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在天主教盛行的南美洲,聖誕節的慶祝活動充滿著宗教主題。在這些國家,世俗的風俗和互贈禮物是歐洲和美洲土著人傳統的混合體,並且正越來越多的受到了美國文化的影響。
在哥倫比亞,贈送禮物的傳統中有一個為孩子們帶來禮物的"El Niño Jesus" (小基督),在智利成了"Viejo Pasquero"(聖誕老人),在巴西有被稱為"Papai Noel",後兩者與通常意義上的聖誕老人有很大聯繫。南美洲的聖誕老人穿的更加涼快,這或許與南美溫暖的聖誕節有關。聖誕老人可以通過很多方法在晚上進入孩子們的房間,從梯子到跳躍床,應有盡有。在阿根廷,人們在一月六日,當地的“三聖節”("Three Kings Day")贈送聖誕禮物,那時是孩子們在去伯利恆朝聖的路上遇見的聖者用點心和小禮物裝滿了孩子們放在床下的鞋子。
無論在人們的家中還是在公共場合,耶穌形象在南美的聖誕慶祝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像秘魯這樣有著大量南美原住民後裔的地區,耶穌形象會使用歷史悠久的技法手工雕刻。在墨西哥,鄉村居民一起參與一場圍繞耶穌基督誕生的故事表演也是常見的。全家一起享用聖誕大餐是非常重要的,飯菜內容各有不同。但聖誕燭光卻幾乎是夏夜中都有的一景,特別的ì在巴西城市中還常常可以在這天觀賞煙火表演。
波哥大的聖誕節
點燈節
早在12月初就轟轟烈烈地到來了。12月8日是哥倫比亞的“點燈節”,所有的聖誕燈盞都在這一天開始大放光彩,直到新年以後。
12月中旬以後,更是人心浮動,再沒有人有心思做正事,如果你要找公司或政府中高層人士談點事情,他們多半已在休假的途中了。普通工作人員則是輪班休假,這個時期找不到人實在是太正常的事情了。
novena
從24日往前倒數9天,哥倫比亞許多有“集體”存在地方,比如公司、家庭,就開始了一種名為NOVENA的宗教慶祝活動。這個詞在西班牙語裡是個宗教專有名詞,意思是“九日祭”。每天一次,連續9天,一般是在公司下班時分以及晚上,家庭成員可以圍坐在一起的時刻舉行的。
舉行NOVENA的時候,會有主持人拿著一本叫做NOVENA的小冊子,翻到這一天,誦讀上面的內容,我猜多半是《聖經》中段落的摘抄。
每念完一頁,大家就一起嘰哩咕嚕的,還要一邊拍手一邊唱歌。雖然唱的總是那樣幾句歌詞,但跑調兒的人占大多數,因此雖然我參加了不少於3次的NOVENA,但對這首朗朗上口的曲子仍然感覺混亂。
平安夜
是一年中家族聚會的重要時刻,在這一晚,子夜12點前,全家會進行最後一次的NOVENA,12點敲鐘時分,所有人都離開座位,歡呼,擁抱。我所寄宿的家庭是個大家庭,我擁抱別人,也被別人擁抱了幾十次,那感覺真好。
接下來的時刻是孩子們的。大人派發堆在聖誕樹下的禮物。哥倫比亞不下雪,理論上說一般也就等不到聖誕老頭兒,但小孩子們都能快樂地接受這個事實,所以大人們也就不用費勁裝神弄鬼地半夜爬起來往襪子裡面塞東西。
再接下來的,當然就是徹夜的飲酒和狂歡。中國一般把那些通宵跳舞的瘋狂分子尊為“戰士”,如果可以連續通宵,就可以被人仰視,升級為“戰神”。我認為,在拉美,當“戰士”乃至升級為“戰神”的標準應該大大提高才對,五六十歲的傢伙們跳個通宵根本算不上什麼,年輕人就更不必說了。
VALLENATO
哥倫比亞流行的音樂以及舞蹈和古巴差不多,有SALSA(莎莎)、MERENGUE(梅倫格舞),另外還有哥倫比亞本土的VALLENATO(巴耶那多)等等。音樂一起,人人都像通了電一般,整夜不停地跳。喝的是啤酒和南美很常見的“茴香酒”,茴香酒味道挺沖,但是好像勁道不大,我喝了那么多,居然也沒暈。
聖誕過完了,還有新年。這幾天,每個早晨起來,都能看見窗外燦爛的陽光和綿延的山。
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
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Bogota),位於東科迪勒拉山脈西側的蘇馬帕斯高原的谷地上,海拔為2640米,雖然靠近赤道,但因地勢較高,氣候涼爽,四季如春;因地處哥倫比亞腹地,保留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城市近郊山嶺環繞,林木蒼翠,景色壯麗,是美洲大陸上的著名旅遊勝地。人口649萬(2001年)。年平均氣溫14℃。 波哥大始建於1538年,最初為印第安奇布查人的文化中心。1536年,西班牙殖民者貢薩洛·希門尼斯·德克薩達率領殖民軍到達這裡,殘酷屠殺印第安人,倖存者紛紛逃往他處。1538年8月6日,殖民主義者在這塊灑滿印第安人鮮血的土地上破土動工,興建波哥大聖菲城,1819年至1831年為大哥倫比亞首都。1886年起成為哥倫比亞共和國的首都。現已發展成為現代化城市,是哥倫比亞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以及全國交通樞紐。 波哥大城市區主要街道筆直寬闊,來往車道之間有草坪花圃相隔。大街小巷、宅旁空地和房屋陽台上,都種植著各種花卉。大街上到處都是出售鮮花的小攤,攤上擺滿了丁香、小菊、石竹、蘭花、一品紅、杜鵑以及許許多多不知名的奇花異卉,含笑盈枝,絢麗多采,香氣襲人,將一座高樓林立的城市點綴得萬紫千紅,格外美麗。離市區不遠的特肯達烏瀑布,從懸崖峭壁上飛流直下,高度達152米,水珠散飛,霧氣騰騰,氣象萬千,蔚為壯觀,被列為哥倫比亞的奇景之一。
城北的蒙塞拉特山是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乘電纜車從山腳到山頂僅須10分鐘,站在山頂白色小教堂前眺望,全城景色一覽無餘。
波哥大城的名勝古蹟名揚世界。公元16世紀、17世紀所建的大學、博物館、天文台、教堂等古老建築迄今保存完好。
市中心的一座著名廣場是以民族英雄西蒙·博利瓦爾的名字命名的。廣場中央聳立著博利瓦爾騎著駿馬的高大雕像,四周裝有帶彩燈的噴泉,每到夜晚,彩燈大開,泉水四射,流光閃爍,五彩繽紛。廣場四周聳立著形態各異的雄偉建築。富麗堂皇的聖卡爾洛斯宮,是一座已有300多年歷史的古老建築,曾後先後作為聖菲皇家圖書館和獨立後的國家總統府。當年博利瓦爾曾在宮內居住過,院內有他親手栽種的胡桃樹,1828年9月25日,他為躲避一次暗殺,曾從臨街的窗戶一躍而下,逃到聖阿古斯丁河石橋下隱藏了兩個小時才幸免於難,如今在這扇窗戶上,還懸掛著記載此事經過的木牌。座落在傅利瓦爾雕像後面的國會大廈,修建在波哥大建城時的遺址上,內有反映奴隸獲得自由時狂歡場面的大型壁畫,橢圓形玻璃大廳是舉行隆重宴會的地方,大廈建築式樣別致,格外引人注目。 波哥大城內古老教堂眾多,有著名的聖伊格納西奧教堂、聖弗朗西斯科教堂、聖克拉拉教堂、貝拉克魯斯教堂等。聖伊格納西奧教堂建於1605年,迄今保存完好,教堂內擺設在祭台上的一件件金製品,製作精美、巧奪天工,是出自古代印第安人之手的稀世珍品。 波哥大市中心的聖坦德爾公園內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黃金博物館,也是國家的重要古蹟之一。館內的展品琳琅滿目、富麗堂皇,都是古代印第安人的裝飾品和舉行各種宗教儀式用的器皿,如耳環、鼻環、項鍊、別針、手鐲、腳鐲和各種壺、杯、碟、碗、盤、面具、香爐等,多達2.4萬件。這些珍貴的藝術品,大多是用微薄如紙的金箔、細如髮絲的金線製作的,每件金器上都帶有一定含義的形象和圖案。據說,這些金器是印第安人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16世紀之間製作的,可見當時的印第安人的冶煉技術和工藝水平已達多么高的程度。館內最吸引人的是“黃金大廳”,展出的是數百件稀世珍品。館內燈火通明,播送的印第安音樂輕脆悅耳,使人仿佛漫遊在神話中的“黃金世界”。 市區的“圓形監獄”是一座年代久遠的建築,現在是考古、種族與歷史博物館,館內除收藏有上千具木乃伊等大批珍貴的歷史文物。
哥倫比亞主要節假日
哥倫比亞主要節假日共18天。主要包括:
一、固定節日6個:
1月1日:新年;
5月1日:國際勞動節;
7月20日:獨立(國慶)節;
8月7日:博亞卡戰役紀念日;
12月8日:聖母無玷受胎節;
12月25日:聖誕節。
二、固定節日,但按公曆日期每年變動的節日:
聖周四(3月底或4月初,按羅馬陰曆計算,由梵蒂岡頒布);
聖周五(3月底或4月初,按羅馬陰曆計算,由梵蒂岡頒布)。
三、不固定節日,一般順延至下周一:
1月6日:東方三聖節;
3月19日:聖約瑟節;
6月18日:基督聖體節;
6月20日:聖彼得節;
6月29日:耶酥升天節;
8月15日:聖母升天節;
10月12日:種族節(發現美洲紀念日);
11月1日:萬聖節;
11月11日:卡塔赫納獨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