一圈相圍。在墓的南邊,還有一塊文物保護的標誌碑。

濮陽康京介紹,這裡埋葬著72位在抗戰中死難的高淳人。這座墓也被稱為“抗日殉難七十二同胞墓”。2009年12月,這一抗戰遺蹟被宣布為高淳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1939年8月,日軍攻克高淳縣城淳溪鎮,隨即設立高淳警備隊司令部,並將縣城學山書院打造成一個堅固的堡壘,四周築起鐵絲網。高淳的東、西、南3個門以及各交通要道口都修築了碉堡,設定了崗哨。

日軍盤踞高淳縣城後,經常下鄉掃蕩,任意屠殺百姓。1940年2月和7月,高淳縣城的日軍就兩次闖進淳溪鎮附近的南塘,肆意槍殺無辜百姓30多人。

粗劣冷兵器對抗日軍兇猛火力

日軍暴行引起了民眾的憤慨。1940年8月20日晚,高淳縣城淳溪鎮西鄰圩區的磚牆、保勝、獅樹等集鎮的大刀會會徒集中在一起,決定聯合攻打淳溪鎮的日偽軍據點。布置停當以後,大刀會首領李仁勇、李代勝率領120多名會徒,從相國圩出發,殺向高淳縣城。

濮陽康京說,當晚大刀會會徒到達高淳縣城外圍後,兵分兩路,一路渡過官溪河,攻打縣城西門;一路經襟湖橋,攻打縣城南門。晚上10點,戰鬥正式打響,大刀會行動迅速,從城門衝進了縣城。各崗哨上的日偽軍猝不及防,紛紛撤退到學山書院的警備隊本部,還有一些逃進了老街沿街的商店、民房。

大刀會集中力量攻打學山書院。可惜的是,會徒們使用的絕大部分是粗劣冷兵器,而學山書院在日軍的經營下已成了一個堅固的堡壘,火力非常兇猛。大刀會會徒們捨生忘死,奮勇作戰,連續發動3次衝鋒,也未能沖入書院。而龜縮在裡面的日偽軍因為不清楚大刀會到底有多少人,也不敢輕易出擊。

七十二壯士死難後叢葬在一起

戰局僵持到了第二天,也就是8月21日下午3點。疲餓交加的大刀會武裝決定撤退。但日軍已經覺察到動向,在大刀會撤退的路上進行封鎖,沿街躲避的日偽軍也開始反擊。

經過慘烈拼殺,大刀會隊伍被打散,李代勝在通賢街口中彈身亡,李仁勇率小股隊伍潛水突圍。“突圍中,還有人上演了悲壯的‘盤腸大戰’。”濮陽康京說,一個名叫劉能的大刀會成員,腹部被日軍刺刀捅開。他一手捧著腸子,一手拿著大刀,砍死了日軍哨兵。

戰鬥過後,淳溪鎮的街巷、學山腳下留下了大刀會成員72具遺體,其中包括3位女性。但大刀會也擊斃了日偽軍十餘人。

濮陽康京說,高淳人民偷偷地將72位遇難者的遺體掩埋起來。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以後,高淳地方政府重新為殉難的壯士們選址,墓地選定在淳溪鎮南小甘村。同時,還將縣城內的萬壽宮改為忠烈祠,以紀念這些反抗日軍殉難的人們。

“這些死難者大多數都是高淳農民,在日寇入侵時,他們毅然拿起原始的武器,為反抗外敵付出了寶貴的生命。”濮陽康京說,死難者的親屬還經常來墓上祭奠。尋訪時,家住小甘村的一位章姓老太太告訴記者,她的姑父和表姐就葬在這裡,“表姐犧牲時年僅15歲!”

所通路線:

小甘村烈士墓 小甘村烈士墓

龍眠大道-長深高速-常合高速-寧宣高速-雙湖路-高淳區小甘村

尋訪照片:

尋訪照片: 尋訪照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