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寶寶這一年:2歲,自我意識建立關鍵期》編輯推薦:這是一套按照年齡系統介紹幼兒心理的教育指導作品。美國心理學家路易絲·埃姆斯指出:每長大一歲,你的孩子都會變得與以往截然不同!1歲,他很乖巧;2歲,他變得非常叛逆;3歲,他開始決心做個好孩子;4歲,他又變得粗野!
……
每一年,你都需要重新認識和了解你的孩子!
1歲,建立安全感最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是不可逆的,錯過了就再也彌補不回來;
2歲,自我意識萌發的時期,認識到“我”的關鍵期,要幫助孩子建立“我”的概念;
3歲,取悅媽媽的時期,媽媽如果此時對孩子進行規則教育,會事半功倍;
4歲,狂野粗暴的時期,詛咒敏感期,但同時也是熱情奔放的年紀,內向的孩子可以利用此時進行適當調整;
5歲,開放並逐漸走向自律的時期,可以有意識培養孩子的自律精神;
6歲,叛逆期,自我意識高速發展,自律精神更加突出,培養孩子獨立精神最好的時期……
作者簡介
侯魏魏,中國科學院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博士,對現代幼兒心理與親職教育中常見問題有較深了解。在0~12歲兒童發展及教學方面,有獨到的見解和看法。現在一家教育中心從事親職教育諮詢工作。
圖書目錄
Chapter 01 自我意識的萌芽——2歲幼兒的心理關鍵點
2歲的小寶寶與1歲的小寶寶完全不同了!他們已經會說話,還有了自己的想法,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有了一個嶄新的模樣。長大了1歲,他們脫去了脫離凡塵的天使外衣,變成了一個善良的人間天使,感受到了自我和想念。
自我意識的萌芽——“我”“你”
情感更加複雜化,他會思念了
獨立是這一年的主題
客體我的產生
語言開始表現自己的思維
行動的無序性
動作成為一種表象符號
Chapter 02 寵愛與規矩並舉——與2歲幼兒的相處與溝通
2歲的寶寶有了自我意識,開始有了自己的小想法,對爸爸媽媽的話並不是簡單地接受了,偶爾會說“不”,有時可能還會很霸道地搶別的小朋友的玩具。面對剛剛對世界有些許認識的小寶寶,一味地寵溺已經不行了。爸爸媽媽也要根據情況寵愛他,並讓他知道這個世界運行的規則。
讓他們知道明確的“規矩線”
和小淘氣相處的技巧
允許小寶貝幫爸爸媽媽做事
順應孩子的目標
多陪伴幼兒
根據孩子性格來相處
不厭其煩地講道理
營造談心的氛圍
要提建議,不要直接幫助
Chapter 03 瑣事一籮筐——2歲幼兒生活的那點事
2歲寶寶能夠自己走了,而且此時他們對自己充滿了自信,甚至以為可以不需要爸爸媽媽的幫助就可以做到自己想做的每件事,進餐、戶外及家庭安全等知識,在這個時候,都可以告訴寶寶。當然,由於寶寶大腦發育並不完善,長時間記憶還沒有完成,這些訓練並不需要他必須完成,只需要先在大腦中“意識”到就可以了。
可愛的小鹿馬桶——可以開始排便訓練嘍
抓抓飯——給孩子“獨立”進餐的嘗試
洗手、洗臉——2歲幼兒的清潔訓練
2歲幼兒要開始學習刷牙了
2歲幼兒的穿脫衣服訓練
2歲幼兒的穿脫鞋襪訓練
保證睡眠——2歲幼兒的睡眠訓練
2歲幼兒安全訓練不可少
Chapter 04 自豪與愛心——2歲幼兒出現的性格萌芽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是其“內在衝動力”的結果,寶寶品格的培養也要待其某些特定情緒或思維出現後才能進行。2歲小寶寶開始出現了堅持的萌芽,有了自豪感、同情心、羞恥感,這些都是一些優秀品質的基礎。
我自己做——別傷了2歲幼兒的自豪感
關愛他人——2歲幼兒同情心的培養
幫幼兒樹立自信心的好時機
2歲幼兒的“堅持”
什麼都要插手的“小幫手”——愛勞動從小培養
2歲幼兒不同性格特徵的“苗頭”
Chapter 05 不必刻意,順其自然——2歲幼兒應該進行的智力培養
寶寶的智力發展問題一直是爸爸媽媽關心的問題,每個爸爸媽媽仿佛都很害怕孩子智力起步“晚”了。2歲寶寶比1歲寶寶的思維發展了很多,也確實可以進行一些智力培養。不過,值得爸爸媽媽注意的是,不論1歲寶寶,還是2歲寶寶,智力培養都應符合他們的思維發展特點,而且需要不刻意的、順其自然的方式。
從認識環境開始——2歲幼兒想像力的培養
2歲幼兒的社會化——“放任”幼兒的模仿
2歲幼兒觀察能力的培養
身體和精神平衡——2歲幼兒平衡能力的培養
2歲幼兒記憶力的培養
鼓勵2歲幼兒多說話
保護2歲幼兒的好奇心
繪畫“心”成長——2歲幼兒的繪畫接觸
音樂是2歲幼兒不可缺少的感知橋樑
聽、讀——2歲幼兒英語思維開啟
Chapter 06 “叛逆”——2歲幼兒令人頭疼的教養難題
說是“叛逆”,其實也不是真正的“叛逆”,而是在出現自我意識以後的一些“自我”表現。2歲小寶寶不知社會交往的法則,在“自我”的慫恿下必然會讓父母頭痛,或者給同樣“自我”的小夥伴帶來不愉快的情緒。既“養”就要“教”,要讓小寶寶知道社會交往的法則,也要讓寶寶學著體會別人的心情,要想做到這點,還需要一點小技巧和方法。
不聽話、不服管——第一逆反期的教養
搶東西,打架——自我意識的引導與保護
特別黏某個人——2歲幼兒安全感“遺失”
自己的東西從不分享——2歲幼兒的“自私”
不愛與他人交往191
耍賴,發脾氣——2歲幼兒的無理取鬧
Chapter 07 以感官刺激為主的創造性遊戲——2歲幼兒的益智遊戲
2歲幼兒的遊戲還是以平行遊戲為主,依然習慣於自己玩自己的。然而,由於他們想像能力、動手能力都有了很大發展,所以對遊戲的要求也變高了。儘管2歲寶寶依然可以玩1歲時的遊戲,但為了孩子更好地發展,在遊戲中加入創造性的因素會更好。
群體性遊戲
搭積木
2歲幼兒的模仿操
勇敢的遊戲
安靜的遊戲
激發幼兒創造力的遊戲
抓尾巴遊戲
益智健腦,2歲幼兒的赤腳遊戲
2歲幼兒的語言遊戲
和寶寶一起玩轉數學
文摘
2歲,喜歡親自嘗試的年齡
2歲的寶寶開始有了自己的主意,什麼事情都喜歡親自去嘗試。為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可以不厭其煩,甚至累得滿頭大汗也不叫苦,還做得津津有味。比如,搬分量很重的東西,父母怕他累著或是有砸到自己小腳丫的危險,勸他放棄時,他卻堅持按自己的想法來。我們經常在大街上看到這樣的情境,父母越不讓寶寶乾什麼,他越不聽話,誓有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英雄氣概”,總是和家長的意願背道而馳,惹得大人孩子都是一肚子氣。
走在大街上,可愛的2歲寶寶喜歡自己跑跑跳跳,而不願意再像1歲時那樣,讓媽媽牽著小手,乖巧地跟著媽媽一起走。擺脫了媽媽牽引的寶寶,就像一隻逃離樊籠的小鹿,他忽而蹲下身來撿根樹枝當槍使,忽而撿個石子扔著玩,一刻也不得安生。2歲寶寶變得活潑、頑皮、不聽話了。他們喜歡到處看,到處摸索,已經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願,對於父母要他幹的事情,總是愛用“不”來回答。對於自己要幹的事,往往又說:“我會,我自己來。”
這個時期的寶寶,雖然對爸爸媽媽的依賴性還很強,但是,由於他們能獨立行走,並且逐步獲得運用物體的動作能力,獨立行動傾向也就逐漸發展起來。寶寶比以往更加積極、主動地認識和探索周圍的世界。
這就是2歲寶寶的可愛之處,他並非存心同父母做對,而是獨立性在逐漸建立。2歲的寶寶由於學會走路、掌握了一定的語言並能用雙手做事後,一種成就感就油然而生,覺得自己對周圍的環境和事物不再是無能為力了,而是有了支配的能力。因此,寶寶的獨立自主意識不斷地增強並突出地表現出來,開始要在家庭中表現自己的獨立能力。這種獨立傾向可以從寶寶常用的“我自己”這個詞上表現出來。對於可以自己完成的動作,寶寶總是喜歡獨立完成,而不需要成人的幫忙,如“我自己走路”“我自己拿”“我自己吃”等。這可是寶寶一個可喜的進步,不要因為寶寶不再小鳥依人、順從大人而感到失落。
給寶寶插上獨立的翅膀
獨立能力的培養,是關乎孩子未來的終身大事。它對孩子的生活、學習質量以及成年後事業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滿,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力。
如今,許多父母責怪自己的孩子做事缺乏獨立性,自理能力差。殊不知,這與孩子無關,該反思的是父母。當2歲的寶寶獨立意識開始萌芽時,父母往往出於溺愛心理,或嫌棄孩子做不好,這也不讓動,那也不讓摸,從根本上剝奪了孩子獨立鍛鍊的機會,把寶寶剛剛萌芽的獨立意識扼殺在了搖籃之中。也難怪孩子長大後缺乏自信,沒有獨立能力了。
一個人獨立性的培養應該從小抓起。不要主觀地認為,寶寶小,不能累著他,不能任憑他亂來。可別小瞧2歲寶寶的能力,由於自我意識開始萌芽,言語和動作的發展迅速,對周圍世界的認知範圍逐漸擴大,他們已經能表達自己的意願,去乾自己喜歡幹的事情。也許由於寶寶的動作還不十分協調,走路時容易跌倒,用杯子喝水會潑翻,用勺吃飯會撒在身上,但要允許寶寶失敗,寶寶就是在不斷地嘗試中學會獨立做事的。不要認為寶寶笨或是寶寶還不能做這些事情,而去幫助他、制止他、替代他,這樣會阻礙寶寶獨立性的發展。應根據寶寶獨立性的表現,因勢利導地對他進行積極的鼓勵和引導,儘量給寶寶多提供一些機會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寶寶體會到自己動腦、動手做事的樂趣和喜悅。
想讓寶寶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還要給他足夠的愛和自由。充滿溫情的、暖暖的愛,能使寶寶獲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只有當寶寶相信,在他遇到困難時一定能得到幫助,他才會放心大膽地去進行探索和嘗試活動。而充分的自由,能為寶寶提供更多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如果總是對寶寶的獨立行為進行限制和干預,事事都是爸爸媽媽說了算,就會挫傷寶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寶寶的獨立性培養就無從談起了。
那些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一般來說,他們的自我獨立意識也都比較強,並且待人友善,懂禮貌,舉止大方,這是由於孩子受到應有尊重的良好反應。所以,在與寶寶說話時要注意口氣和方式,儘量不用命令的口吻,要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寶寶,使寶寶感受到你在尊重他。
2歲是幼兒產生獨立意識的敏感期,但培養幼兒的獨立性,不一定非要等到他自己有獨立意識才開始。早在幼兒七八個月時,儘量將家中的東西收拾好,給寶寶一個安全的空間,讓他意識到家就是個安全的場所,他可以自由地學爬、學站、學走。這不僅能幫助幼兒形成獨立的性格,還可以使他建立起自信。如果周邊的環境過於複雜,寶寶叫媽媽的頻率一定會很高,也會更加依賴父母。簡潔安全的家居環境,寶寶拿取物品比較容易,也就可以自己做主去乾什麼、玩什麼,這在無形中鍛鍊了幼兒獨立自主的能力。
孩子終究是要脫離父母的羽翼單宿單飛的,因為他不僅屬於父母,還是屬於社會的。未來的路要靠他們自己去走。所以,要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幫助他們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讓孩子在獨立中成長。這樣,當他離開父母,走向社會時,才能從容、自信地獨當一面,創造屬於自己的業績和輝煌。
客體我的產生
寶寶2歲時,能認出自己了
當寶寶到了2歲時,媽媽就會發現,小小的寶寶竟然學會了臭美,見到鏡子不願意走開,對著鏡子左照右照,總也看不夠。要么對著鏡子做鬼臉,要么嬉戲傻笑,舉手投足,站立蹲下,簡直出盡了洋相。寶寶的這種行為,可不是在臭美,他是在鏡子裡發現了自己,認出了自己。
給2歲的寶寶看照片,他也能從爸爸媽媽的照片中區分出自己。當看到自己照片的時候會微笑,有時還會對著照片叫自己的名字。這一切都表明,2歲的幼兒已經產生了客體我。
2歲以後,寶寶自我識別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他已經能利用某些特定的分類線索來將自己和他人區別開來。一般來說,在面部特徵中,與性別、年齡有關的特徵較早成為嬰兒關於客體我的知識。寶寶最容易從異性和年長的人的照片中區分出自己。
寶寶在幾個月的時候,是沒有客體我的意識的,即使看到鏡子裡的自己,他也認不出來。所以,當他看到鏡子中的小朋友時,他會很高興,覺得有另外一個小朋友在陪他玩。他會對著鏡中的小朋友招手、微笑,會伸手到鏡子後面,尋找站在後面的那個小寶寶。
寶寶的嬰兒時代,自我意識的發展主要集中在自我認識方面,即把自身和物體分開,把自己和他人分開,從而產生了主體我。他踢球,球滾走了,他知道球和他是兩個不同的個體。他也依稀明白媽媽和他不是同一個人,因為當他尿了、餓了的時候,媽媽也不是每次都陪伴在他身邊。在他幾個月時,連自己這個概念都沒有,並不認識自己身體的存在,所以他會吃自己的小手,會抱著自己的小腳丫啃,把身體當成玩具一樣看待。以後隨著認識能力的發展,逐漸知道了手和腳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隨著寶寶逐漸長大,就有了自我意識,主要表現在知道了自己的名字,並能用自己的名字來稱呼自己,這表明嬰兒開始能把自己作為一個整體與別人的名字區別開來,開始認識自己的身體和身體的有關部位,如“寶寶的腳”“寶寶的耳朵”等,還能意識到自己身體的感覺,如餓、痛等。
寶寶潛在客體我的認識,大多是在1歲半左右才出現。心理學上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實驗:在嬰兒熟睡時,在他們的鼻子上抹上胭脂,醒來後讓他們照鏡子,結果發現,18個月左右的寶寶會看著鏡子,摸自己抹了胭脂的鼻子。也就是說,從這個時候開始,寶寶隱約明白鏡中的小朋友好像和自己有點兒關係。到2歲時,就出現了寶寶愛照鏡子的習慣,那是他已經明確地確定,鏡子裡的那個小朋友就是他自己。
幫助寶寶認識他自己
要想讓寶寶儘快認出自己來,最好的方式就是遊戲。2歲的寶寶不是喜歡照鏡子嗎?可以陪同寶寶在鏡子前觀察自己,讓寶寶做出不同的姿勢與表情,或是在不同穿著的情況下看看自己的樣子,使寶寶能儘快熟悉自己。
家中那些寶寶的照片和錄影帶,也是讓寶寶認識自己的好渠道,經常和寶寶一起觀賞這些圖像,詢問寶寶知不知道自己在哪裡,並請他找出來,或是指著寶寶的照片詢問“你猜這是誰”。如果寶寶還不能很好地認出自己,父母可陪他多做練習,讓寶寶有足夠的機會來充分認識自己。
當寶寶能夠快速、準確地認出自己時,就可以帶著他進行打扮遊戲。給寶寶戴上一頂奇特的小帽子,或者給他穿一件爸爸的西裝,在2歲寶寶的眼裡,這是個很迷人、很有趣的遊戲。這會讓寶寶有機會看到改變的過程和結果,在不同的裝扮下也能準確地認識自己。
等寶寶語言表達能力成熟後,一家人可以一起玩“你是誰”的遊戲。一人問“你是誰”,另一人很快地說出自己的一個特點,然後接著問下一個人,如果誰都說不出來,就要被罰表演節目。開始的時候,寶寶可能會說“我是明明”“我很漂亮”等。等遊戲玩得多了,慢慢地,寶寶對自己的描述會越來越豐富和具體,比如“我眼睛大大的”“我能自己吃飯”“我會唱很多歌”等。
幼兒的自我意識很薄弱,他的自我認識主要來自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與評價,尤其是他心目中權威人物對自己的評價,這些評價往往對幼兒具有很強烈的暗示作用。所以,要有意識地發現、讚美寶寶的優點和特點,給予他正確的評價,幫助他了解自己是與眾不同的個體,從而增強寶寶對自我的認識,形成較為積極的自我評價,樹立自信心。
在寶寶認識自己的過程中,父母的引導很重要,可以使寶寶能很快認識自己、熟悉自己。在陪同寶寶一起成長中,父母不要偷懶,不要等待寶寶自然“瓜熟蒂落”。積極引導寶寶認識自我,利於寶寶心智的發育。
序言
綜述:2歲孩子又好氣,又惹人愛憐
2歲的寶寶雖然剛剛從1歲中走過來,可給父母帶來的卻是太多的驚喜,仿佛他一下子就長大了,其變化猶如過山車,快得叫你目不暇接,甚至有點兒招架不了。
2歲的寶寶有了自己的小心思,有了脫離父母牽手,想獨自“闖世界”的願望。好奇是所有2歲孩子的共性,他們有時不計後果地“破壞”,但這並不是一種不珍惜物品的壞毛病。他把小金魚從魚缸里撈出來,是想看看小金魚會不會吹氣,他從金魚吐泡泡聯想到了人的呼吸。他當然不知道金魚離開水就會死掉,他把金魚放在地上,又去鼓搗其他令他感到新奇的東西。家中的玩具熊眼睛被摳掉了,洋娃娃變得四肢不全,爺爺的盆栽被連根拔起,奶奶的老花鏡斷了腿兒,這一連串的“災難”皆是2歲寶寶所為。
2歲的寶寶的確令人可氣,媽媽不能為此而打他的小屁股,只有同他講道理。即使聽了許多的道理,他也有可能轉身而忘,當你問他是不是記得有些約定時,他站在那裡,很認真地搖著頭,一臉無辜的樣子。做父母的可能會被他的“不負責任’’氣著。你在生氣,他卻茫然。不要認為寶寶是~個小迷糊,此時他的記憶力還很不好,所以答應的事情很難保證去做。
說到2歲寶寶的脾氣,媽媽真是三天三夜也數不完。奶奶給寶寶接尿,他堅持自己不尿,情急之下,一腳把尿盆踢飛,險些傷到好心的奶奶。還有,在帶寶寶出門時,他堅持自己穿鞋,不喜歡大人的幫助,媽媽看他那笨拙的樣子,又急著出門,只好蹲下來幫他一把,寶寶竟勃然大怒,將鞋子甩出去好遠……
寶寶的暴脾氣相信許多父母都領教過,他經常會反抗大人的決定,天冷了不肯增加衣服,即使勉強給他穿上,他也會毫不客氣地以甩胳膊蹬腿的方式脫下來。家長變著花樣做吃的,孩子卻不領情,該不吃還是不吃,把頭一擰,氣呼呼地不想答理別人。
2歲寶寶喜歡和大人對著幹,這是有原因的。他在快速長大,隨著自我意識的出現,情緒、性格、行動、語言、思維等都有了明顯的發展。他開始進入情感發展階段,總是有獨立作出選擇的j中動。然而,由於他的能力還十分有限,又常常受到大人的阻撓和限制,所以,他就會用任性、頂嘴、發脾氣來進行反抗。2歲寶寶的叛逆行為,是所有寶寶都存在的,即使那些出門不敢與人交流,不敢和比自己大一點兒的孩子玩的寶寶,在家裡也會窩裡橫,變得蠻不講理。再纏人的寶寶,發起脾氣來也不會打折。
2歲寶寶的一些不可思議的舉止,是他必須經歷的成長階段。對於正處在學習和探索階段的寶寶來說,很多事情都是那么新鮮有趣,所以他都想去親自嘗試一下,想查看一個究竟,也正因為不了解,所以才會經常犯錯誤。扔掉了媽媽的化妝品,待在馬桶邊說要釣魚,抓起沙子滿天下雨。在大人看來,這些行為都是荒誕不經的,可對於寶寶來說卻是別有一番樂趣,因為這些都是他們一手造成的。
2歲的寶寶有時是一個矛盾體,逆反時,能把父母氣得七竅生煙,十艮不得狠狠打他一頓。乖起來又是那樣的天真爛漫,賴在你懷裡撒嬌,宛如一個伶俐可人的小天使,親昵愛憐得你不住地心肝寶貝兒地叫著。
寶寶的可氣之處固然令父母犯愁,可是在許多方面,寶寶還是令你感到欣慰和欣喜的。在情感上,他們知道與人交流,對來自父母的愛,也懂得了珍惜和回饋。媽媽不小心崴了腳,看到媽媽的痛苦表情,他知道緊緊地偎依著媽媽,伸出小手去撫摸。由於語言的快速發展,他能同父母聊天,纏著父母講故事。不僅如此,他在跑跑跳跳中,幫你做家務,陪你去購物。在想像力不斷豐富的情況下,他會做出許多令你意想不到的動作,說出許多驚人的話語。這一切,不都是寶寶給你帶來的嗎?
2歲的孩子處於一個又好氣又惹人愛憐的年齡,對於2歲寶寶的養育,父母是的確需要花費些心思的。千萬不要認為2歲的寶寶還是一個懵懵懂懂的小人,從而放鬆對他的引導和教養。2歲,是一個人心智成長的真正起點,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父母必須掌握2歲寶寶的特徵和2歲寶寶教育的方法、技巧,只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掌握主動,才能在教養2歲寶寶的過程中感到輕鬆與快樂。從而使寶寶安然度過這一發育的關鍵期,幸福快樂地成長。
了解寶寶,從現在開始。孩子每一個細微的變化,都是一種成長。父母不能缺席寶寶生活的每一天,他們需要父母及時的引導,如果引導失誤或置之不理,任其自然發展,很難說他能在今後的成長道路上“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