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紐時暢銷作家、《語言本能》作者
享譽國際的認知科學 ╳ 心理語言學家
結合科學家的洞見及語法的最新發展
傳授你寫好文章的藝術
為什麼那麼多文章如此糟糕,該怎樣改善?
英語正因為短訊和社交媒體而變壞嗎?
今天的孩子還會注重良好的寫作嗎?
那我們任何人為什麼還要注重它?
在這本有趣而富啟迪意義的書里,認知科學家、語言學家暨暢銷書作者史迪芬、平克重新構思了一部二十一世紀的語文用法指南。他沒有慨嘆語言的墮落,沒有在一些惱人的語言問題上吹毛求疵,也沒有把一個世紀前語文指南中的可疑規則照錄如儀,取而代之,他把語言和心智科學的洞見套用到富挑戰性的任務上:如何打造清晰、具一致性而別具風格的文章。 他說,不要把問題歸咎於網路或今天的小孩;良好寫作從來是艱難的任務。他從品味別人的好文章起步。他要讓想像力發揮作用:營造一種幻覺,彷佛把讀者的目光引導到世間的事物。作者必須克服知識的詛咒——這種障礙令我們難以想像別人對我們所認知的如何毫無概念。熟練的作者必須能敏銳覺察句法如何把糾結不清的意念轉化為直線式句子。他們還必須把文章編織成具一致性的整體,流暢地一句一句接續下去。還有,他們要懂得拿捏正確的語文用法,把有助文章變得清晰和優雅的規則跟迷思和迷信區別開來)。 書中從現代文章中擷取了大量正面和反面例子,避免了古典風格手冊的責備語氣和武斷口吻,揭示寫作藝術是掌握一種本領的愉悅經驗,也是令人著迷的智性活動。《寫作風格的意識》適合各種各樣的作者,它的讀者對象,則包括對文藝或文學有興趣,而希望了解心智科學如何能發揮妙用讓我們瞥見語言怎樣運作。
名家推薦
「本書優雅而清晰地一擊即中,推翻了所謂英語快爛得要丟去餵狗了的說法。平克為新世紀寫了像史壯克和懷特(Strunk and White)那樣的經典之作,同時勸導人們拋棄沒有根據的無稽之談,譬如指稱那個廣告老口號該說成:“Winston tastes good as a cigarette should.”(雲絲頓好味道,香菸就該這麼好。)」 ——約翰.麥克霍特(John McWhorter)(《偉哉!我們的雜種語言》(Our Magnificent Bastard Tongue)和《巴別塔的力量》(The Power of Babel)的作者)
「幹得好!只有平克才能寫出這本了不起的好書,也謝天謝地他真把它寫了出來。他寫道:『好文章能把我們對世界的觀感翻轉過來。』《寫作風格的意識》一書也能把你對好文章的想法翻轉過來。書中每一頁都散發著平克的好奇之心和欣喜之情;而當他說,風格可以令世界變得更美好,我們都信以為真。」 ——派翠克.歐康納(Patricia T. O'Conner)(《我何其不幸》(Woe Is I)的作者,並與史都華.凱勒曼(Stewart Kellerman)合著《似是而非的起源》(Origins of the Specious))
「能有像他那樣活潑而澄明的心智,把認知科學的意念帶給普羅大眾,真是一樁好事。」 ——德格拉斯·霍夫斯達德(Douglas Hofstadter)(《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對史迪芬·平克的讚譽】
「他下筆有如天使。」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他是多麼不同凡響的思想家和作家。……平克是一顆明星,科學界慶幸有他這樣的人。」 ——理察·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能有像他那樣活潑而澄明的心智,把認知科學的意念帶給普羅大眾,真是一樁好事。」 ——德格拉斯·霍夫斯達德(Douglas Hofstadter)(《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作者簡介
史迪芬·平克 Steven Pinker
屢屢獲獎的認知科學家和公共知識分子。
他是《美國傳統英語詞典》(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用法小組主席,也是《語言本能》(The Language Instinct)、《詞與規則》(Words and Rules)和《思維素材》(The Stuff of Thought)等書備受讚譽的作者。他是哈佛大學心理學系約翰斯東家族(Johnstone Family)講座教授,現居波士頓和麻州特魯羅市(Truro)。
平克曾獲獎項包括:
皇家科學院亨利‧戴爾獎(Henry Dale Prize, Royal Institution, 2004)
華特‧凱斯勒書籍獎(Walter P. Kistler Book Award , 2005)
美國人道主義協會年度人道主義獎(Humanist of the Year award, issued by the AHA, 2006)
認知神經科學學會喬治‧米勒獎(George Miller Prize, Cognitive Neuroscience Society, 2010)
理查‧道金斯獎(Richard Dawkins Award, 2013)
譯者 江先聲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哲學博士,在香港和加拿大的出版界及媒體任職逾二十年,曾編寫英中對照哲學讀本,以及翻譯劇本撰作大師約翰.特魯比(John Truby)等的重要著作。
目錄
序言
風格,起碼能為世界增添美麗。對一個有文化修養的讀者來說,一個利落的句子、一個扣人心弦的隱喻、一句幽默的悄悄話,以及一番優雅的措辭,是人生最大樂事之一。我們在第一章會看到,為掌握良好寫作的實用目的而付出的努力,正是要從良好寫作的這種徹頭徹尾非實用的美德起步。
Chapter 1良好寫作
逆向工程:好文章是培養「作家耳感」的關鍵
好的作家是熱切的讀者。他們吸收存儲大量字詞、成語、語句結構、比喻和修辭技巧,對於這些元素怎樣協調、怎樣衝突, 也有敏銳的觸覺。這就是一位技巧熟練的作家那種難以捉摸的「耳感」—這種默默存在的風格意識,是每一本誠實的風格手冊,恍如附和王爾德所言,都承認不能直接傳授的。
Chapter 2望向世界的窗
古典風格是解毒良藥:矯正學術腔、官腔、企業腔、法律腔以及官樣文章和其他冗贅散文
古典風格的指導性隱喻,就是「觀看世界」。作者看到的一些東西,是讀者還沒注意到的,讀者的視線經作者引導便能看得見了。寫作的目的是呈現,動機是呈現不偏不倚的真相。當語言和真相連成一線,寫作就成功了;而成功的證據,在於清晰和簡單。
Chapter 3知識的詛咒
文章難以理解的主因:難以想像別人如何不認識我們所認識的事物
克服知識的詛咒這種要求,可能是寫作忠告中跟合理的道德勸說最為接近的:總是要嘗試把自己從狹隘的思想框框中抽身出來,看看其他人的思考、其他人的感覺是怎樣的。這或許不能讓你在生活各方面都成為更好的人,卻是善待讀者的一道川流不息的甘泉。
Chapter 4概念網.樹狀圖.詞序
了解句法有助避免不合語法、費解、誤導的文章
句法是一種程式:它使用詞組的一種樹狀組合,把一個網路的思想轉化為一列詞語。當感知者聽到或看到這列詞語,便會倒過來操作,把它們嵌進一個樹狀組合,把相關概念的連結還原過來。
Chapter 5一致性的圓弧
確保讀者抓住主題、掌握重點、緊跟相關事物讓概念環環相扣
具一致性的文章是經過設計的:一個單元里有樹狀結構般組織起的小單元,一道道一致性圓弧跨越其中,貫串話題、論點、角色和主題,在一項接一項的陳述中用連線詞連繫起來。就像其他經設計的物品,它不是出於偶然,它維繫著的和諧、均衡感覺,是依據著藍圖,著眼於細節的成果。
Chapter 6辨別對錯
如何理解語法、用字、標點的正誤規則
很多詞語傳達意義的微妙差異,讓人從中瞥見語言歷史,體現優雅的組合原則,或以特殊意象、聲音和節奏令文章生色不少。用心的作者在數以萬計小時的閱讀中,聚焦於詞語的組成和文理,擷取意義的微妙變化。面對這豐富的文化遺產,讀者閱讀時參與其中而獲益,如果他們自己也寫作,就更幫助保存這份遺產。
鳴謝
術語彙編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