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農曆推算四季氣候而劃分的二十四個單位。《素問·六節藏象論》:“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謂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節氣,一年有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每一季節管六個節氣,四個季節組成一歲。每一節氣表示四季氣候變更的每一階段。一年二十四節氣,按順序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小暑從公曆的7月7日或8日開始,到7月22日或23日結束。此時正值初伏前後。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05°。小暑的到來,標誌著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炎熱季節。農諺有“小暑交大暑,熱得無處躲”的說法。但小暑並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間,所以叫小暑。時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後,到處綠樹濃蔭,很多地區的平均氣溫已接近30℃,時有熱浪襲人之感,暴雨也時常在小暑節氣光顧我國的大部分地區。
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說的是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由於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在這一節氣中,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中醫套用
一、小暑養生
(一)起居
小暑天熱天長,宜晚睡早起,中午睡個午覺。除了起居須定時,穿衣勿赤膊外,還要注意防濕以及不要過吃冷飲。
(二)運動
“少動多靜”,最好到大自然中去,步山徑、撫松竹,還可以在環境清幽的室內,讀書習字、品茶吟詩、觀景納涼。運動最好選在早上和晚上,晨練不宜過早,以免影響睡眠。
(三)飲食
多吃苦味和酸味食物,能斂汗止瀉祛濕,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進食慾。例如,食用西瓜、黃瓜、冬瓜、茄子、綠豆等,這些食物味甘性涼,具有清熱、去暑、解毒的作用;又如,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黃鱔有補血、補氣、消炎、消毒、除風濕等功效,是小暑時節最宜吃的食物之一。
(四)精神
天熱,人容易煩躁,應注意調整身心,保持平和的心情。
二、小暑防病
(一)小暑謹防細菌性痢疾
小暑氣溫高,病菌繁殖很快。特別是蒼蠅,它是傳播痢疾的重要媒介。蒼蠅在夏季繁殖很快,而且十分活躍。平時人的胃液里有胃酸,可以把吞進胃裡的病菌殺死,但在熱天出汗多,使體內的水和鹽分大量損失,以致製造胃酸的原料減少,加上喝水比較多,胃酸又被沖淡,所以殺菌能力減弱。吃下去的病菌就容易到腸子裡去。而夏天人們愛吃生冷蔬菜、瓜果,又不注意消毒,這就增加了細菌入口的機會而發生痢疾。預防痢疾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把住“病從口入”這一關。生吃瓜果蔬菜要洗淨,用開水燙一燙,最好用消毒水消毒;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不喝生水;飯前便後應洗手,要採用各種辦法積極消滅蒼蠅。在家裡若有痢疾病人,要及時將患者送醫院治療,接觸病人後要把手洗乾淨。
(二)小暑當防氣溫驟升帶來的不適
盛夏環境對人體有不同的刺激,可分為輕微、中度和惡性刺激。氣溫驟然變化就是一種對人體的惡性刺激。隨著氣溫的驟然升高,人們汗流浹背,午後精力難以集中。由於高溫會引起人體出汗過多,體內水和電解質平衡失調,進而影響情緒和心理。臨床生理表現為面紅氣促、毛孔弛張、食慾減退、入睡困難、心率加快,同時心理表現為心情煩躁、易於激動、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為預防這些不適的發生,應儘量壓縮外出活動時間和減少劇烈活動量,適當調節好休息時間;在做戶外活動時,要注意戴好遮陽帽或遮陽傘,防止烈日對頭部的直接照射。要注意多飲水,使身體保持足夠的水分;採取積極的措施,做好小環境防暑降溫工作。同時在心理上,要增強自我控制能力,要學會心理暗示,調節好氣溫驟然升高對心理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