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陽街道

寧陽街道位於寧陽縣境西部,屬縣城駐地。北與伏山鎮、堽城鎮接壤,南與泗店鎮為鄰,東接葛石鎮、鄉飲鄉,西靠東疏鎮。總面積5131.8公頃。轄35個行政村、6個社區,98242 人。

基本信息

簡介

寧陽之名始於西漢,因漢高祖於寧山(今伏山村南)之南置縣,山南為陽,故名寧陽。今鎮境域,夏周時期為郕國故地,漢代屬寧陽縣,清代分屬坊廓、臨邑、青川、韋周諸社。抗戰時期屬第一區。1951年分屬第一、四、八區。1955年屬十里區。1957年1月改城關鎮。1958年建衛星公社,1959年改城關公社。1982年復建城關鎮,1984年改為城關區。1985年11月建寧陽鎮,2003年改為寧陽街道。

北齊寧陽故城即為今縣城所在地,略呈正方形。北齊天保七年(556年),北齊僑置平原縣治於漢寧陽城北約8公里(今址)。北宋始築土城。金大定二年(1162年)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先後修增。正德六年(1511年)被農軍拆除。嘉靖九年(1530年)改為外磚內土。建門樓、角樓、腰樓各4座。護城河深2米餘,蛇眼諸泉四面環繞。

古城設施

古城內設東、西、南、北四街,至今位置走向沒變,街名沿襲舊稱。縣城四街,東西兩街貫通,南北兩街錯開,北街垂直接在西街上。舊縣署建在錯開十字的東北位置,與東西兩街和北街組成一“上”字。縣城中心是縣衙,大門前即為東西兩街的交點,是全城的最高點,縣城四門是最低點,四條街道由內向外成坡,水由中心流向四門,雨過天晴時,城區乾淨清新。

東街自縣署大門至東門,長400米。主要建築有縣署、文廟、寶相寺、天主教堂。

舊縣署明清兩朝,屢毀屢修,光緒九年(1883年)建有障壁、大門、儀門、牧愛坊、東西曹、大堂、二三四五堂及花廳等。縣丞署、主簿署、典史署均在院中。現改建為縣直機關第一宿舍樓群。

文廟,舊作學宮。清光緒六年(1880年)有金聲玉振坊、照壁、欞星門、泮池、大成門、大成殿、東西兩廡及名宦、鄉賢二祠。後僅存大成殿。近幾年不斷修復,今為縣城主要歷史文化亮點。原文廟後是學署,建有明倫堂、敬一亭、教諭廨、訓導廨、尊經閣等。文廟東建有文昌閣。學署、文昌閣等,均已拆除。

寶相寺創自宋代。建有大雄殿3間,中塑釋加牟尼佛像。殿前有鐘鼓樓,殿後有金剛寶塔。寶塔原為鐵塔,由宋代邑人王筠創建,殘後改建成高約30米的磚塔。後殿在寺內最北位置,塑有十八羅漢。大殿東有地藏王廟,西有送子娘娘廟等。均已被毀,位今縣城東廣場。

天主教堂在大街東頭路南,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為德國傳教士所建,規模宏偉,金碧輝煌。有德國神甫3人,修女多名。後拆除建成今寧陽賓館。

寧氏嗣堂位於東街南玉振牌坊街。寧姓是寧陽望族,人才輩出。歷史上以寧之鳳、寧雲程最為有名。寧之鳳,字德九,縣城東街人。清順治三年(1646年)進士,官至陝西右布政使。寧雲秘,字鵬九,寧陽縣茅莊人。清道光三年(1823年)進士,官至江西臨川縣知縣。

西街從縣署到西門,長400米。主要建築有三義廟、清朝柱史坊、定襄公祠、衛理公會、關聖廟等。

三義廟位今縣直機關第二宿舍院。廟中奉祀“桃園三結義”劉、關、張三兄弟。後前殿奉關聖帝,後殿作三義廟。正對北街的門上有戲樓。三義廟曾被侵華日軍占據,作為司令部。

定襄公祠為路北今新華書店對過。祠門以東有為定襄公建立的“清朝柱史”過街石坊。祠建於明崇禎二年(1629年),內有定襄公彩飾塑像。定襄公即吳崇禮。吳崇禮,字彬卿,縣城西街人。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南京刑部尚書。卒後贈太子太保,謚定襄。著有《三邊總圖》《撫薊奏略》等。

中華基督教衛理公會位今路北東風旅社址。始建於清光緒二十八(1902年),稱美以美會,1939年改稱此名。院內設有禮拜堂、談道所、學道房等。有牧師1名。

吳孟祺舊居位於西街南巷。吳孟祺,字元壽,縣城西街南巷人。明嘉靖八年(1529年)進士,歷任江南五河知縣、河南洛陽知縣、刑部主事、南京戶部郎中、陝西西安知府兼按察司副使。著有《義命箴規》《拙修邇言》《六泉漫稿》《警庵文集》等。

西街北巷路西靠街,原是吳崇禮府第。大院前為府宅,後為花園。房舍氣派,眾人仰慕。後由李姓購買,建成豪華住宅,西街北巷改稱萬營街,李家曾掛過“千頃”牌,佃戶莊遍布縣境三鄉。抗戰時期,李宅曾作為縣抗日民主政府辦公地點。偽縣公署也曾入駐。

南街從縣署到南門,長400米。街北頭有聖鄰書院,靠南有二老歸榮堂。

聖鄰書院創建於清光緒八年(1882年),為縣試之所。二十九年(1903年)改為高等國小堂。日偽時期新民會分會入駐,從事間諜活動,亦管理配給食鹽、洋火、洋油。1949年以後改作縣委辦公地點,後拆除,位今縣直機關第二宿舍院東。

二老歸榮堂創建於明天順年間。二老,即順天府尹王賢和翰林學士許彬。二人學同塾、進同籍、仕同朝、官同品、退同歸,因建堂共祭。王賢,字惟善,寧陽戴村人。明永樂九年(1411年)舉人,官至順天府尹。許彬,字道中,寧陽縣城人。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進士,官至禮部左侍郎兼翰林學士,入直文淵閣,卒後贈禮部尚書。著有《東魯先生文集》《詩集》。

道院位於南街南頭路西,供奉戰國時名醫扁鵲。舊時內設紅十字會,由縣內財主捐衣捐糧捐錢,救助窮人。

北街,南接西街,北至二門,長410米。路東有城隍廟、路西有自衣堂。

北街中段路東有條小巷,名城隍廟巷。此巷北有汛防署,為汛營,在縣署後,故又名後營巷。東頭北位是城隍廟,始建於明洪武初年,光緒十年(1884年)整修一新。廟內有大殿、東西廊房、鐘鼓二樓、碑亭等。中塑城隍神像,廊房中有十帝閻君塑像。廟前有廣場,再南有戲樓,西有灶君祠,東有魯班詞。民國十七年(1928年),馮玉祥意建國小,拆除廟內塑像。後改建為警察局,後為文化街國小。今建成實驗中學。

城隍廟巷南北原有馬氏兄弟府第,磚牆瓦房,院落古樸。清末舉人馬文譯住巷北。馬氏曾留學日本,後被縣政府聘請編纂民國二十年《寧陽縣誌》。該志是由光緒五年《寧陽縣誌》改編而成,故不署名。

縣城四街,店鋪眾多,尤以西街為最。有開當鋪錢莊的、賣日用百貨的、打銀器飾品的、開飯館酒館的、辦醫院藥鋪的、做吃食的、理髮的、刻字的。縣署大堂以東的空曠地是娛樂場所。演木偶的、唱大鼓的、砸揚琴的、打漁鼓的、說快書的、玩雜耍的,各盡所能,奮力表現。融合觀眾歡呼聲、商販吆喝聲、更夫打更聲、寺廟鐘鼓聲,小城轟動,十分熱鬧,直到午夜,難閉城門。

故城有四關,東關有明嘉靖年間所建東嶽廟,有明翰林學士許彬墓、碑,另有三里泉、蛇眼泉。南關有義姑廟、呂祖祠。西關有火神廟、關帝廟。北關有北閣,斗拱式建築,閣樓內供奉神醫華佗塑像。

故城垣因年久失修,加之當年城內國民黨新五軍隨意拆磚築壘,毀壞嚴重。後除文廟保存較好外,其他古建築陸續拆除新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