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大板橋鎮,距鎮政府所在地21公里,到鎮道路為公 路,交通方便,距市區35公里。東與嵩明接壤。轄小哨1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96 戶,有農業人口636 人,其中農業人口 636 人,勞動力 531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481 人。
全村國土面積 10.47 平方公里,海拔 2098 米,年平均氣溫14 ℃,年降水量1200 毫米,適合種植 烤菸、玉米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1352 畝,人均耕地 2.12 畝,林地 6963 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314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78 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 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352畝,人均耕地 2.12 畝,主要種植 烤菸、玉米 等作物;擁有林地 6963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065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1.67 畝,主要種植 桃花紅 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 6885 畝,其他面積 500 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五通 (即: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 196 戶通自來水,有196戶通電,有 19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196 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 106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96戶。
該村到鎮道路為公 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21公里,距離集貿市場4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5 輛,拖拉機 63輛,機車11 輛。
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136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3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3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314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155 萬元,占總收入的49.4%;畜牧業收入 5 萬元,占總收入的1.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300 頭,肉牛 10 頭);第二、三產業收入 154 萬元,占總收入的49%;工資性收入 13 萬元,占總收入的4.1%。農民人均純收入 2678 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2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8 人,在省內務工 8 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 烤菸、玉米 (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 省內。2006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 155 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 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 產業。擁有企業 18 個.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 196 戶,共鄉村人口 636 人,其中男性 312 人,女性 324 人。其中農業人口 636 人,勞動力 531 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636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12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2 人,該村距離衛生院 6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 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1 所,校舍建築面積 360 平方米,擁有教師 3 人,在校學生 人,距離 鎮中學6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89 人,其中小學生68 人,中學生21 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0 個、圖書室 1 個、業餘文娛宣傳隊 1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年被 評為 等等。該村建有國小 1 所,校舍建築面積 360 平方米,擁有教師 3 人,在校學生28人,距離鎮中學6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89人,其中小學生68 人,中學生21 人。
全村建有文化室1個,圖書室 1 個、業餘文娛宣傳隊 1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 196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1352 畝。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 1個 ,下設 2 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7人。該村黨支部2005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書記、副主任組成。
人文地理
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 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1、改變以糧食種植為主的傳統農業發展思路,提高農業產業水平,發揮產業化經營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推動作用; 2、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民眾的文明素質; 3、培育勞務經濟,增加非農產業收入; 4、加大培育優勢產業的力度,培植大棚蔬菜、無公害蔬菜系特色產業,儘快形成區域性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特別要關注重點項目和產業對當地經濟的推動:加快花木大世界和蓄牧小區的建設。把種養殖業發展成為小哨的特色產業和規模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