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洛莊村

小洛莊村位於山東省萊蕪市城以北6公里,嘶馬河(當地人也稱王善河)上游源頭附近,河水從村北流向村南,向大芹村方向流去,匯入嬴汶河。

基本信息

小洛莊村

據地名辦資料記載:吳氏始祖於明洪武年間,從河北棗強遷來立村。因平安落腳定居,故名落莊,後演變為洛莊。又因位置在大洛莊以西,村小人少,取名小洛莊。小洛莊村劉、顏、卜是三大姓。卜姓是一個比較少見的姓氏,但在小洛莊村卜氏人口眾多,據《卜氏族譜》記載,卜姓明洪武年間自河北棗強遷來,由此看來,卜氏在本地落戶的時間也非常早。小洛莊村62歲的村民卜慶珍說,卜姓和大洛莊村的孟姓以及白龍村的孔姓的輩份相同,以前的時候還曾有孔、孟、卜姓不結婚的說法,因為大家都認為孔、孟、卜是一家。孔氏、孟氏和卜氏為什麼會有相同的輩份呢?為什麼說孔、孟、卜是一家,這其中有沒有什麼淵源呢?我們都知道,春秋時期,孔子創立了儒家學派,戰國時期的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學說,並對儒家學說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所以後人一直尊奉孔子為聖人,尊稱孟子為亞聖,有了所謂的“孔孟一家”的說法。我們在此不討論這種說法的對與錯,因為不管孔孟的思想有何差距,他們都是儒家的代表。孔子、孟子我們都很熟悉,但提起卜子這個人,多數人可能會感覺比較陌生了,歷史上到底有沒有卜子這個人呢?孔子的學生中有一個叫子夏的,後人所稱的卜子就是他。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後亦稱“卜子夏”、“卜先生”,春秋末晉國溫人(今河南溫縣),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門十哲”之一。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所謂的卜子指的是子夏,也是孔子的弟子。這樣我們可以說,“孔、孟、卜都是一家”。而本地的卜姓和孔姓孟姓的輩份相同,應該是卜氏祖先在續譜時考慮到了這其中的聯繫,尊崇孔孟之道的體現。嘶馬河從小洛莊村北流向村南,在村中自南向北自然形成大小不一的四個水灣,恰似一串糖葫蘆,故名葫蘆灣。灣中養藕,鮮藕無絲脆甜,遠近聞名,成為地方特產。環藕灣栽垂柳數十棵,根深葉茂,一到夏天,荷花盛開之時,景色怡人。俗話說藕斷絲連,為什麼小洛莊的藕沒有絲呢?傳說當年有一位仙人路過此地,見此地風景美好,便在柳樹下小憩,醒來後在藕灣中洗手,自此以後,灣中的藕就沒有絲了。小洛莊村村民顏大爺說,其實這是水土的關係,因為這裡的水質特別好。在小洛莊村前,有一片平坦開闊的肥沃土地,其中有一片被村民稱為雁宿地。每年陰曆九月間,是北雁南飛的季節。傍晚時候,會有上百隻大雁落在村前,休息一下,第二天黎明向南飛去。大雁落下後,跳來跳去,雁聲不斷,加上傍晚時分炊煙裊裊,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景觀。相傳有一道人路過此地,隨身跟隨一雙大雁,在此住了一宿,以後便有此景。道人走時對村人說:“此地是寶地,以後會造福百姓。”上世紀末,一座現代化發電廠在此拔地而起,給周圍的人們帶來了財富和光明。小洛莊村78歲的村民劉常厚介紹了劉氏家族的名人“劉大眼”。清朝末期,劉氏家族出了個大力士,名字叫劉淑柏,長得濃眉大眼,膀寬腰圓,力大無比,外號“劉大眼”。劉淑柏自幼喜愛習武弄棒,常常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在當地頗有名聲。有一年,劉淑柏去省城濟南考武舉,120斤重的大刀,考官讓舞10個輪迴,多數人都舞不下來,他一口氣舞了12個輪迴,但考官認為劉淑柏不聽指揮,以違反考規為名沒有讓他通過。雖然沒有考中,但劉淑柏從此聲名遠揚,都知道他雖然沒有考中武舉人,但比武舉人更厲害。臨近村莊有了欺壓弱小的不公之事,都叫他去處理。夏秋兩季護坡(看莊稼),周圍的村莊都打著他的旗號,只要說俺莊的坡是劉大眼看的,就沒人敢偷了。劉淑柏劉大眼的名氣直到今天仍不衰。在小洛莊村採訪,提起劉大眼,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都能講上一段他扶危濟貧的故事。小洛莊村村民吳修銀保存有民國二十二年第五次重修的吳氏族譜。據載,吳氏先祖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由河北棗強遷來,居東港莊(今顏莊鎮南港村)。吳氏祖上顯赫,其中一首寫在大支續譜會之際的詩這樣說:“泰伯創姓字口天,吾支來朝邑垂範。難得一門三進士,鮮聞祖孫五清官。茅山兩座救黎民,義田四百濟血緣。先賢遺風后當繼,重振吳氏於尊前。”村里人說,雖然現在村里吳氏人很少,但吳氏是坐地戶,以前村裡的吳氏非常顯赫。根據《吳氏族譜》記載,我們知道吳氏並非坐地戶,但根據村民對吳氏的看法和吳氏族譜的記載,我們也可以看出吳氏在小洛莊曾經的顯赫。從族譜上我們可以看出萊蕪各地的吳氏基本都是來自這一支,吳氏先祖遷來南港村後又陸續遷移到其它地方。隨著萊城的發展和新農村建設進展,如今的小洛莊村已經逐步匯入萊城的範圍。在村委帶領下,十座居民樓拔地而起,讓小洛莊村人真正過起了城裡人的生活,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入住這片福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