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之京師雜別

將之京師雜別

《將之京師雜別》是清代詩人黃景仁創作的一組七言古詩。共六首,詩人作於乾隆四十年(1736)。在上一年,詩人便有赴京的打算,此時成行,但後來又為壽州知州張佩芳延主正陽書院講席,至年底左右方赴京師。

作品原文

其一

翩與歸鴻共北征,登山臨水黯愁生。

江南草長鶯飛日,遊子離邦去里情。

五夜壯心悲伏櫪,百年左計負躬耕。

自嫌詩少幽燕氣,故作冰天躍馬行。

其二

看人爭著祖生鞭,彩筆江湖焰黯然。

親在名心留百一,我行客路慣三千。
誰從貧女求新錦,肯向朱門理舊弦。

吳市簫聲燕市築,一般淒斷有誰憐。

【編者注】第三聯取寄人籬下而才情難抱之意。爭著祖生鞭,意思是努力以求進取。彩筆江湖,典出自江淹。

其三

窮交數子共酸辛,脈脈臨歧語未申。

割席管寧休罷讀,分財鮑叔尚知貧。
初心小負棲岩約,後會依然戴笠人。

除是白雲知此意,幾曾情艷軟紅塵。

其四

說著因人意轉慵,沙痕到處印泥蹤。

原曾好客依都遍,鄒季論交別更濃。
浪許詞場夸姓氏,要將人海盪心胸。

不妨面似先生黑,上帝何曾殺黑龍。

【原注】“上帝何曾殺黑龍”:事出墨子。

其五

身世渾拌醉似泥,酒醒無奈聽晨雞。

詞人畏說中年近,壯士愁看葉日低。
才可升沉何用卜,路通南北且休迷。

只愁寒食清明候,鬼餒墳頭羨馬醫。

其六

載酒扁舟障錦車,風情無際擅年華。

牽魂西子湖頭月,照淚吳王苑裡花。
已是舊遊如夢境,況經遠別更天涯。

馬頭細草茸茸碧,來歲相看可憶家。

作者簡介

黃景仁(1749~1783)清代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為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後授縣丞,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年僅35歲。詩負盛名,為“毗陵七子”之一。詩學李白,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悽愴之情懷,也有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詩極有特色。亦能詞。著有《兩當軒全集》。

文學成就

黃景仁短暫的一生,大都是在貧病愁苦中度過的。所作詩歌,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悽愴的情懷。如《病中雜成》:“凍蠅僵壁飛無力,雨露棲松翅倒垂。”他的《別老母》、《途中遘病頗劇愴然作詩》、《微病簡諸故人》、《旅夜》、《雜感四首》、《癸巳除夕偶成》等,都寫得低沉蒼涼,但語調清新,感情真摯動人。他還作有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如《感舊》、《感舊雜詩》、《綺懷》等;有些詩寫得慷慨豪邁,如《少年行》:“男兒作健向沙場,自愛登台不望鄉;太白高高天尺五,寶刀明月共輝光”。還有《觀潮行》、《後觀潮行》、《太白墓》等。有些刻畫山水景物或人情世態的詩篇,也寫得細緻生動,如《黃山松歌》、《天門山》、《獻縣汪丞座中觀伎》等;有些懷古詠史的詩篇,也能別出新意,如《虞忠肅祠》、《壽陽懷古》、《鳳山南宋故內》等。翁方綱曾為黃景仁的詩集作序,評論說:“故其為詩,能詣前人所未造之地,淩、厲、奇、矯,不主故常。”洪亮吉為他寫《行狀》,評論說:“自湖南歸,詩益奇肆,見者以為謫仙人復出也。後始稍稍變其體,為王、李、高、岑,為宋元諸君子,又為楊誠齋,卒其所詣,與青蓮(李白)最近。”王昶為黃景仁寫《墓志銘》,評其詩說:“上自漢魏,下逮唐宋,無弗效者,疏瀹靈腑,出精入能,刻琢沉摯,不以蹈襲剽竊為能。”包世臣評價黃景仁“乾隆六十年間,論詩者推為第一”。黃景仁的《雜感》有一名句:“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可以看出他詩的風格和創造性。情調比較感傷低沉的作品則最能體現其詩文成就,如《綺懷》第十五:“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亦屬言情絕唱。困頓語易工,此言甚當。

後世評黃氏詩多雲“愁苦辛酸”,如瞿秋白有句“吾鄉黃仲則,風雪一家寒”。但這只是其詩的一個層面,其古風常具幽并豪俠氣,是學太白而真能得其神者。“虛光四來指毛髮,殺氣迅走兼英靈”,如此句名曰題畫詠鷹,實為自身寫照。一生窮愁,但卻傲岸不群。生前落落寡歡,死後聲明不彰。後世之有心人能不為之泣下數行嗎?“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這些原本是少陵評價太白之語,但挪用到黃仲則身上亦無不恰切!就以最心儀、最能彰顯黃仲則瀟灑獨行之魅力的《癸巳除夕偶成》(其一)作結吧: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黃景仁亦能詞,詞作明白曉暢,擅長白描,但含蓄不夠。其著作有《兩當軒集》22卷,其中詩16卷、詞3卷、詩詞補遺及遺文3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