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學概論

審計學概論

審計學概論是會計學專業教學計畫中繼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之後開設的主要課程之一。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審計學概論審計學概論
審計學課程是會計學專業的專業必修課,是會計學專業教學計畫中繼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之後開設的主要課程之一。本教材試圖用14章的篇幅,闡明審計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第一章信息、鑑證與審計,從生活中信息的重要性引出鑑證服務的意義,進而說明審計概念。第二章會計師事務所與註冊會計師行業,是為了拓展對審計的認識,而對執行審計行為的機構、行業及其職業標準的介紹。第三章審計報告,呈現審計行為的最終成果,以便於同學們明確審計工作目標,從而更好地理解以後各章的內容。比如,明確了審計報告的形式和內容後,才能理解審計證據、審計風險、審計重要性等,使本書的目標明確,思路有邏輯性。第四章註冊會計師執業準則、第五章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和第六章法律責任,說明審計行為的程式性、規範性、責任性。第七章財務報表審計目標,介紹作為註冊會計師審計的主要業務種類的財務報表審計的定義、目標及過程。第八章審計證據與審計工作底稿,圍繞審計證據是審計結論的合理基礎的基本原則,突出審計工作的重心在於獲取審計證據,從而依據證據就被審對象表示專業意見。第九章接受客戶委託和審計計畫,明確審計的計畫性。第十章客戶的戰略風險及其評估,論述風險基礎審計模式下,應該首先從影響客戶戰略的政治、經濟、社會、技術等巨觀因素以及行業因素著手,分析客戶的戰略風險。第十一章客戶的經營風險及其內部控制,在分析客戶戰略風險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其經營風險以及相應內部控制制度。第十二章控制測試與實質性程式,講述對客戶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性進行測試,並對賬戶餘額等進行實質性程式。第十三章審計抽樣,體現了抽樣審計是當代審計的特點之一。第十四章計算機審計,體現了計算機網路技術下審計方法和審計理論的發展和套用。

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審計與審計學
第二節 審計的產生和發展
第三節 審計的目標和對象
第四節 審計的職能和作用
複習題
……

書摘

書摘
這一時期,我國審計日益演進,有所發展,但由於政治不穩定,經濟發展緩慢,審計工作進展很慢。
改革開放後振興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國家沒有設定獨立的審計機構,財稅監督、貨幣管理等工作是通過不定期的會計檢查來進行的。1979年以來,我國工作重點發生了轉移,主要是抓經濟建設,為適應這種需要,我國在1980年恢復和重建了註冊會計師制度,1982年五屆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憲法確立了國家審計的地位,1983年9月成立了我國政府審計的最高機關——審計署,在縣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設定審計機關,1984年在部門、單位內部設立了內部審計機構,實行內部審計監督。1993年10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會計師法》和1994年8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至此,我國形成了政府審計、民間審計和內部審計三位一體的審計監督體系,審計制度和審計工作進入了振興和騰飛時期。
二、西方審計的起源與演進
西方國家的審計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西方審計的產生,也是政府審計在前,民間審計在後。據有關史料介紹,官廳審計起源於幾個首先進入私有制社會的文明古國。如古埃及在王宮裡設定有監督官,對受託負責經營管理財物收支的官吏的賬目講行檢查。古希臘雅典城邦曾出現對即將卸任的官員經管財物的賬目,由公選出的代表進行審查、公證,然後才能離職。古羅馬奧古斯一都皇帝,曾於公元5年下令派遣檢查官員,分赴各地審理賬目。在歷代封建王朝中,也設有審計機構和人員,對國家的財政收支進行監督。如法國在資產階級大革命前已設有審計廳,資產階級大革命後,拿破崙一世時創建了會計法院,其任務主要是對聯邦政府以及政府各部和市鎮的會計資料的準確性與合理性進行審核。至今,會計法院仍是法國政府實施事後審計的最高法定機構。但前資本主義社會的審計,不論從組織機構上還是方法上,都還處於很不完善的階段。
在資本主義時期,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資產階級國家政權組織形式的完善,政府審計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在現代資本主義國家中,大多實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議會為國家的最高立法機關,並對政府行使包括財政監督在內的監督權。為了監督政府的財政收支,切實執行財政預算法案,以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西方國家大多在議會下設有專門的審計機構,由議會或國會授權,對政府及國有企事業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進行獨立的審計監督。美國於1921年成立的總審計局,就是隸屬於國會的一個獨立經濟監督
……
同名圖書
書名:審計學概論
ISBN:730205166
作者:劉進寶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定價:19.5
頁數:233
出版日期:2002-2-1
版次:
開本:16開
包裝:精裝
簡介:本書主要介紹了審計的種類和方法、審計的組織體系、審計程式、內部控制制度及其評審、資產審計、審計報告和管理建議書等內容。本教材為高校經濟管理專業教學用書,同時可供中等專業學校教學、審計工作者培訓和廣大經濟管理人員學習參考。 簡明目錄: 1.緒論/2.審計的種類和方法/3.審計的組織體系/4.審計準則和審計標準/5.審計程式/6.審計證據和審計工作底稿/7.內部控制制度及其評審/8.資產審計(上)/9.資產審計(下)/10.負債審計/11.所有者權益審計/12.收入、成本費用和利潤審計/13.審計報告和管理建議書/14.其他民間審計業務//參考文獻
目錄:
前言
第1章 虛擬企業的提出
1. 1 虛擬企業產生的背景與動因
1. 2 虛擬企業概念的提出與發展
1. 3 虛擬企業的構建與管理問題
第2章 虛擬企業的基本概念
2. 1 虛擬企業的定義
2. 2 虛擬企業的特點
2. 3 虛擬企業的基本類型與形式
2. 4 虛擬企業的生命周期
第3章 虛擬企業的構建過程
3. 1 參加或建立虛擬企業的“目的多重性”
3. 2 虛擬企業構建過程中的關鍵要素
3. 3 虛擬企業構建過程的IDEF模型
第4章 企業核心能力與虛擬企業中的核心能力識別
4. 1 企業核心能力概述,
4. 2 企業核心能力的特徵
4. 3 企業核心能力與虛擬企業
4. 4 企業核心能力的定性識別
4. 5 虛擬企業構建過程中夥伴核心能力的定量識別
第5章 虛擬企業夥伴的選擇與最佳化
5. 1 虛擬企業夥伴選擇問題的複雜性
5. 2 虛擬企業中夥伴選擇的一般性原則
5. 3 虛擬企業中夥伴選擇與最佳化的定量方法
第6章 虛擬企業的組織與運行模式
6. 1 虛擬企業的基本組織模式
6. 2 虛擬企業的兩層組織體系
6. 3 基於聯邦模式的虛擬企業組織結構
6. 4 虛擬企業運行的基礎平台
6. 5 基於動態契約網的虛擬企業運行模式
第7章 虛擬企業中的利益/風險分配
7. 1 虛擬企業中收益/風險分配機制的基本原則
7. 2 虛擬企業中收益/風險分配比例的計算方法
7. 3 虛擬企業中夥伴投資額與風險係數的確定
7. 4 虛擬企業收益/風險分配的實例分析
7. 5 虛擬企業利益/風險分配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第8章 虛擬企業中的夥伴關係管理
8. 1 虛擬企業面臨的管理挑戰
8. 2 虛擬企業夥伴關係管理的方法
8. 3 虛擬企業中夥伴信任關係的建立
第9章 虛擬企業中的協調機制與協調模型
9. 1 協調的概念與虛擬企業中的協調
9. 2 虛擬企業中協調的主要領域和內容
9. 3 虛擬企業中的一般協調機制
9. 4 基於Multi-agent虛擬企業協調機制設計
9. 5 虛擬企業中的協調模型
第10章 虛擬企業中的風險管理與監控
10. 1 虛擬企業中的風險問題
10. 2 虛擬企業中風險的識別和誘因分析
10. 3 虛擬企業中風險的分類預控
10. 4 虛擬企業中的風險監控
第11章 虛擬企業中的風險傳遞與控制
11. 1 虛擬企業中的風險傳遞
11. 2 虛擬企業中的風險傳遞算法
11. 3 風險評價與瓶頸單元識別
11. 4 基於風險瓶頸單元的風險調整
11. 5 風險全局最佳化模型
11. 6 風險最佳化模型的可行解分析與經濟含義
11. 7 虛擬企業風險控制框架
11. 8 示例分析
第12章 虛擬企業構建與管理中若干注意事項及其套用
12. 1 虛擬企業構建與管理中的若干注意事項
12. 2 目前虛擬企業套用的主要領域
12. 3 虛擬企業構建與管理的一個典型案例
主要術語中英文對照表 Glossary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