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攝影

專題攝影

張韜磊、靳福堂在《專題攝影》中認為:“專題攝影是通過多幅照片來集中地闡述一個主題,從而能夠比較全面地、概括地、深入地反映出事物發展進程和結果,能夠細緻、深刻地刻畫人物的精神面貌。它是畫報、報紙和雜誌甚至電視、電影中經常採用的一種形式。”

定義

徐忠民在《新聞攝影學》一書中寫道:“專題照片,又稱專題攝影、攝影通訊,是新聞攝影的一種體裁。它通過多幅、成組的畫面,結合一定的文字,集中地闡述一個主題思想,深刻、細緻地刻劃人物的精神面貌,或概括、深入地反映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揭示其內在的思想內涵及社會意義,是報刊雜誌經常使用的一種報導形式。”

攝影要求

專題攝影的結構與拍攝

美國《生活》攝影編輯提供這樣的思路,記者送來的專題攝影,通常要求有8個方面:

1、故事的開頭--全景或對主題有介紹性的照片:通常是從廣角或高角度觀察的全景鏡頭。

2、中景:對一群人或一些活動進行描寫。

3、近景:把鏡頭集中到專題中的某個元素上,如:人的手或建築物的細部。

4、肖像:是人物處於生活環境中的,或是人物表情豐富,處於情感高潮的面部特寫。

5、關係照片:表現人物之間交流的照片,反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6、典型瞬間:故事中最有典型意義的東西,對專題有概括意義的照片,包含許多關鍵要素,通常也被稱作決定性瞬間。

7、過程照片:故事發生的過程,從開始到結束,可作前後比較,使專題具有一種發展即運動的感覺。

8、結尾圖片:將故事引向結束。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以地域經濟報導著稱,它的版面編輯則希望在一年專題攝影中能看到這樣的內容:

1、人們的食、衣、住、行;

2、地方的政治、宗教領袖是誰;

3、生存環境地貌;

4、這些人用什麼來賺取生活費用,賺錢用來乾什麼?

一個專題稿有好的開頭與結尾,中間由有邏輯的圖片穿起來,這種結構是最基本的。說8個方面的內容,並不是只能拍8張照片,可以是5、6張,也可以是二、三十張。

攝影理論

拍攝的所有人物和故事歸納一條主線之間

有人說,專題攝影要尋找照片與照片之間的邏輯聯繫,邏輯關係的緊密程度是結構的關鍵。有些攝影者都知道一個專題遠景、中景、近景的搭配,卻忽視細節、忽視邏輯。比如一個稿子會出現兩張照片構圖不同卻講同一件事,同一個細節。還有的出現一樣的畫面講不同的事情的問題。

關於拍攝專題攝影給攝影者帶來許多創造與想像的空間。幾乎所有的攝影手段都可以運用到專題攝影中,攝影者視覺創造的能力得到發揮。最主要的是要形成個人風格。薩爾加哆巨大的美,尤金·理察不穩定構圖,都讓人過目不忘。

幾年前,攝影界有人提出一個視覺趣味點向多個視覺趣味點發展。我理解多個趣味點不僅是趣味點統一,也可以是強烈反差。我們的攝影者的問題在於崐視覺不夠大膽。

攝影思維

專題攝影是一個非常個人化的勞動,無樣板可言。我想為攝影者提供兩種思維。一曰"破壞性思維",二曰"反差思維"。

破壞性思維

破壞性思維是指在結構與拍攝上都不跟著事先腦子中的固定模式走--無論是自己的模式還是他人的模式--不能事先決定結構拍攝風格,把被拍主體放進去,而應讓被攝主體決定專題的結構和攝影。

反差思維

反差思維就是要在一個專題稿中表現舊與新,傳統與現在,苦與樂,成功與失敗。而在攝影手段運用上,注意光線、色彩、虛實的反差。

基本要點

取材

專題攝影的取材並沒有嚴格的限制,一般而言,只要是關注現實的內容均可以專題形式表現。但取材同時意味著對拍攝對象的研究和了解,意味著充分而詳實的案頭工作。因為專題攝影講求深度,所以攝影師不是一個被拍攝對象牽著鼻子走的人,而是能夠獨立、冷靜、平衡地去拍攝的人。有可能的話,可以隨著拍攝進程,列出一個拍攝提綱,這個提綱越細節越好。所謂大處著眼,小處入手。正如美國著名攝影師亞瑟·羅斯戴爾所說:"當你選擇一個城市作為報導對象,你完蛋了;當你選擇一個社區作為報導對象,你很困難;當你選擇一個街道作為報導對象,你可以辦到;當你選擇一個家庭作為報導對象,你容易多了;當你選擇一個人作為報導對象,你成功了。"——你當然可以有選擇一個城市的雄心,事實上也完全可以辦到,但是,那也得從一個人開始的,從一個細節開始。

語言

沒有誰規定專題攝影只能使用哪一種風格或類型的影像語言。但需要明確的是,你選擇的語言是你自己用起來最舒服,以及最適合你要表現的主題的一種,是可以由表及里觸及事物核心的那一種語言。同時,注意語言應當時刻保持活力,這包括鏡頭的變化、角度的變化等。簡單地說,你要保證即使最後給人看的是1000張照片,也要讓閱讀者始終興致盎然,不覺得重複、乏味和無趣。而且,正是通過你的影像,促使人們去了解、思考,至少在心裡要提出一個問號。這一點,無數大師已經用作品證明了,他們帶有強烈個人風格的語言和他們的表現對象之間是多么相得益彰。

結構

專題攝影可以採用單線或複線,也可以採用遞進或並列,也可以幾種形式穿插。無論哪一種,需要注意的是整體的節奏感和協調性。一個優秀的攝影師善於把握視覺節奏,而不是糊裡糊塗像倒一袋麻瓜一樣地傾泄事實和照片。做到這一點並非易事,抓住某個精彩的瞬間可以靠運氣,但要讓許多個你認為很精彩的瞬間和諧相處,則需要修養,毫無運氣可言。注重結構的攝影師其實並不是太多,人們通常認為只要有足夠多數量的照片輯錄成冊就行了,但實際上,節奏感和協調性甚至是在拍攝時就已經形成了,才有可能在最後表現出來。在這方面,羅伯特·弗蘭克的《美國人》可以作為範例。

編輯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同時也是,很遺憾地說,我們做得很薄弱的一個環節。編輯應當充分地了解專題最後的呈現是出於何種目的,並且對如何實現這個目標有非常清晰而具體的想法,否則,照片本身的光彩很可能因為失當的編輯而大打折扣。同時,好的編輯毫無疑問能夠彌補照片的某些先天不足。最重要的是:選擇照片的時候,要儘量地嚴苛,和拍攝時不妨多拍相反,這時候,不妨少選——果斷地去掉那些干擾性的照片,哪怕它們看起來很不壞。攝影是減法,雖然我們身處的時代是一個不斷堆砌的時代,但是,懂得捨棄,才是真正的自信。這時候,即使是攝影師本人來編輯圖片,也要做到與攝影師的身份暫時分離。編輯不應當只懂得照片,他必須知曉許多照片以外的東西,能夠站在一個高度來看這些擺在眼前的照片,而不是將自己陷進去。這樣,他才能做出比攝影師更有遠見和洞見的選擇。編輯要給選出來的照片一個秩序,這個秩序就是編輯為照片建立起來的王國,邏輯、結構、節奏都在其中顯現——最重要的是,價值觀在其中顯現;但是,必須看起來非常自然,就像照片本身就是那樣,而不是被強迫成那樣的。

文字

必不可少的內容。攝影絕對不是萬能的,同時,圖文結合已經被證明是最佳傳播方式。許多攝影師同時也是才華橫溢的文字好手,也許因為攝影本身就蘊藏著詩性,攝影與史料、與詩歌、與散文小說的結合越來越多見。同時,也有一些攝影作品只有極少的文字,甚至除了標題和簡要的總括性文章之外,圖片本身不配文字。這可以根據作者本人的意願和目的來決定。文字不可喧賓奪主,它要與影像的內在氣質保持一致,同時,補充影像難以呈現的內容,為影像提供確實可信的信息和背景。

圖片

一個專題攝影應該有多少張圖片,目前似未有嚴格定論,一般報紙刊發的攝影專題在7張左右(單版),而各類比賽、基金項目則要求不一。20張,算是一個基本數目,指攝影師最後至少能提交20張不同內容的照片以供編輯。

舉例

李曉果在拍攝專題的時候,曾與編輯討論"形"與"神"的問題。在"形"似之後,他一直為"神"兼而苦惱。如何"形神兼備"如何擺脫形式的束縛追求專題攝影傳達出的"神韻",是走向成熟的攝影者思考的一個命題。

"神韻"最主要的構成莫過於專題攝影的氣氛了。氣氛烘托主題、強化主題。任何一組氣氛強烈的專題人們過目不忘。

以薩爾加多著名的《淘金者》為例,1986年,巴西賽拉·佩拉達金礦,在一個不到足球場大的場地,5000人密密麻麻擁擠在髒泥漿中淘金。全部照片的影調呈灰黑色,每個畫面雕塑感極強,無論是場面還是特寫,無論是表現衝突還是無言苦做,薩爾加多營造出的氣氛是壓抑、緊張、巨大的沒有盡頭的悲苦氣氛。在拍攝中,薩爾加多花了大量時間去了解認識拍攝對象的勞動生活及內心。拍攝開始了,他置身於這些被稱為"泥豬"的人之中,近得能聽到"泥豬"們的呻吟與喘息。看到這些著名的影象,我似乎能看到薩爾加多在髒泥漿中手握相機的情形。

氣氛中,有事先可以預知的氣氛,也有要到了現場後突然才能感到的氣氛。這需要攝影者用心去體會,用相機去營造這些氣氛。攝影者在拍攝專題時獨到的對氣氛的把握,創造出符合主題的強烈的、真正的氣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