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海[四川省武勝縣小南海]

小南海[四川省武勝縣小南海]

四川省武勝縣烈面鎮小南海寺廟始建於清朝嘉慶年間,小南海原名觀音閣,建於清代嘉慶戊戌年間。迄今已有200多年歷史,該廟占地約7畝,供有佛像18尊。烈面鎮的“小南海”,是武勝縣裡的一座尼姑庵。

發展歷史

小南海原名觀音閣,建於清代嘉慶戊戌年間。後在光緒年間擴建了一些佛殿,裡面共塑有觀音菩薩、釋迦牟尼、文殊、普賢、地藏等五尊佛像。當年有僧月信和她的師父何炳雲。後來,她們還了俗。一九三0年,僧演明(即現已八旬高齡的老和尚)和她的師父僧聖聰來到小南海作主持。僧演明本姓趙名澤玉,是走馬鄉濂溪寺人,幼年到自貢全真寺出家受戒。來時以百元大洋向原主持租賃了小南海,之後會同附近善男信女把佛龕殿堂粉刷一新,商議改“觀音閣”為“小南海”,並請烈面清代廩生,名書法家周冕寫的匾額“小南海”三個大字,書法蒼勁,金光燦爛,引人注目。可惜此匾毀於建國後的大躍進時期。僧演明感到佛堂狹小,又缺乏住房,約在一九四三年間,將她母親接收的公益費共二百多元,借來作為建住房開支,經擴建後,成為了禪院。

小南海的禪堂佛龕曾幾經毀壞和被居民占用,老和尚僧演明在肅反時被錯劃為“反革命分子”,禁止她過宗教生活,迫使她織布擺攤賣布維持生計。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落實了宗教政策,給老和尚僧演明平了反,調整

居民住房,退還佛堂產權,尊重信教自由,維護正常的宗教活動,致使小南海的“香火”又飄拂起來。現有僧侶:僧演明、僧冰亮、僧文興、僧正華、僧鄭願;存有六種佛經,計早晚二時課誦金剛經、普門經、地藏經、萬福經、水懺經;現常有居士每逢初一、十五兩日拜會、行課。她們還不遠千里,曾去五台山受戒。

僧眾在黨的宗教政策感召下,大家表示:身披袈裟,不忘愛國主義,致力佛學,普渡佛門弟子。

景色特點

烈面鎮小南海寺廟始建於清朝嘉慶年間,迄今已有200多年歷史,該廟占地約7畝,供有佛像18尊。近年,為強化寺廟景點建設,豐富烈面鎮旅遊文化,鎮政府結合實際,細做寺廟周邊民眾思想工作,妥善將廟前的108㎡的土地和廟宇周邊1.5畝土地劃撥寺廟,作為宗教活動場所和綠化基礎設施建設。為完善寺廟基礎配套設施功能,鎮政府與寺廟管理小組協商,增添舉措、廣集資金、聘請專家,整修、精建寺廟,成功完成廟宇排水體系與市場排水體系的對接工程,切實搞好了寺廟圍牆的修建,著力解決好遊客吃、住、游、購等問題,實現了寺廟旅遊可持續發展。

9月7日(農曆8月初8)上午9:00,小南海大雄寶殿佛像開光慶典法會在烈面鎮小南海寺廟隆重舉行,四川省佛教協會副會長、什邡市羅漢寺方丈素全大和尚主持了開光儀式,佛像開光當天,慕名而來參加儀式與朝拜的信眾達到萬人以上。該寺廟的面貌已經煥然一新,香火鼎盛,節慶日祈福、觀光、探究宗教文化的遊客更是絡繹不絕,成為該鎮一大旅遊亮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