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簡介】
將軍廟街天主教堂,位於中國濟南市老城區將軍廟街西首路北,門牌號為將軍廟街25號,因教堂奉無染原罪聖母為主保,所以全名為聖母無染原罪堂,百姓以地名稱為將軍廟天主教堂,也稱將軍廟街天主堂等。該教堂建築群由主教堂、小修道院、主教公署組成,現為濟南教區主教府,現駐神職人員有兩位,所轄信教民眾近千人。目前該教堂對外開放參觀,並舉辦相應的課堂教學。
作為濟南最早的天主教堂,教堂的建設可追溯到16世紀,幾經變遷才形成現在的規模。該建築群為濟南最早的近代建築藝術代表作,教堂融合中外,兼采南北,地域特徵明顯,體現了老濟南在殖民時期,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建築特點。其建設藝術,特別是內部壁畫精美,宗教氣氛濃郁,是濟南重要的宗教建築之一,被列為濟南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天主堂為將軍廟街曾經並列著的四座廟堂(自東至西依次為城隍廟、將軍廟、慈雲觀和天主堂)之一,也是目前整條街上保存最好的建築,因這幾處建築組合南臨將軍廟街,北止雙忠祠街,西起啟明街,東到西熨斗隅巷,成為老城內頗具規模的洋樓方陣,現在仍有許多老濟南人將這一帶稱為“洋樓街”。
【歷史沿革】
該教堂屬於典型的西歐教堂模式天主堂,初建於清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也有說法為1651年)。天主教方濟各會的西班牙神甫,北京教區的教士嘉伯樂(也譯
為嘉伯勒)來到濟南,在西門內將軍廟街購地13.6畝,主持建造了一座從結構布局到外觀造型均為西方教堂模式的天主堂,為濟南近代建築活動最早的記錄。1660年,在城西北陳家樓建立了分堂口。由於“洋教堂”不為當地民眾所喜愛,更因傳教士仗勢欺民,包庇縱容教徒胡作非為,引起義憤。有說法認為在教堂初建時,當地老百姓即在教堂四角各建一座關帝廟,以示抗衡。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濟南爆發反對洋教的運動(也有說法為雍正皇帝下令查禁天主教),教堂被當地憤怒的民眾焚燒拆除,傳教士亦被驅逐。
鹹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正月初,法國主教江類思來山東施教,向山東巡撫提出索要教堂舊址,並重建天主堂的要求,由於當時清廷的軟弱媚洋及不平等條約的規定,這裡數十家民宅及湖田均被劃撥給了天主堂。義大利主教顧立爵從1864年始開始重建工程,兩年後主教堂建成並投入使用,高26米,建築面積350平方米,被羅馬教廷核准為天主教濟南牧教區總堂(也曾為山東教區主教座堂)。
為防止民眾圍攻,在教堂建設上汲取教訓,將擁有很高聖權的總堂建成僅容百餘人的小堂口,建築物易守難攻極為封閉,遠看好似一座古城堡。同時,為了緩和與當地民眾的矛盾,教堂採用中國傳統建築形式建造,並結合了濟南民居的特點,石牆到頂,卷棚屋面,小青瓦覆蓋,形式樸素,僅在門窗等部位保留一些西洋建築特徵(有說法認為是巴洛克風格),並特地在正門對面修建了一處照壁,成為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築。1863年和1898年,在主教堂東側和北側又分別建起小修道院和主教公署,西側設立了海星學堂(今西牆外的啟明街路西高都司巷國小)。1905年主教座堂遷往東郊新建的洪家樓耶穌聖心主教座堂(即洪家樓天主教堂)。
這座天主堂在文革期間遭到了嚴重破壞,1966年被關閉,1979年6月23日成為濟南首先恢復開放的天主教堂。如今隨著社會各方面對古建築保護意識的增強,該教堂也得到了全面修繕,並在門前開闢了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