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卷一古代法帖,卷二晉代至明代帝王書,卷三、四、五東晉王羲之書,卷六、七王獻之書,卷八晉代名家書,卷九南朝宋至南朝陳名家書,卷十唐代名家書,卷十一宋代、元代名家書,卷十二明代名家書。以摹《淳化閣帖》、《絳帖》、《大觀帖》、《寶晉齋法帖》等帖為主,增刻藩邸所藏宋元明名人書。
法帖評價
明代王世貞云:《寶賢堂集古法帖》“於行款次第頗不俗,第石理既粗,而摹刻拓三手俱不稱,以此在諸帖下耳。……其所自敘,頗誇詡其墨跡之盛,而所見寥寥乃爾。”(王世貞《弇州山人稿》)
傅山《補鐫寶賢堂帖跋》云:“古人法書,至《淳化》大備,其後來撫勒,工拙固殊,大率皆本質《淳化》。逮至有明,則有肅藩之《淳化》,仍其舊名,卷次不少變更;周藩之東書堂,晉藩之寶賢堂,則稍有顛倒增益。今此三本,並行人間。《汴帖》撫勒無丰采。《肅帖》體肥,濃態側出。《晉帖》圓秀遒媚,出周、肅上。二王鉤勒,猶為精妙。”
張伯英於《法帖提要》中云:“今觀舊拓清勁有神致。元美(王世貞)以時近易得,故輕之爾。”
法帖歷史
朱鍾鉉,明太祖朱元璋曾孫,1441年(明正統六年)嗣封晉王,好博古,喜法書。朱鍾鉉以《絳帖》歲久斷脫,於1496年(明弘治九年)令子奇源將舊藏所傳名人墨跡摹刻以傳,稱《寶賢堂集古法帖》。朱奇源自云:“臣幼好法書,父王因臣所好,命臣採擇古今字帖之佳者,集成巨冊,因名之《寶賢堂集古法帖》。” 《寶賢堂集古法帖》刻石原存晉藩王府,明末毀損嚴重。1659年(清順治十六年)太原知府宗彝在太原府署後圃建寶賢亭貯藏,並增刻宗彝、王京乘二跋石。1680年(康熙十九年),陽曲縣令戴夢雄和書法家傅山一起在殘帖基礎上補刻五十餘塊刻石。刻石先後輾轉至三立書院、督軍府、傅公祠等處。1941年增刻鄭友漁撰書的《寶賢堂集古法帖後序》兩塊。1980年,刻石遷至永祚寺碑廊。永祚寺碑廊內刻石一百五十六塊,其中明代原石九十三塊,二十七塊為明代原石兩面刻字,又有二塊為利用金代以前《絳帖》背面又刻《寶賢堂帖》兩幅。《寶賢堂集古法帖》刻石為明清著名法帖之一。
相關閱讀
《寶賢堂集古法帖》與《古寶賢堂帖》
《古寶賢堂帖》是清太原知府李清鑰於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集刻的四卷叢帖,刻石置太原府署後圃原藏《大寶賢堂帖》之處,俗稱《小寶賢堂帖》。刻石先後與《大寶賢堂》共置三立書院、督軍府、傅公祠內,1980年遷至永祚寺碑廊。《古寶賢堂帖》全帖收唐褚遂良,宋黃庭堅,元趙孟頫,明唐寅、文徵明、朱奇源、董其昌,清傅山等唐初至清初二十一家法書。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增刻蘇軾《大江東去詞》三石。《古寶賢堂帖》刻石三十九塊,為縱0.35米,橫1米的橫匾形石刻。《古寶賢堂帖》刻石是山西太原市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