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疏 | |||||
拼音: | |||||
解釋: | 1.封章。 |
相關詞條
-
疏封
弘大孝,乃詔執事,追用疏封。” 唐 白居易 《崔元備張惟素鄭覃陸瀍韋弘景賜爵制》:“賞不敢忘,爵不敢愛,爾宜疏封,服命而揚之。” 宋 張孝祥 《畫堂春·上老母壽》詞:“看取疏封湯沐,何妨頻棹觥舡。” ...
注音 詞語釋義 出處 -
封
封,動詞,密閉,使跟外面隔絕。當名詞時指裝東西的外套。漢字:封fēng封字骨刻文演變:引自: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十九章第二節,中國...
基本信息 字形結構 基本字義 詳細解釋 詞性變化 -
疏
疏是會意字,在篆文中由㐬(tū)和疋(shū)組成,疋也表聲。疏本意指清除阻塞,使暢通。引申為分散,又引申指稀,再引申指關係遠。人與事的關係遠就是生疏、...
詳細釋義 古籍釋義 常用詞組 音韻參考 -
讓封高陽侯疏
使者即臣廬,授高陽鄉侯營印綬,臣誠悼心,不知所裁。 臣聞讓,身之文,德之昭也,然不敢盜以為名。 臣雖無素潔之行,竊慕「君子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
-
疏牘文
疏牘文,針對各種具體問題而發的一種散文文體。疏牘文的主要特色是觀察敏銳,筆鋒犀利,透過社會現象覺察到潛在的危機和矛盾。漢代比較流行,以後逐漸衰退。
代表人物 作品賞析 -
皇疏
《皇疏》是指南朝蕭梁時期的皇侃所寫的《論語義疏》。該書是宋代以前最流行的《論語》註疏本,“皇疏”是後人引用時指代該書的簡寫。目前流傳的有日本刻本和敦煌唐...
皇疏 疏的意思 -
《論貴粟疏》
《論貴粟疏》出自《漢書·食貨志》,作者晁錯,是當時給漢文帝的奏疏,文章全面論述了“貴粟”(重視糧食)的重要性,提出重農抑商、入粟於官、拜爵除罪等一系列主...
名文簡介 作者小傳 原文 譯文 影響與傳播 -
永徽律疏
《永徽律疏》又稱《唐律疏議》,原名律疏;又名唐律、唐律疏義、故唐律疏義,是東亞最早的成文法之一。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編,亦為中國現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
頒行 編撰歷程 主要內容 新版版本 影響意義 -
疏樓龍宿
霹靂布袋戲 經典人物之一。 儒門龍首,亦是三教頂峰之一,華麗無雙是為其口號,足智多謀,機敏好辯,瀟灑自信,過著逍遙自在的隱居生活。但其作為卻顛覆儒家傳統...
角色設定 角色形象 人際關係 角色能力 角色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