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是人才太少,還是不夠專業?
任何人都能成為專家!
你是一流的商務人士,還是一般的上班族?
差別就在這裡!
本書著重闡釋了真正的專家必須具備的四種能力:先見能力、構思能力、討論的能力、適應矛盾的能力,以豐富的案例和深刻的洞見警示人們重新思考專業的內涵與效用,培養並吸納專業人才。對於企業而言,本書匡正了世人對“專業”的誤解,管理者可按圖索驥,尋覓真正的一流人才;對於個人來說,本書著眼於專業人才的培養與修煉,為職業人士指明了一條修身之道。
作者簡介
大前研一,麻省理工學院博士。曾任麥肯錫日本分公司董事長,兼任許多跨國公司的管理顧問。1994年7月離開麥肯錫,現任創業者商學院校長和一新塾校長。1996年起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史丹福大學客座教授。被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評選為“全球五位管理大師”之一,“日本戰略之父”。
圖書目錄
導讀 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企業家
前言 預言將自我實現
第一章 你夠專業嗎?
專家的定義
被遺忘的"對顧客的誓言"
顧客無處不在
關於授權的誤解
不斷學習,樂此不疲
挖掘自身潛力
紀律的力量
第二章 先見能力
"看不見的新大陸"
戰略論的功與過
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
先見能力的蛻變
懷疑一切
享受變化
不怕失敗,執著探索
編執狂的高度警覺
磨練覺能力的直觀
對事業專心致志
"看不見的大陸"為何看不見
第三章 構思能力
僅有先見能力是不夠的
成功的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
把握變化的速度與規模
電子商務的三個關鍵點
沒定滿足8億人市場的標準
未雨綢繆
"and"還是"or"?
勇於自我否定
向以過去時談論成功的人才投資
追求"深度經濟
第四章 討論的能力
避免對企業發展無益的討論
符合邏輯的思考S符合邏輯的討論
討論的能力可以後天養成
邏輯是全球唯一的通用語
確保提問符合邏輯
"傾聽的能力"與"說服的能力"
不可掉入詭辯的陷阱
盡情討論,直到權威者發話
用符合邏輯的反駁引導雙方達成共識
作為討論基礎的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
成功始於堅定的信念
第五章 適應矛盾的能力
企業經營沒有唯一的最佳答案
經營中包含的矛盾
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溝通的能力
集權與分權
全球化與本土化
競爭與顧客
自由與統率
左腦與右腦
結語
文摘
第一章 你夠專業嗎?
專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並靠理性而行動。他們不僅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較強的倫理觀念,而且無一例外地以顧客為第一位,具有永不厭倦的好奇心和進取心,嚴格遵守紀律。以上條件全部具備的人才,我才把他們稱為專家。
專家的定義
專業技術人員與專家看似相同,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經常有人問我:“近些年來總是聽您在談專家,那么,您是怎么定義專家的呢?”泡沫經濟破滅之後,也許是由於我對大家的提醒多少起了些作用,在商務人士中,一種健康的危機感正在蔓延,大家感到“國家和社會已經靠不住了”,提升自身價值的現象正在萌芽。與此同時,對於“專家”這個乍看起來非常漂亮、聽起來也很悅耳的詞,大家使用得越來越頻繁了。
我認為,在重新認識自身市場價值的過程中,專家這個詞是象徵性的;對於激勵自己向更高的境界邁進,它只能起到一個升壓器的作用。我們不得不認為,正是由於大家隨便使用,這個詞已經遠離了其核心意義。例如,企業的領導者經常在迎新會或是員工大會上發布指示,說“請大家成為這方面的專家”,這顯然是錯誤地運用了這一概念。這種情況下的專家指的是專業技術人員,專業技術人員與專家看似相同,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追根問底是了解某個事物本質的捷徑。那么,在我宣布我所認為的專家的定義之前,請先看看我“搜尋”到的人們的一些普遍認識: “憑藉專門的知識和技能獲得報酬的人。”(的確如此) “不僅是在公司內部,從公司外部來看,也具備第一線通用的專業知識和實際業務能力。”(有道理) “能夠發揮應有作用的人。”(當然如此) “對自己的工作懷著理想和自豪感,並且不斷努力。”(這一點很重要) 除此之外,還有“道德感強”、“具有堅定的自信心”、“貫徹自己的信念”等各種認識,總而言之,大家對“專家”共同的看法是“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自立和自主”以及“高績效”。以上任何一種理解都沒錯,但又都不夠準確。 我進一步考察了美國移民局在為非本國居民發放簽證時設定的職業類別。從適用於外交官的A類到從事宗教工作的R類,簽證共分成18類。我們來看一下適用於專業技術職位的H到1B類。
要想申請H到1B類簽證,必須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在可獲得簽證的專業範圍內,獲得學士以上學位;擁有前往就職州的批准檔案;擁有與以上兩點相當的專業知識和經驗。職業範圍為建築學、工學、數學、自然科學、計算機、生命科學、社會科學、醫學或保健學、教育、博物館學或圖書館學、法學、神學、寫作、藝術、音樂或演藝、時裝模特,此外還包括企業的經營者和管理者。總而言之,以上分類幾乎相當於企業中所有的白領職位,因而無法參考。 被遺忘的“對顧客的誓言” 專家的詞源本是“profess”,意思是“向上帝發誓,以此為職業”。
大家看過美國非常流行的電視劇《急診室的故事》(ER)嗎?這部電視劇是以芝加哥的一家綜合醫院為背景拍攝的,即使大家沒有看過,恐怕也聽說過,它是由麥可·克萊頓和史蒂芬·史匹柏聯袂製作的,他們曾以《侏羅紀公園》而聞名於世。從1994年開始,這部電視劇曾108次獲得艾美獎提名,21次獲獎。它的系列10《急診室的故事10》從2005年3月起開始播出。
我不是華納兄弟公司或日本廣播協會的宣傳負責人,詳細的信息由他們來提供,在此我想提及的是在《急診室的故事》中出現的“Oath”(誓言)這個詞。它的準確說法應該是“The Oath of Hippocrates”,在醫學界被稱為“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在醫神阿波羅以及埃斯克雷彼斯等諸神面前宣讀的誓言。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具體內容有九條,在醫學院中,立志成為醫生的學生們要依照這一誓言宣誓。
這九條誓言對於思考職業化問題也有著深遠的意義,在此我想介紹一下。請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把醫生作為“職業”,患者作為“顧客”來考慮。
1.請允許我行醫,我要終生奉行人道主義。
2.向恩師表達尊敬與感謝之意。
3.在行醫過程中嚴守良心與尊嚴。
4.以患者的健康與生命為第一位。
5.嚴格為患者保守秘密。
6.保持醫學界的名譽與寶貴的傳統。
7.把同事視為兄弟;不因患者的人種、宗教、國籍和社會地位的不同而區別對待。
8.從受孕之始,即把人的生命作為至高無上之物來尊重。
9.無論承受怎樣的壓力,在運用自己的知識時也不會違背人道主義。
專家的詞源本是“profess”,意思是“向上帝發誓,以此為職業”。希波克拉底誓言正是如此。
醫生、藥劑師和護士要對人的生命負責;律師要對人類行為的善惡做出判斷—從事這些職業的人自古以來被視為專家,後來專家的範圍擴大到會計師、稅務師、大學教授和普通教師等取得了國家資格認證的人,並且作為普遍的認識而被人們所接受。不過顯而易見,人們對專家的這種認識並不適應時代的發展。從某些事例中,我們也能看到專家的作用並非如人們所認為的那樣。
例如,有些醫療事故讓人懷疑醫生是否真正具備行醫資格。一旦發生醫療事故,醫院院長和醫生們只好召開記者招待會賠禮道歉,醫生的體面蕩然無存;“等候3個小時,看3分鐘病”—每當耳聞目睹醫院的此類做法毫無改進,我便不由得懷疑希波克拉底誓言究竟在起什麼作用。此外,在背後操縱著華爾街的大型法律事務所,以及為了金錢而歪曲事實的律師也讓人感到面目可憎。從某種意義而言,法律是一個非常可怕的領域,它有可能僅僅依靠不同的解釋而改變我們的人生。 此外還有會計師。安然公司爆出醜聞,西武鐵路集團和日本鍾紡株式會社偽造財務報表,在此類事件中我們顯然看不到專家的身影。在美國,開始出現以Quicken為代表的家庭賬簿軟體,會計師和稅務師等專業人員提供的大部分財務服務轉化為商品,像洗衣粉和牙膏那樣無所不在。日本早晚也會出現這種情況。
總而言之,專家已無法再根據職業的種類而定義。有專業的醫生和律師,也有隻通過國家資格認證的徒有虛名的醫生和律師。反過來說,資格只不過是一張紙片而已,如果不成為真正的專家,便如“腳底的米粒”,撿起來也不能吃。 對於從事各種專業技術工作的人,區分出哪些人是專業的,哪些人只是徒有虛名,這才是“顧客至上”。幾乎所有針對專家的定義都把焦點對準知識和技能,而忽略了顧客的存在。我認為那些定義都不夠準確,其原因正在於此。
1990年,在出版《無邊界的世界》這本書之前,我在《哈佛商業評論》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名為《在無邊界世界中的管理》(Managing in the Borderless World,在歐美有一個慣例,就是作者在自己得意的著作出版之前,先在該雜誌上發表文章,以吸引讀者注意),當時該雜誌的總編、哈佛商學院的塞奧德爾?萊比特教授對我非常關照,他一語道破天機:“企業通過商品與服務銷售其誓言,那是百分之百地讓你滿意,顧客購買的就是這種誓言。”青木利晴先生從1996年到2002年擔任NTT數據公司的社長,他有一句名言是:“對顧客信守誓言,自己則嚴格遵守規定。”
麥肯錫公司的價值觀是“把客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無論是有經驗的人還是新人,都要徹底貫徹這一價值觀。嚴禁從個人或公司的利益出發而做出決策。如果打破這條戒律,不管你是多大規模工程的負責人,都會失去周圍人的信任,不僅受到輕視,還會因此被解僱。
顧客無處不在 官僚就是公僕,所謂“官僚主義”,應該可以理解為為社會和他人而獻身。這個詞被賦予貶義,真是一種諷刺。
以前經常能聽到上司對下屬,或者老員工對新員工說:“你的工資是顧客給的。”這種說法非常正確,但最近已經不常聽到了。那么,這裡的“顧客”究竟指的是什麼人呢?對生產消費品的廠商而言,毫無疑問,顧客指的是終端顧客,他們最終消費廠商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務,而與這些終端顧客有著直接聯繫的零售企業也可以稱之為顧客。
但在此有一件事會令人進退兩難。滿足終端顧客的需求卻不一定能滿足零售企業的需求;反之,滿足零售企業的需求也不一定能滿足終端顧客的需求。因此,能夠滿足終端顧客和零售企業兩方面需求的東西也許可稱之為暢銷商品,不過廠商不一定能生產出這種商品,而且即使滿足了這兩方面的需求,也可能是非暢銷商品。
那么,如果顧客是企業,也就是所謂的B2B(企業對企業)的情況,又如何呢?一般人會把提供商品和服務的部門當做顧客,顧客方面也會這樣認為。然而,從半個世紀以前開始,在B2B的世界裡,便有人指出思考“顧客的顧客”的重要性。以IT廠商為例,信息系統部門為直接的顧客,顧客的顧客是公司的社長,有時則是全體員工。對醫療器械廠商和製藥公司而言,醫生和醫院的事務部門為直接的顧客,顧客的顧客則是患者。順便提一句,如果是前面提到的生產消費品的廠商,消費者則成為直接的顧客,同時也是零售業這個顧客的顧客。
不過,經常有人說在B2B的世界裡沒有市場銷售,反過來說,幾乎沒有任何一家企業看到顧客的顧客的需求。事實上,企業的負責人只考慮如何讓直接的顧客滿意,如果出現了競爭對手,便想方設法試圖消滅競爭對手。既然有這么充沛的精力,真應該認真地做點兒別的事情。邊打高爾夫球邊進行商業談判,這種行為在一流企業的管理中是被禁止的。有些人認為這種做法理所當然,如果這樣的人身居高位,那么他很容易犯下過錯。 由此導致的不當行為之一便是“事前協定”。有些管理者經常談到雙贏(也就是互利)的關係非常重要,對此他們毫無疑義。這種“事前協定”的目的便是雙贏。 毫無疑問,“事前協定”是違反反壟斷法的。然而,對於作為訂貨方的顧客而言,與新加入者相比,他們要向有經驗的行業成員支付更高的成本,但這樣做能夠進一步加深生意上的關係,容易預測對方的實力,從而減小風險。不過,正如我在前面所提到的,這種做法不僅與反壟斷法相牴觸,而且與職業道德相牴觸。這是因為這樣做不僅沒有考慮顧客的顧客,而且還妨礙了顧客獲得最大價值。如今,依然存在“事前協定”的行業無一例外都很封閉,沒有產生良性循環,因此競爭原理無法發揮作用,這些行業便與競爭原理作用下的產物—技術革新無緣。
反之,通過考慮顧客的顧客,可以把目標領域擴展到其他行業,這就為重新審視現有的方法提供了契機,並且有可能贏得機會,為直接的客戶提供獨特的價值。不過,任何人都會受到組織常規的束縛,傾向於遵守行業習慣,不去打破常規,這些人就像山崎豐子的《白色巨塔》和手塚治虫的《怪醫黑傑克》中塑造的醫務室工作人員一樣。
此外,總務科、人事科、財會科、經營企劃科、法務科以及宣傳科等部門不直接生產產品,但它們也有自己的顧客。在這些部門工作的人被稱為職能部門的員工,他們對經營者而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他們的顧客也可以說是經營者,或者說是經營者指定的董事會,甚至可能是選出這些董事的股東。
事實上,由於和經營者距離較近,他們容易像高級官員那樣指手畫腳。他們依仗自己經營者代理人的權力為所欲為,監視普通員工,有時像法官那樣對事物進行裁決,有時在組織內部暗中活動,這就是官僚主義。他們以普通員工無從知曉的公司內部訊息以及條文煩瑣的規定為盾牌,擴大自己的勢力,管理並控制別人。
然而,官僚就是公僕,所謂“官僚主義”,應該可以理解為為社會和他人而獻身。這個詞被賦予貶義,真是一種諷刺。
序言
前言
預言將自我實現 我想做出這樣的預言:“專家階層的勢力遲早會增強,並動搖日本的產業界。”
在職業化的時代,資本主義越來越純粹,自由競爭越來越健全,真正擁有實力的人越來越受到推崇。企業家無處不在,他們根據問題、情況和優先順序,利用知識與技能解決問題。努力鑽研、力求在更高水平上解決問題的專家不斷增多,這正如電腦處理信息的能力在不斷提高一般。如今,這樣的時代正在到來。
各位讀者,你們聽說過“預言的自我實現”這種說法嗎?這是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K•默頓提出的一個概念,他是羅伯特•C•默頓的父親。羅伯特•C•默頓曾經與邁倫•斯科爾斯共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是1998年破產的投機性投資集團—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的創始人之一。這種說法指的是以沒有確鑿證據的預言為契機,喚起一種新的行動,這種行動最終使起初的預言變為現實。基於此,我做出了文章開頭的預言。 被稱為“專家”的這個社會階層並非與生俱來,而是由真正擁有實力的人們組成的。我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預言,是因為我非常希望這個社會階層的勢力增強,能夠有越來越多的人才掙脫羈絆,提高效率,為21世紀的日本開闢道路。
例如,參議院準備在日本國會召開第162次定期會議時通過郵政民營化法案,自民黨的執行部門要求各家媒體“審議還沒有結束,請不要報導說‘難以通過’”。正如他們所擔心的那樣,“難以通過”的預言最終實現,對此人們依然記憶猶新。 眾所周知,我一直毫不客氣、鋒芒畢露地表明自己的意見,被認為“蠻不講理”或“性情乖僻”。為此,那些舊秩序的守護者們多次批評我說:“你那么說,真的就會變成那樣。”的確如此,回顧過去的1/4個世紀,儘管並非百分之百準確,但我的發言與構想有不少都變成了現實。
但本書寫作的目的並不在於做出預言,而在於強調培養專家的方法。我從對專家的體會談起,對成為專家的理性的平台(基本條件)做出詳細的論述。因此,不要期待著我會告訴大家如何成為專家。不經過思考便想成為專家,這不是專家應具備的態度。這方面的學習當然必不可少,但真正的專家首先要理解專家的基本條件,然後再去思考如何成為專家。
因此,我在歸納總結本書時,對當時自己連載於《哈佛商業評論》上的文章內容產生了懷疑。最終我重新確定了寫作的理念,刪掉了大部分內容。
我以前是一名核工業工程師,進入從事經營諮詢的麥肯錫公司工作,也許是緣分所致。然而,我沒有上過商學院,僅僅學習過科學方面的知識,作為一名商務專家,只能靠自己獨創的一套,在不斷失敗中摸索。因此,我希望通過本書,向此後肩負日本社會重任的各位商務專家介紹自己成長過程中的體驗,也就是專家所要求的最低限度的思考方式。不過請大家切記,一定要用自己的頭腦思考,而不要囫圇吞棗地閱讀我的文字。
本書的底稿是2004年7月開始連載於《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在三四十歲的那段異常忙碌的歲月里,我經常閱讀這本雜誌的英文版。因為我的大部分客戶都閱讀這本雜誌,我想與他們就雜誌中出現的見解和組織框架進行一番討論。既然是商務專家,那么不熟讀《哈佛商業評論》恐怕不太合適。在熟讀這本雜誌的基礎上,還可以發表文章,與那些作者就某些觀點相互切磋。事實上,與其按照雜誌上所寫的內容進行“空拳攻防練習”,倒不如實際參加拳擊比賽,或懷疑,或反駁,或頷首,這樣做將更有意義。
最後,我再提出一個預言,那就是:“任何人都能成為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