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京[陝西榆林別稱]

小北京[陝西榆林別稱]
小北京[陝西榆林別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榆林—塞上明珠,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它“長街十里,城扁街寬,堅厚的牆垣,寬敞的庭院,鋪戶家宅,都略具北平的局面。”半個多世紀前,曾蒞臨並寫過《綠樹清泉的榆林》的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用如此詩句深情地禮讚古城榆林。還寫下長詩《清澗——榆林》,回味了對榆林的留戀。榆林古城內有很多建於明清時代的衙署、廟宇、府邸、店鋪等,就連一般的民居,也多是正宗的京式四合院,但由於現代化城市建設,大部分四合院已經被拆除,只有少部分現在依然存在,所以榆林亦稱小北京。

基本信息

榆林四合院 榆林四合院

榆林城內的四合院多建於明清兩代。時至今日,這些四合院已經成為歷史文化名城榆林的核心內容,堪稱榆林歷史、建築藝術和科學的載體。

“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樓騎街天下名”的榆林城,號稱駝城,雅名榆陽,有“小北京”之美譽。其東依駝山,西臨榆溪,南控烏延,北瞰燕塞,襟山帶水,龍騰虎踞,九邊雄鎮,三秦鎖鑰。建城五百多年以來,榆林城歷經了無數戰火與硝煙的考驗,依然屹立於塞北高原,古時即有東扼雁朔(大同雁門關和)、西衛寧夏、南蔽秦隴、北接河套之說,是明朝九邊重鎮之首,其軍事地位十分重要。

小北京[陝西榆林別稱] 小北京[陝西榆林別稱]
小北京[陝西榆林別稱] 小北京[陝西榆林別稱]

《延綏鎮志》記載:古城榆林始建於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後歷經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弘治五年(1492年)、正德十年(1515年)三次擴建,史稱“三拓榆陽”,及至清同治年間,始成今日之狀。

榆林四合院多取南北方向(少數為東西方向),坐北朝南(坐東朝西)為正房,正房一般為5間,兩旁設耳房,南房(西房)為倒座,左右兩邊各3間稱廂房。還有四合院系兩個以上四合院串聯而成,稱大四合院。記者在採訪中僅見到牌樓上巷4號郭家大院、大有當巷3號、4號、6號院(3院原為一體)為三進式,二進四合院包括後水圪堵中巷1號尚家大院、李學士上巷6號院、24號胡家大院、李學士中巷3號郭家大院、呂二師巷4號呂家大院等。其餘四合院大多都為獨院結構。
自明代中葉以來,榆林城文官武將、邊商富賈和手工業者雲集。長街短巷、高牆低檐的四合院便成為各階層人士聚居的處所。今大有當巷4號院、 呂二師巷4號院和馬店巷9號院就分別是明清兩代賀、呂、崔三位總兵的宅第。

四合院的規模與檔次取決於居民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實力。官紳富豪的府邸宅居五脊六獸,穿廊虎抱,門樓兩側置有石獅石鼓。平民百姓的四合院則多為磚木結構一進兩開的瓦房,單檐平出,因陋就簡。

從明清直至20世紀80年代,榆林城區尚有四合院1100座,但由於“文革”“破四舊”和近幾十年來的“建設性破壞”,市廛民居,拆改逾半,雄峙數百年的古建築,充沛藝術特殊趣味的四合院,僅餘大略,蕪雜可嘆。據文管部門統計,城內現存四合院700餘座,其中具備基本規模的只有90多座,而保存較完整的僅有9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