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心理學[心理學概念]

審美心理學[心理學概念]
審美心理學[心理學概念]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審美心理學是研究和闡釋人類在審美過程中心理活動規律的心理學分支。所謂審美主要是指美感的產生和體驗,而心理活動則指人的知、情、意。因此審美心理學也可以說是一門研究和闡釋人們美感的產生和體驗中的知、情、意的活動過程,以及個性傾向規律的學科。

介紹

審美心理學 審美心理學

審美心理學是形成於20世紀中葉,是一門美學、文藝學、心理學、生理學以及其他相關學科交叉的邊緣科學。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方始興起的一門學科,即審美心理結構和審美心理法則。審美心理學在國內率先提出了“審美心理結構”這一命題,指出審美心理結構是一種生理機能、心理機能、心理內容、形式內容,接受及創造功能有機統一的多因素、多維度、多層次的動力結構系統,是構成主客體審美關係的中間環節,是包括客體成為人的審美對象和主體成為人的審美主體、創造主體的內在根源。這一命題早已為學界所普遍接受和運用。

研究者們運用心理學原理考察了複雜的審美心理現象,並且還探討了審美心理運動的基本法則,提出了“對立原則”、“和諧原則”、“平衡原則”、“自主原則”、“補償原則”、“自我實現原則”等六大原則。具體主要分析了審美探究心理、求異心理、求新心理、求變心理、求同心理、順從心理、從眾心理、習慣心理、守舊心理以及審美中動力定型,思維定勢的成因和正負面功能。並且還論證了審美心理節奏的多種形態和自我實現需求在審美、創造美中對於確證自己本質力量的重要意義。上六大法則和原則的提出和論證,既是對以往心理學研究成果的梳理與綜合,也是對其發展過程的總結。而將這六大法則和原則運用在審美心理學上,具體分析了各種審美心理現象的內在根源和運動規律,著重論證了審美的自主創造、自由創造和能動創造功能。  

定義

廣義定義

審美心理學也是美學與心理學之間的邊緣學科。有人把審美心理學作廣義的理解,使它等同於心理美學、文藝心理學等。按照這種廣義的理解,審美心理學還要研究和說明人類從事各種文學藝術活動時的心理活動和特徵。

結構

審美心理學 審美心理學

審美心理結構的建構時,發展了皮亞傑的“建構”說(S R,S→(AT)→R)和格式塔心理學的“完形”論,提出並論證了“雙重雙向建構”理論。指出審美心理結構的建構既是客體美結構系統和主體審美實踐結構系統內化於心理的結果,又是主體反施於對象、環境,在能動創造中外化為創造物,並進而在更高層次上再內化為心理的產物,建構過程是在主客體相互作用中雙重雙向建構的無限過程,其模式是S (AT) R Cn T'n。這是前人從未提出的新模式,已為美學界所接受。

審美心理的積澱、發展時,除了揭示其社會、歷史、文化和實踐的動因外,還將積澱、發展與建構作為一個動態的整體加以考察,指出個體審美心理結構是在共時性建構和繼時性積累的互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人類審美心理結構的歷時性積澱是個體共時性建構、繼時性積累的歷史依據,而個體共時性建構和繼時性積累又充實、發展了人類審美心理結構的歷時性積澱,人類文化——審美心理結構就是在這個體與群體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積澱和發展的!同時,本書還指出這種積澱是審美生理機制積澱與心理機能積澱、心理內容積澱與心理形式積澱、顯意識積澱與潛意識積澱以及積澱的根源性與隨機性、個性與共性,感性與理性,局部性與整體性的多重矛盾統一過程,從而豐富、發展了國內十分流行的“積澱”說,突出了能動建構對於積澱、發展和超越的前提作用。這是本書的特色和貢獻之一。

理論觀點

闡述審美心理過程的理論觀點有多種,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有:

基於直覺

審美經驗就是形相的直覺。所謂直覺是指直接的感受,不是間接的、抽象的和概念的思維。所謂形相是指審美對象在審美主體大腦中所呈現出來的形相,它既是審美對象本身的形狀和現象,也要受到審美主體的性格和情趣的影響而發生變化。這個理論的代表人物是義大利美學家克羅齊以及德國心理學家閔斯特伯格和叔本華等;

基於情感映射

居住生活中的閒情逸緻,逐漸轉化為美學主張 居住生活中的閒情逸緻,逐漸轉化為美學主張

審美的心理過程是移情或外射。在審美或欣賞時,人們把自己的主觀感情轉移或外射到審美對象的身上,然後再對之進行欣賞和體驗。例如詩人把自己的不畏強暴的風格和情感投射到菊花身上,然後再謳歌菊花的不畏嚴寒和美麗,這就是中國詩壇上對菊花的“千古高風說到今”的心理機制。

基於心理距離

審美者與審美對象之間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才能產生美感體驗。所謂心理距離是指審美者不要去注意和思考與審美對象的美學價值無關的事情,例如對象的科學性質或經濟價值等,也不要抱有功利的和實用的打算 ,亦即把主客體之間的種種其他現實的關係,在心理上拉開距離。要防止或削弱這些方面的活動進入審美意識。這個理論是由瑞士心理學家布洛提出的;

基於“物我同一”

當審美者把自己的情趣外射到欣賞對象又把對象的形象情趣吸收到自身時,就出現了審美中的“物我同一”的境界。此時,主客體之間的心理距離已被取消。這是個與“距離說”相反的過程。前者縮短或消除了審美關係的心理距離,或者拉開了非審美關係的心理距離。移情論的倡導者是德國美學家菲舍爾和李普斯。 繼續深入思考一下移情論和距離說,就可以發現二者之間的統一關係。從資訊理論的角度出發,一個審美對象本身包含了很多信息,這些信息經過一定形式的編碼融合在了一起,通常這些信息我們可以將之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能令審美者產生美感的信息(即對審美者有美學價值的信息),另一類是不能令審美者產生美感的信息。審美者在進行審美行為時,其本質就是在對審美對象進行信息解碼的過程,基於審美者的審美經驗、審美能力等因素,審美者自然而然會拉近第一類信息,疏遠第二類信息,從而得到“物我同一”的效果。好比兩個女生去看演唱會,第一個女生一直覺得她的偶像長的很帥很有型,第二個女生一直為她的偶像極佳的歌聲所吸引。那么結果就是一場演唱會下來,第一個女生總是醉心於她的偶像的一顰一笑和舉手投足,而後者則被或高亢或幽婉的曲調歌聲震撼得全身顫抖,但共同的是,她們都得到了“物我同一”的感受。

基於表征模仿

審美的生理基礎和過程對於審美對象的內模仿。例如審美者以自己的身體內肌肉的緊張收縮來模擬審美對象的動作或姿態——奔跑、飛翔或拔地而起。模仿常常是一種比較輕微地對局部細節的模仿,因而主要是一種象徵性的模仿。此說的倡導者是德國心理學家格羅斯;

基於欲望本能

弗洛伊德認為,美感產生於性慾的替代性滿足,藝術活動是人類性慾的升華行為。性慾常常是被壓抑在個人的無意識之中的一種本能。由於涉及個人的深層的無意識心理,因而審美者本人並不知道自己的美感與性慾之間的關係。這點常常是引人注目和引起爭論的一個原因;

基於群體無意識

榮格提出審美經驗和藝術創造取決於人類的集體無意識,美感來源於藝術幻想,幻想來源於集體無意識中的神話原型和意象,來自人類心靈深處的某些陌生的東西,它們象是來自人類史前時代和原始經驗,通過遺傳存在於個人的無意識的最深層。當審美對象能夠喚醒、觸發或符合了審美主體中深藏的集體無意識的原始經驗或意象時,社會即可得到強大持久的美感和美學效果。

類型分類

基於顏色感觀

基於顏色感觀 基於顏色感觀

布洛通過實驗把人對顏色的審美心理特徵和個性傾向分為四類:客觀類。這一類型的人對顏色的審美態度是只進行客觀的、理智的分析和評論;生理類。這一類型的人注重顏色所引起的生理感覺,如冷、暖或輕重的感覺;聯想類。這一類型的人在對顏色的審美過程中常常產生豐富的聯想。例如從藍色聯想到天空或海洋;性格類。這一類型的人認為顏色像人一樣是有性格的。如認為紅色本身具有熱情的性格。

布洛認為屬於性格類的人們在對顏色的審美體驗中水平最高。因為性格類的人賦予每種顏色以擬人的性格,對顏色能產生感情上的共鳴,不像客觀類者只進行理智的分析;性格類者覺得顏色自身能表現性格和感情,不像生理類者只覺得顏色能引起人的感覺;性格類者對顏色的審美感受有很深的客觀性,因為他們之間的具體看法常是一致的。而聯想者多憑個人的主觀經驗而定,缺乏客觀的一致性。

基於音樂感觀

英國美學家邁爾斯與布洛一樣通過實驗把人類對音樂的審美體驗也分為四個類型:即主觀類(注重音樂對感覺、情緒和意志的影響)、聯想類(注意音樂所引起的聯想)、客觀類(專用一種客觀的標準來評價音樂本身的技巧)、性格類(把音樂擬人化,樂調各有各的性格和情感)。

邁爾斯與布洛一樣,認為四個類型中以性格類對音樂的審美感受水平最高。

其它分類

相關圖書《戲劇審美心理學》余秋雨 相關圖書《戲劇審美心理學》余秋雨

還有人按照在對藝術的欣賞過程中,知覺側重的不同,把審美心理分成感覺型、想像型和思考型三類。又按在欣賞時感情活動的不同,把審美心理分為陶醉型、共演型和旁觀型3類。按照對新奇感的態度分為“保守”型和“進步”型兩類。榮格把人的性格分為八個類型。他認為,審美水平較高的藝術家大多屬於“內傾感覺型”或“內傾直覺型”。並且認為作家在創作過程中可以顯示出他們所屬的性格類型或顯示出與其性格相反的類型。

對美學影響較大的學派

心理學中對美學影響較大的學派是精神分析學派、格式塔學派、行為主義學派、資訊理論學派和人本主義學派 ,它們分別從不同的方面對審美心理學的形成和發展作出重要的貢獻。

精神分析學派的貢獻在於審美過程的動力方面。認為審美經驗的源泉存在於無意識之中,揭示出審美心理的深層結構。弗洛伊德用藝術和神話中的生動故事來說明他的心理學理論,如戀母情結。又用這種理論去解釋文學藝術中的奧秘,如莎士比亞、達·文西的作品和創造心理。弗洛伊德和榮格關於文學藝術方面的論述是審美心理學中最深刻的部分。

格式塔學派的貢獻在於運用格式塔心理學的原理和“力”與“場”的概念去解釋審美過程中的知覺活動,代表人物是阿恩海姆,其論述主要在視覺藝術中的審美方面。

行為主義學派對於審美經驗的研究集中在觀賞者對藝術品及其要素的喜好的實驗,主要是觀賞者對藝術品刺激所作出的生理性反應。藝術品的典型特徵是喚起欣賞者的興奮並出現先強後弱的變化。這種興奮的變化就是產生愉快、興趣和審美經驗的原因和機制。

資訊理論心理學通過對審美知覺的研究認為,知覺者欣賞藝術品時會喚起一種期望模式,當期望得到肯定時就會產生愉快和美感。

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美感是一種高峰經驗,是對自我的觀照,自我不停地追求在創造中實現自己的潛能,在達到了自我實現時就會出現高峰經驗和美感。

審美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兩大類,一是用主觀內省的方法,去觀察、體會和研究自己的審美心理體驗;二是用科學的主要是自然科學的實驗方法,客觀地觀察、分析實驗的結果,創始人是德國心理學家費希納,他所提倡的這種研究已經形成了一門學科——實驗美學。實驗的方法在理論上的主要問題是在研究時要把審美的完整經驗打破,去研究部分,這就破壞了美。並且各部分之和並不能等於全體,因此結果不十分可靠。另一個困難問題是,作為實驗對象的一般被試,不能把美感和快感清楚地區別開來,常把二者混淆。隨著實驗技術和儀器的發展和完善,上述困難問題已經得到部分解決。當代審美心理學的研究方法趨向於兩類方法的結合併用。

心理學學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