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橋[浙江]

將軍橋[浙江]

將軍橋,位於浙江 溫州 甌海區景山街道和鹿城區城郊鄉交界處,跨勤奮河,是上河鄉通往溫州城的必經之路。


將軍橋,原名介福橋,因橋鄰河邊將軍廟而俗稱為將軍橋。將軍廟祀唐溫州守將龔炳。鹹通元年(860),浙江裘甫起義兵一部攻打溫州城,守將龔炳將軍被殺於城西南今將軍橋畔,後郡人即在其身亡之地立祠從祀。將軍廟後因建設過境公路時被拆除。 將軍橋歷史悠久,宋葉適《贈孫十五道人》詩有“將軍橋畔女仙家”之句。可證在宋嘉定年間(1208-1224),將軍橋已建,橋以東北——西南走向,
原系石板橋,1971年改建為三孔鋼筋混凝土結構,全長37.96米,橋面長29.4米,寬7米,距常年水位高5.8米,負載20噸,拖掛量100噸。
1991年秋,因交通發展,重新改建。由溫州市工程設防處設計處設計,溫州市城建處承建,“將軍橋”三字由金盛華書額。改建後的橋樑,長38米,寬10米,使此地段的交通狀況大為改進。 橋西端瀕河兼有將軍亭,坐西朝南,1983年建成。亭深4米,寬4米,高3.2米,為鋼筋混凝土和磚石結構。方棱磚柱,水泥坐椅,石英飾面。東側築有水泥欄桿。亭共二層,上為陽台,憑欄可眺完四野景色,側設有露天直梯,為附近居民及行人憩息勝地,後隨著舊橋改建而被拆。橋東北有一古榕樹,濃蔭蔽地,景色迷人。橋西南有溫州市第一座立交橋——三維橋,氣勢雄偉。 將軍橋所跨的勤奮河,系會昌湖支流,長1920米,河面寬20~40米,深3米,是西南三溪諸水排入甌江的主要河道。河之西南高樓大廈,一幢幢,一座座巍然屹立,面貌煥然一新。臨河勤奮長廊是居民飯後散步,遊人休憩,戀人談情說愛好去處。內設有長椅,石凳,葡萄架,綠化帶,設計新穎,綠意深深,引人入勝。河東北岸綠樹成蔭,芳香撲鼻醉人,飄逸十里。 如今,將軍橋上車來車往,不計數的車輛在將軍橋上賓士著,來來往往,熙熙攘攘,真是一派繁華溫州地。
將軍橋,是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嘉陵街道辦事處的管轄的一個社區也是廣元城區的第一個居委會,該社區人口深住人口有兩萬。該社區位於廣元市利州區城北,是古今進出川古蜀道中的必經之路。在古代有一條小溪從那流過並進入嘉陵江,小溪上有一個小橋。在元朝時,一位元朝將軍戰死橋上,故名將軍橋。將軍則埋在橋邊北200米的遠的山坡上,因此也有了將軍廟,直到現在,每年都會有將軍後代從甘肅來此地祭拜。改革開放後,為了擴大進出川道路的通行能力,將其拆除,並修建了一個直徑為100多米的大轉盤,此處也成為了廣元城區眾多公車的終點站,那條小溪則成為了暗溝。
在512地 震後,該社區隕失慘重,傷亡眾多。但為了自救與幫助其他地方的民眾,當地居民更是團結一致,幫助救援人員卸貨,此處成為了四川第一救災物質中轉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