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羽線蕨[植物]

寬羽線蕨[植物]
寬羽線蕨[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寬羽線蕨,水龍骨科植物。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可入藥,主治治療跌打損傷。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寬羽線蕨 寬羽線蕨

本變種與其他變種的區別在於,植株高達76(36-123)厘米,羽片7(4-14)對,線狀披針形或闊披針形,長18.7(13-31)厘米,寬2.4(0.3-3.6)厘米。

寬羽線蕨 寬羽線蕨

植株高60-100cm。根莖粗壯,長而橫生,密被黑褐色、披針形鱗片,先端漸尖,基部圓形,近全緣。葉遠生,近二型;營養葉的葉柄長20-40cm,禾稈色,乾後有狹溝數條,疏被鱗片;葉片紙質,長圓狀卵形,長20-50cm,寬15-25cm,一回深羽裂達葉軸;羽片或裂片4-10對,對生,下部的全部分離,線狀披針形或披針狀長圓形,長5-20cm,寬1.5-3cm,先端漸尖,基部稍狹而下延成狹翅,全緣或有時呈淺波狀,有軟骨質的邊;孢子葉的葉柄較長,葉片與營養葉同形;葉脈兩面明顯,側脈及小脈稍隆起,小脈網狀,內藏小脈通常分叉或有時單一,頂端有棒狀的水囊。孢子囊群線形,棕色,斜展,幾接近中脈而不達葉邊,在每對側脈之間排成1行,連續或有時間斷;無囊群蓋。

生長環境

生長於林下濕地或岩石上。

分布範圍

產浙江(江山、鎮海、舟山)、江西(安福、崇義、大余、黃崗山、會昌、龍南、廬山、瑞金、武功山、修水、永新、玉山)、福建(福州、建陽、南靖、泰寧、廈門、永泰)、台灣(基隆、台北、台東、宜蘭)、湖南(長沙、洞口、南嶽、桃源、陽明山)、廣東(懷集、樂昌、龍門、羅浮山、曲江、乳源、深圳、始興、萬寧、新豐、信宜、陽春、英德、肇慶)、海南(白沙、昌江、儋州、東方、樂東、瓊中、通什)、香港、廣西(蒼梧、大苗山、扶綏、桂平、橫縣、賀縣、凌雲、龍勝、羅城、融水、容縣、三江、上思、天峨、田林、武鳴、陽朔、瑤山)、重慶、貴州(安順、獨山、荔波、平塘、望謨、興仁、貞豐)和雲南(貢山、河口、金平、綠春、瀘水、麻栗坡、蒙自、騰衝、新平、西雙版納、元陽、鎮康)等省區。生於林下濕地或岩石上。日本、尼泊爾、不丹、泰國、菲律賓、印度、越南、緬甸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尼泊爾。

摘錄:《中華本草》《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

主要價值

【中藥名】:寬羽線蕨

【拼音名】Kuān Yǔ Xiàn Jué

【英文名】Broad-pinna Colysis

【別名】九龍盤、一包金、骨碎補、萊代線蕨(《中國蕨類植物圖譜》)、小肺經草、連天草、葉下青(《湖南藥物志》)

【化學成份】寬羽線蕨全草中含有α-芒柄花二烯(α-onoceradiene)和邊氧化物酶(peroxidase)。

【功 效】:補虛強筋。

【主 治】:治療跌打損傷。

【性味歸經】:淡、澀,溫。入脾、肝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9一15克,煎湯服。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淡、微澀、性溫。有補虛強筋的功能。用於跌打損傷。

來源

藥材基源:為水龍骨科植物寬羽線蕨的根莖或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olysis pothifolia(Don)Presl [Hemionitis pothifolia Don]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洗淨,曬乾或鮮用。

植物名錄

引種地點 江西龍南,雲南馬關 廣西龍勝、龍洲, 湖北恩施,
引種時間 20041224、20041217、20050319、20050116、20050113、
引種號 041796、049340、057901、050077、058656
引種材料
鑑定人 鄭重、趙子恩
Id 232
栽培地點 引種過渡圃
引種數量 52株苗
栽培方式 盆栽
生長性狀 草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