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名稱
“寶蘊樓”名稱的得來,顧名思義與寶物有關。宣統皇帝溥儀退位後,前朝的所有宮殿全部由北洋政府接管。北洋政府決定將瀋陽故宮及河北承德避暑山莊所藏文物運到北京。就臨時決定在紫禁城原來的鹹安宮舊址上建造一處庫房,用以存放文物。因為要存放的這批文物多是金石玉寶和珍貴的秘籍,其價值不可估量,所以就把庫房命名為“寶蘊樓”,並制石質匾額安於北樓正面上。選址
寶蘊樓選址的地方曾鼎鼎有名。這是故宮西華門內,武英殿西的一個所在,曾叫鹹安宮,康熙次子允礽就曾被囚禁於此。後來,這裡又成為清代八旗大臣子弟學習的地方。可惜清末一場大火,將富麗堂皇、光彩奪目的鹹安宮燒毀,只留下鹹安門一處遺存。
建樓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後,退位的宣統皇帝溥儀暫居紫禁城的後宮區,前朝的所有宮殿全部由北洋政府接管。
1913年初,北洋政府內務總長呈報總統袁世凱,決定將瀋陽故宮及河北承德避暑山莊所藏文物運到北京。而北京當時又缺少妥善保管的地方,就臨時決定在紫禁城原來的鹹安宮舊址上建造一處庫房,用以存放多達3150箱的23萬多件文物。內務部與外交部協商決定,從庚子賠款中撥出20萬元在鹹安宮舊址上建樓來存放文物。
1914年正式動工,1915年後全部竣工並交付使用。
寶蘊樓自建成後,一直作為文物庫房。
清理
2002年至2012年,鄭欣淼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期間,故宮博物院對寶蘊樓、午門東、西雁翅樓所藏文物進行了清理,又建成了西玉河庫房。寶蘊樓周邊是武警北京總隊十四支隊四中隊駐地,該中隊負責故宮博物院的守衛任務。寶蘊樓以北,是該中隊位於內金水河以西的營區,其中寶蘊樓北側便是訓練場,訓練場以北有許多營房;武英殿以北偏西,是該中隊位於內金水河以東的營區。該中隊的食堂是位於南薰殿以東的燈庫。
修繕
百年的寶蘊樓主體結構雖然完好,但周身也留有百年的風霜。屋頂漏雨、外牆剝落,探出房頂的檐頭腐朽,是百歲寶樓最大的“病害”,寶蘊樓二層天花板上已出現斑駁的黴菌。隨著國家分批次將文物調撥給相應的博物館,寶蘊樓內已被清空。樓內原有的木質展櫃、西式立柱以及地板等在修復中都會保持原狀。此次修繕的重點是解決寶蘊樓屋頂漏雨等問題。同時,樓前的鹹安門也將保養彩繪等。
一切修繕的原則是“不改變文物原狀”,儘可能使用原做法原工藝,保留原有構件,以確保各單體建築及文物遺存修繕前後保持風格一致。比如工作人員前期調研時發現,寶蘊樓屋頂上鋪的是魚鱗狀的牛舌瓦,部分瓦塊背後有英文字跡。初步判斷該瓦是當初山東地區燒制的低溫釉。此次修繕補充新瓦時也將採用這種工藝。
2013年1月4日,國家文物局發出《關於故宮寶蘊樓修繕工程方案的批覆》(文物保函〔2013〕59號),批覆同意北京市文物局《關於故宮寶蘊樓修繕工程方案的請示》(京文物〔2012〕1072號)。
2013年4月,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寶蘊樓修繕之後,將用來展示故宮博物院院史。
2013年12月24日,寶蘊樓啟動修繕。修繕以文物建築現狀修整為主,排除寶蘊樓現存安全隱患。重點解決寶蘊樓屋頂漏雨、部分木料糟朽、外牆飾面脫落等問題。樓內原有木質展櫃、西式立柱及地板等保持原狀。
按照計畫,整個修繕工程於2015年5月底竣工。
館藏珍品
建造之初,寶蘊樓是為了存放瀋陽故宮和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兩地的文物。庫房存放多達3150箱、23萬餘件文物,因文物多是金石玉寶和珍貴秘笈。寶蘊樓所收藏的皆是歷朝歷代的珍品,包括各色書畫、珠玉、陶瓷、金銀器、樂器等等,可謂名副其實的寶蘊樓。建國以後,寶蘊樓的藏品陸續被轉移到首都博物館、國家博物館等地收藏。
建築結構
建築特色
寶蘊樓採用封閉的周邊式布局,圍繞鹹安宮舊址的北、東、西三面各建一座磚木結構的樓房。南面是原有的鹹安門。三座樓房均一樓一底,下部還有半截露明的地下室。其中以北樓為主,體量大,外觀也別致;東、西兩樓相峙,左右對稱,處於從屬的位置。三座樓房均採用大塊的城磚砌築牆身。外牆而抹飾水泥,並劃分出規整的矩形格,再刷紅漿,似乎外牆是用堅固的石料砌成的。牆上開了窄長的窗子,窗台、窗下牆及窗日,都有複雜的線腳。地下室的窗則發磚暄,上部呈弧形。所有窗戶的線腳都飾白色,與紅色牆身恰成對照。每個窗戶的窗扇都包著厚厚的鐵皮,而且它們終年緊閉,使人想到它們主要是起裝飾作用。樓房的屋頂是高聳的四坡式屋頂,但沒有中國式大屋頂的曲線,也沒有深遠的出檐,更不鋪琉璃瓦,而是鋪著綠灰兩色的片石,石瓦層層疊起,斑駁相間,似披錦鱗。北樓的正中開門。門外有高大的四柱式雨棚,雨棚上有女兒牆,構成二層的一個室外平台。東西兩樓,亦在正中開門,但門外雨棚較小,不設柱子。北樓與東西二樓在拐角處,以二層的外廊相接。白色的欄桿、白色的廊柱、空透的走廊,使整組建築增加了虛實對比和輕快的感覺。作為庫房,寶蘊樓在當時就算造得夠結實、夠封閉了。在其室內,還同時定做了許多木櫃,使文物的庋藏更有保障。
藝術風格
在傳統中國古建築群里,寶蘊樓獨樹一幟,是按照西洋建築的式樣設計建造的,總建築面積為1646.9平方米。
從外觀上看,三座樓均採用城磚砌築牆身。外牆面抹飾水泥,並劃出規整的矩形格,再刷紅漿。窗子窄長,所有窗戶的線腳均飾白色,與紅色牆身恰成對照。門窗均為雙層,外層為鐵門鐵窗。專家介紹,這是為了防火防盜,保證文物安全。
進入寶蘊樓內部,屋頂天花板上間或有幾道長長的裂縫。北樓中間為樓梯,兩側各有4個西洋柱形的展示櫃。一座柜子上插著老式鑰匙,上面拴著小木牌,用毛筆字寫著“寶蘊樓丙字櫃”。
故宮提供的材料顯示,3座樓均為地上兩層,下部有半截地下室。北樓是主樓,不僅建築面積大,而且外觀也十分别致,左右對稱的東西兩樓是輔助設施,連線主樓與副樓之間的兩層外廊,是以白色的欄桿和廊柱構成的空透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