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一)發病原因
神經上皮組織腫瘤有兩類。一類由神經系統的間質細胞(即膠質細胞)形成,稱為膠質瘤;另一類由神經系統的實質細胞(即神經元)形成,沒有概括名稱。由於從病原學和形態學上,現在還不能將這兩類腫瘤完全區別,而膠質瘤常見的多,所以將神經元腫瘤包括在膠質瘤中。神經上皮起源的腫瘤是最常見的顱內腫瘤,約占顱內腫瘤總數的44%。
(二)發病機制
肉眼所見腫瘤邊界常較光整,有“假包膜”,而實際腫瘤細胞浸潤的區域已遠遠超過了“假包膜”所顯示的邊界,較表淺的膠質母細胞瘤常侵犯和穿透大腦皮質並與硬腦膜粘連。腫瘤切面形狀多不規則,有腫瘤區、壞死區和出血區,可有囊腫形成,瘤組織柔軟易碎,血運豐富。腫瘤的特點是:①腫瘤細胞的多種組織學形態。②腫瘤細胞核分裂象相當多見。③供血血管豐富。④來源於血管外膜的間質纖維增生。
生長特徵:①膠質母細胞瘤有沿白質中的神經束生長到遠處的傾向。②腫瘤侵犯腦室後,可經腦脊液轉移。③多中心性生長,有4.9%~20%存在幾個獨立的瘤中心。
腫瘤惡性程度為Ⅳ級。腫瘤的病理類型多為低級別星形細胞瘤,常為毛細胞型。腫瘤自然病程的多樣性使得治療效果的評價十分困難,有的學者根據術前MRI表現將其分為3類:①視交叉前型;②瀰漫性視交叉型;③視交叉-下丘腦外生型。以此來指導外科治療。
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1.視交叉前型常表現為進行性視力下降和突眼,在嬰幼兒多以眼球震顫、斜視為首發症狀,眼底檢查可見視盤靜脈的擴張和視盤的水腫,病程較長時可見視盤的萎縮。
2.瀰漫視交叉型多表現為視敏度下降和雙側視野的缺損,內分泌症狀和腦積水較為罕見,此類患兒多合併有神經纖維瘤病的其他表現(如皮膚色素沉著等)。
3.視交叉-下丘腦型臨床症狀多與年齡相關
(1)小於2歲:小於2歲的幼兒多表現為腦積水、發育延緩、視力減退和間腦綜合徵。
(2)2~5歲:2~5歲的患兒,內分泌紊亂是最常見,可表現為性早熟或生長遲緩,大約有半數以上的患兒有視力障礙。
(3)兒童:年齡稍大的兒童以視力障礙和視丘下部的損害(嗜睡、尿崩、間腦癲癇等)最為多見。
兒童表現有無痛、無搏動性突眼,伴有視力進行性下降時,應引起本病的高度注意,應行神經眼科學和神經放射學檢查。部分患者可以內分泌障礙和下丘腦受壓表現為首發症狀就診。
應該做哪些檢查
一般常規檢查無異常發現,視交叉-下丘腦型患兒可見內分泌的紊亂。
1.顱骨X線平片可見有視神經孔的擴大,蝶鞍呈“梨形或葫蘆形”,影響到腦脊液循環時可見顱內壓增高征。
2.CTⅠ、Ⅱ型多有視神經的增粗,病灶呈等密度,不規則強化,少有鈣化,囊性變罕見;可見前床突、鞍結節的骨質吸收和視神經孔的擴大。Ⅲ型多表現鞍上池的閉塞,鞍區等密度的占位病變,少數梗阻室間孔而使側腦室擴大。
3.MRI常常能清楚顯示解剖結構的移位受壓和視神經、視交叉的增粗,外觀似梨狀,前小後粗,如圖1所示,信號強度無特徵改變。術前MRI的表現可分為3類:
(1)視交叉前型:視交叉前型表現為眶內視神經的梭形增粗,而顱內視交叉並無侵犯,雙側病變偶見於神經纖維瘤病者。
(2)瀰漫性視交叉型:瀰漫視交叉型以神經纖維瘤病的患兒最多見,表現為視交叉的瀰漫性增粗,可向前後生長侵犯視神經或視束。
(3)視交叉-下丘腦外生型:視交叉-下丘腦外生型表現獨特,以視交叉-下丘腦外生性腫塊多見。
以此來指導外科治療,並發現後二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於前者。
應該如何治療
對於局限於一側視神經的腫瘤,手術完全切除是首選,手術的目的為保護眼球和阻止腫瘤向視交叉的蔓延。手術的指征是:進展性突眼;視力進行性下降;影像檢查示腫瘤進行性增大及患側已失明。腫瘤較小、臨床無症狀者,是否積極手術治療仍存有爭論,因為絕大部分腫瘤生長緩慢,不產生疼痛,多數學者建議採取定期觀察。對於鞍區外生型已產生占位效應的腫瘤,應採取手術切除。如全切除腫瘤已不可能,也應做部分切除,術後輔以必要的放射治療。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對放療較敏感,放射治療的劑量應達到50~55Gy。許多資料已顯示放療能顯著縮小腫瘤的體積、降低腫瘤的復發,提高存活率。視神經膠質瘤是生長緩慢的良性腫瘤,腫瘤全切除可獲長期生存,即使部分切除術後輔以放療患兒的預後也比較好。本組18例中術後隨訪10例,最長已存活17年,無復發跡象。
瀰漫性視交叉型和視交叉-下丘腦外生型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於視交叉前型。
治療效果[1]
1)運用高超的動脈插管技術,採取將藥物直接注入供應股骨頭的血管。
2)使血管擴張、痙攣解除,並溶通血栓阻塞,可較長時間維持局部藥物高濃度。
3)使病變血管變得通暢、血供增多直接增加側支循環和疏通股骨頭營養血管,促進代謝物的清除。
4)使壞死骨質逐漸被吸收,新骨慢慢形成,從而壞死的骨頭得以修復,疼痛緩解,症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