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東村

小河東村位於齊齊哈爾市富裕縣龍安橋鎮西南部,年平均氣溫2.5℃,屬大陸性季風氣候,都是旱田,以種植玉米、大豆為主,以雜糧種植。經濟作物因不宜種植而少種植生產。

基本信息

1、黑龍江省富裕縣龍安橋鎮小河東村

全村只有一眼機井,農民坐水種地非常困難,使全村春種嚴重拖後。 本村耕地多為兩崗夾一坡,沿河地塊低洼、鹽鹼較重,PH值在9-10之間,含氟量較高,至使農業單產不高,總產不穩。當地農民總結說:“十年九春旱,土地重鹽鹼,若逢颳大風,對面不見臉”。
全村共有2個自然屯,劃分為5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78戶,人口1720人,草原面積2萬畝,耕地面積1.08萬畝,人均耕地6.2畝,都是旱田,以種植玉米、大豆為主,以雜糧種植。經濟作物因不宜種植而少種植生產。 牧業生產以養奶牛為主。 2000年糧食總產351.9萬公斤,人均產糧2046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1200元左右。70%以上農戶以糧食生產為主要經營模式,結構單一,糧食產量和人均收入在全縣處於下等水平。村沿河3000畝旱田,由於鹽鹼且低洼,產量極低,如利用水源優勢,開發水田可大大增加糧食產量,提高人均收入。因富裕縣乳品廠的合資上馬,需奶量大大提高,部分農戶已開始發展養奶牛,雖初見勢頭,但發展速度極為緩慢。村無能力為養牛戶提供技術服務場所。防治、配種不能實現綜合服務,使奶牛繁殖慢,奶質差、產奶量低、效益低。草原由於乾旱,長期放牧已嚴重退化,草質差,可用草量逐年下降。草原沒有草牲畜吃不飽,嚴重製約奶牛業的發展,因此急需更新草原並種植青貯補充飼料。村公益事業發展極為緩慢,無村級衛生所,農民購藥治病難,身體健康得不到保障。貧困戶、特困戶無法擺脫貧困。

2、山東省膠南市珠海街道小河東村

地理位置

小河東村位於膠南市行政辦公中心西南,風河下游南岸,海濱工業園園內。該村東鄰靈山灣國家級森林公園及海濱大道,西靠海濱工業園18號路,北靠海濱工業園世紀大道,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

村名由來

據傳,明末張姓從附近大哨頭(原名張家莊)遷此立村,因比大哨頭小,取名小張家莊。民國期間,因地勢低洼,改名南窪。後因坐落在一條小河的東岸,且比鄰村的河東(村)小,改名小河東。

人口耕地

小河東村域東西1公里,南北1.5公里,面積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2畝。有137戶,428人,除張姓居民外,尚有王姓、莊姓、祝姓、呂姓、陳姓、魏姓等少數居民。

經濟概況

小河東村歷史上以農業、漁業為主。近幾年,通過對農業、漁業產業結構調整,形成了海產品灘涂養殖、苗木種植、畜牧養殖等支柱產業,村級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通過對軟硬環境的建設,吸引了聖喬治乳業等一大批企業入住該村。2005年該村計畫興建商業網點房和居民小區樓15000多平方米,農民文化活動中心也正在審批中。全村現有個體戶15家,獨資合資企業3家,年產值1000餘萬元。

文明建設

小河東村人傑地靈,先後有近30名學生考入大、中專院校,現有2名研究生,1名博士生,有 5人成為黨政副處級以上、軍隊團級以上幹部。該村從2004年開始全面推行養老補助金髮放工作,獨生子女戶由集體統一交納備用保險金,同時開展了評選“五好家庭”、“十星級文明戶”等活動,使村民素質不斷提高,村風村貌煥然一新。

3、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街道小河東村

村情概況

沿嶗山路東行,到沙子口街道辦事處駐地東北4公里處,有一綠樹掩映、紅瓦參差、樓房成行、街道縱橫的村落,這就是小河東村。該村東與大河東村相鄰,西連前登瀛村,北靠黃崖北山,南眺南窯半島和登瀛灣,是陡阡口裡著名的六大村莊之一(六大村莊為西登瀛、嶺西、前登瀛、後登瀛、小河東、大河東),占據了登瀛盆地的中間位置,擁有黃崖、東坡、梧桐澗等自然村,現有村民830戶,2199人。

村名由來

相傳明朝永樂年間,王氏始祖伯英、伯能等兄弟四人從河南淮安府遷居登瀛後,到第二世兄弟八人分為八個支派,其中的一支遷到這裡,建村於小河之東,故名小河東村。

人口耕地

小河東村原有耕地1100餘畝,山巒2550畝。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開發建設的需要,許多土地被徵用,現今尚有耕地100餘畝。村民有王、朱、李、岑、袁等姓氏,其中王姓占全村總人口的80%以上。各姓氏間以世系倫序,弟兄爺們相稱,親如一家。村民主要以農業為主,少數人從事漁業,輔以採石業等。

經濟概況

建國後,小河東村屬嶗西區大河東鄉。1956年全村成立“新生農業合作社”。1958年建立沙子口人民公社小河東生產大隊。改革開放的春風,復甦了一直較為貧困的小河東村。小河東人從興辦塑鋼門窗廠、掛麵食品廠、冷藏廠開始,多方經營、全面發展,很快改變了貧窮的面貌,走上了富裕的道路。隨著發展步伐的加快,他們內引外聯,又興辦了玻蘭特製衣有限公司、機械加工廠、汽車修理廠、預製構件廠、液化汽站、木器廠等企業,村民從業達五六百人。2004年該村經濟總收入2.26億元,人均收入6181元。

社會事業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小河東村人加大了村莊建設的投入,2002年對全村的街道進行了硬化,近3萬平方米的進村路均達到“四化”標準。他們充分認識“教育為本”的道理,近幾年連續投資145萬元支持國小教育和幼兒教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